拿不下这三大盟友,特朗普将“崩盘”

悦评综合 2025-04-20 10:12:32
特朗普贸易战“卡壳”,三大盟友成“拦路虎”?

最近,全球贸易局势就像一部紧张刺激的大片,而主角之一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他挥舞着关税大棒,本想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为美国“杀出一条血路”,重新划分利益蛋糕,让美国再次“伟大”。

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在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这三大盟友的贸易谈判中,特朗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谈判进程陷入僵局,他的贸易战计划也面临着“卡壳”的尴尬局面。

先把目光投向亚洲的日本。美国此次的贸易谈判策略是“各个击破”,而日本被选为了在亚洲的突破口。

日本经济实力雄厚,对美贸易顺差达630亿美元,而且长期以来在政治上对美国亦步亦趋,特朗普政府满心以为日本会是个容易拿捏的“软柿子”,拿下日本就能在亚洲其他国家面前树立起“榜样”,让它们乖乖就范。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美国的意料。日本国内舆论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一片哗然,批评声浪此起彼伏。

议员小熊慎司更是直言不讳,将美国的做法比作“不良少年敲诈别人”,呼吁日本坚决抵制美国的不合理要求。

在4月16日的日美谈判前,特朗普亲自接见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赤泽亮正受宠若惊的表现,却在日本互联网上引发了强烈反感,民众认为他的姿态过于谦卑,损害了日本的尊严。

在谈判桌上,日本也展现出了强硬的一面。

在农产品方面,日本虽表示考虑因国内大米短缺而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和大米,但在汽车关税问题上,却丝毫不让步。

日本一直对进口车实行零关税政策,因此坚决要求美国取消对日本汽车征收的25%关税。

而特朗普政府竟妄图以驻日美军的防卫开支作为谈判筹码,试图迫使日本就范。

但日本方面认为,自己作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前哨,为美国的战略利益付出了诸多代价,并非单方面受益于驻日美军,因此对美国的这一要挟十分不满。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明确表态,基于日美政府间的共识,驻日美军经费已得到合理分担,当前没有改变的理由。这一番表态,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日美谈判陷入了僵持状态。

再看看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这个一向被视为美国“铁杆盟友”的国家,在此次贸易战中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澳大利亚是五眼联盟成员,在安全领域高度依赖美国,并且还加入了AUKUS。然而,在经济层面,澳大利亚却有着自己的考量。

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每年向中国出口矿石、煤炭、牛肉、葡萄酒等各类商品,出口额高达1337亿美元,而美国仅仅是澳大利亚的第五大出口市场,出口额仅300多亿美元,与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对澳大利亚也没有丝毫手软,钢铝产品同样被加征25%的关税,这让澳大利亚感到极为不满。

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对峙,澳大利亚在这场博弈中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澳大利亚媒体ABC报道称,堪培拉的外交官们时常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世界最终形成两个相互竞争的贸易集团,澳大利亚该何去何从?

是紧跟美国,还是选择与中国合作?” 这一问题表面上是澳大利亚的“纠结”,实则是澳大利亚在向美国和中国同时施压,试图在两者之间谋取最大利益。

在国内民意的影响下,澳大利亚政府在贸易谈判中的态度也变得愈发强硬。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在5月3日联邦选举前夕公开表示,捍卫国家利益至关重要,澳大利亚不会向美国的压力低头,坚决不会妥协。

这一表态不仅反映了澳大利亚国内民众对美国贸易政策的不满,也显示出澳大利亚政府在贸易谈判中开始重视本国的经济利益,不再盲目追随美国。

更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反对党起初批评政府与华盛顿接触不够,但随着民众反美情绪的高涨,为了争取民意,反对党迅速转变态度,指责政府对美国不够强硬,甚至提出将与美国国防工业合作作为谈判筹码,采取更强硬的姿态与美国谈判。

这一系列变化表明,澳大利亚在贸易战中已经不再是美国可以随意摆布的“小弟”,特朗普想要拿下澳大利亚,绝非易事。

最后,我们来看看欧盟,这个让特朗普政府最为头疼的对手。

欧盟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领域经验丰富,堪称打贸易战的“老油条”。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欧盟毫不畏惧,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

此前,欧盟已经通过决议,对美国部分产品征收25%的关税,只不过在特朗普宣布暂缓90天“对等关税”后,欧盟也将报复关税推迟生效90天,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会在谈判中轻易妥协。

在欧盟内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与特朗普的会面备受关注。梅洛尼领导的极右翼政党上台后,美国曾一度将意大利视为打开欧盟市场的“突破口”。当地时间4月17日,梅洛尼与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会晤,双方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

特朗普在会晤后表示,他预计美国和欧盟100%会达成贸易协议,但他同时强调,并不急于敲定协议。

而梅洛尼则表示,她的目标是代表意大利和欧洲邀请特朗普参加会议,以推进这些谈判,她认为双方应该坦诚地交流需求,寻求折中的办法。

然而,梅洛尼的这次访问在欧盟内部引发了诸多担忧。一些欧洲人担心,梅洛尼可能会为了意大利的自身利益,而牺牲欧盟的整体利益,与美国私下达成协议。

毕竟,意大利在汽车、奢侈品等产业对美国市场有着较高的依赖度,特朗普很可能会以关税豁免为诱饵,迫使意大利对欧盟的统一立场做出妥协。

尽管梅洛尼表示她无法代表整个欧盟进行谈判,但她与特朗普的密切接触,还是让欧盟其他成员国感到不安。

此前,德法等欧盟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都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形成了欧盟“谈不成就报复”的坚定立场。

如果连梅洛尼都无法说服特朗普做出让步,那么特朗普想要拿下欧盟,无疑是天方夜谭。

美国《基督科学箴言报》评论称,首轮欧美贸易谈判毫无成果,欧盟贸易代表根本无法理解特朗普的要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目标混乱,让人捉摸不透。

特朗普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强硬手段和“美国优先”的政策,可以在全球贸易谈判中所向披靡,让各国纷纷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之下。

但他万万没想到,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这三大盟友却成为了他贸易战计划的“拦路虎”。

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没有按照他的设想乖乖就范,反而纷纷采取强硬措施进行反击,让特朗普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困境。

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特朗普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急需在贸易谈判中取得成果,以向国内选民交代。

然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他想要在短期内突破与这三大盟友的谈判僵局,实现自己的贸易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这场贸易战的最终走向如何,是特朗普能够成功迫使盟友妥协,还是各国继续坚守立场,让美国自食恶果,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0

悦评综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