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即出彩,寒山入史书——2023年苏州马拉松赛记

高柳乱蝉 2023-04-25 16:39:05
1.前言

2023.3.26,是一个足以被称为马拉松“春运日”的日子:

▲粗略计算之下,这一天就有24场赛事举办,被跑友们调侃的“跑友不够”的情况在真实地发生。

有个小伙伴,毕业以后常有往来,早在2019年,他的第一场全马——南京马拉松还是我带的。然后这几年也就跑得少了。虽然他也不算严肃跑者,但看得出他对马拉松还是热爱的,这不,2023年开始没多久,就约我再战新赛事了。我自己的话,一直有一个宏愿:跑100个不一样的全程马拉松——虽然到现在也才20多个,但“不一样”这三个字还是重要的。所以即便我们一起跑,应该也是倾向于我没跑过,他感兴趣的赛事。

然后也是很偶然地选择了苏州马拉松。我一般都有写马拉松赛记的习惯,从2016年到现在,一直如此。当然,并不会觉得自己的赛记写得有多精彩,更多的是为了记录生活(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很容易忘),然后对赛事本身来说,也算是一个忠实的还原(我的赛记一般文字和照片都比较多)。

作为首次举办的比赛,我觉得苏州马拉松办得不错,当然,也会有一些待改进的地方(文章结尾都会做总结)。具体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入正文查看。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文。

2.行程规划

2.1  交通

小伙伴在北京,我在江西,两个人相向而行。不过苏州本身是一座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所以从哪里出发都还算方便。具体的,有以下几种:

飞机:乘飞机一般去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无锡硕放机场、常州奔牛机场或南通新东机场。是不是还挺好玩?事实上,苏州因为没有机场的事,在这些年已经被编了一箩筐的段子了。不过,这也确实不算什么试实质性的问题,因为上面提到的几个城市,离苏州都相当近,比如从无锡东到苏州北只需要15分钟。所以下飞机后去苏州市区还是很方便的。

火车:苏州现在有四个主要的火车客运站,交通非常便利。

汽车:苏州公路系统发达,城区主要有汽车北站、汽车南站、汽车西站三大汽车站。

不过,要说起我自己的行程,就比较魔幻了,本来订的晚上直达苏州的硬卧,但因为手头有事,给误车了,所以最后退票买了往南昌,同站转乘,去杭州南,转乘地铁去杭州站,到苏州站,坐地铁到苏州奥林匹克中心领物,再回酒店。

▲除了转乘,遇到的主要困难还包括下雨。

▲不过倒是也不是没有美好的部分。比如去见了许久不见的大姐和外甥、外甥女,在紧凑的乘车时间转圜中,跟他们逛吃逛吃了一圈,然后大姐再骑个小毛驴载着我在雨中狂奔去赶车。这样的感觉总是很奇妙,会让我想起若干年前,她领着我走山路去上学时的样子。小时候瘦弱,会被她同学逗着玩(知道我是她弟弟),然后她会追着一群男生把人家按在学校草地上揍,最早的安全感了。这事我后来跟她求证过,她笑笑,习惯性抿下嘴说忘记了。

▲然后就是坐过好多年地铁后的这天,在苏州站前往奥体的路途中,第一次坐到地铁头,看着地铁在蜿蜒的轨道中飞速前进的感觉,体验相当独特。深邃的隧道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在蜿蜒间又平添了一份未知,心神难免为之澎湃。

2.2  住宿

酒店是小伙伴订的——汉庭苏州园区凤凰新天地酒店,提前20天订的,366元的标间,离赛事终点苏州奥林匹克中心倒是很近,只有1.5公里。汉庭酒店隶属华住会,在苏州马拉松期间提供一个月金卡优惠——参赛包里有会员卡,可以享受延迟退房服务。

这个服务显然很好,特别是对我这样的全马跑渣来说,一场下来五六个小时,跑完都下午一两点了,回到酒店差不多三点,结果跟前台商量了一下,人家甚至同意给延迟退房到下午四点,服务甚好,点个赞。当然,如果不能免费延迟退房,也支持付费“续航”,具体金额我忘了,好像是15还是20一个小时?

就这样,我在赛后奥体找不到共享单车的情况下,步行1.5公里回酒店,洗个澡再去吃中饭(如果下午三点半吃的饭还叫中饭的话),时间就很充裕了。这个超长的延迟退房服务对于洗澡的便利,让我想起当初跑澳门马拉松,澳门奥体中心开放淋浴室给选手洗澡的事,赛后能及时洗个澡,那感觉真的就特别好。

3.赛前领物与现场福利

▲苏州奥体中心作为一个地标建筑,又有地铁直达,对于外地跑友无疑是友好的。而出了地铁口,离不远就有指示牌引导,所以找领物点还是很简单的。

▲出了地铁口有共享单车,如果没有带行李箱,可以骑车去领物点。如果走路的话,一两公里,拖个行李箱可能会显得远,可以先安顿好再去领物。领物大棚跟博览会相邻,现场引导做得很好,全程没感觉到拥挤。

▲这次苏州马拉松给我一个比较深的印象,就是学生志愿者们——数量庞大,服务意识极强。看到孩子们这么有朝气,作为个“半大老人”,甚是欣慰。而在领物区,从身份信息检录、领取号码簿、领物衣服,条理清晰,领物通道长,窗口多,不拥挤。

▲参赛包里有个有意思的——可以在一张小铭牌上刻字,刻自己名字(或者爱人的名字),然后嵌入奖牌,做个纪念。

▲刻字服务可谓相当火爆,队伍排出去老长,不过其实进度还挺快,我也就排了15分钟不到的队。

▲激光刻字,速度嘎嘎快。

▲其实刚领完物,看看参赛包里的东西,就很能感受到苏州马拉松的诚意(财大气粗):一次性雨衣、保温毯、参赛T之外,还有能量胶、士力架、维生素、盐丸、水,甚至还有空顶帽、腰包和4张免费乘车券。

▲作为一个江西人,平时的饮食习惯是偏辣口的,不过晚上跟小伙伴吃的这条鱼,个人印象会比西湖醋鱼好。苏州菜用料上乘、鲜甜可口、讲究火候、浓油赤酱的特点,可以说展示得比较完整。其实跟小伙伴也是三四年没见,重逢倒也不觉得生疏,只是他已成婚,我还是单身doge,仅此而已。

然后就是回酒店睡觉,是夜无事。

4.比赛日赛前

▲全程、半程和家庭跑的起点都在国宾路/金鸡湖大道(华莲附近),距离我们的酒店大概4.2km,可以选择坐地铁然后步行,或者直接共享单车。我们是选择的后者,花了22分钟左右,就当赛前热身了,挺好。当然,这点距离对我来说其实也不算距离,我在18年深圳马拉松的时候,还骑了几十公里,从龙岗到福田呢~

▲《大地乐章》雕塑。主体由3个巨型变体音符组成,两组音控灯光五线谱穿插其中,直冲云霄。可惜是白天,就无缘得见灯光效果了。值得一提的是,音符造型灯是采用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主旋律部分,象征着园区奋勇向前的精神面貌。

▲苏州马拉松的入口安检做得比较严格,这绝对是安全保障好举措。

▲过了安检,路边有男、女更衣区,这无疑是个好配置。彼时的气温十多度,不算高,在开跑前为跑友们提供个方便换衣服的地方,就挺人性化。

▲存包车也是一字排开,大家找到自己的那辆车存包即可,边走边存包,也不容易造成拥堵。

▲赛前上厕所是普遍需求了,看看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移动厕所,满满的踏实。而且过了这片区域,前面和赛道中途也都有数量充足的移动厕所。

▲也不知道是不是首届的关系,或者是环金鸡湖半马打下的坚实基础,早上7点,赛道边就已经有为数不少的热心观众了。

▲分区指示牌很显眼,不同分区的跑友并不容易错失自己的分区,分区进口的小志愿者们也很尽责,对照着号码簿引导人群。

▲因为天气比较冷,跑前热身就显得尤为重要(吸入冷空气更容易岔气,肌肉也更紧绷易拉伤)。苏州马拉松设置了多个健身教练带操高台,方便跑者跟随教练做热身准备。教练小姐姐活力四射,感染力十足。

▲参加马拉松一多,就很容易遇到一些个性十足的跑友,比如这位留着辫子的中医老爷爷,因为赤脚跑,老而弥坚,吸引了很多跑友驻足跟他合影、攀谈。

▲从我所在的B区到起点拱门用时3分半钟,对我这个完赛即可的人来说,倒是没所谓的。

5.马拉松ing

5.1  0-10公里

▲其实我一直会觉得赛道上的小姐姐会比我们这群大老爷们靓丽,小姐姐们也更容易穿出差异化的着装效果。有句话一直很喜欢。“跑过风景跑过你”,除了道旁当季的樱花,赛道上的跑友们何尝不是美丽的风景呢?

▲过了起点16分钟,赛道上人群还是比较密,跑不太开。

▲看看小志愿者们端着纸杯静待跑者路过拾取的模样,就很能感受到他们优秀的服务意识了,不过也确实辛苦。

▲马拉松赛道加油站是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很棒的配置,苏州马拉松上设置了多个点的丰富加油项目,比如这两位小姐姐的擂鼓表演,气势十足,极具力量感,我都感觉我在路过她们时,不经意间就提了提速。

▲苏州马拉松的半程项目其实还是环金鸡湖,没有到核心景点,可见相比而言,组委会可能还是会更重视全程项目一些。全马和半马在4公里处分流,倒是也有好处,全马赛道上没那么多人了。指示牌配置是真的走心,长长的一溜志愿者举牌,还有喇叭提醒,你完全不用担心会错过全马、半马分流。

▲我沿途拿个手机拍照的举动吸引了一位大哥的注意,他善意地提醒我拿手机跑步容易拉伤。虽然我已经这么干23个全马了,但还是很感谢他的关心。

▲5公里,来到葑谊街。每个公里牌都有一位国际友人驻扎,还蛮有意思的,比如我错过拍照的1公里处,就是位漂亮的斯拉夫小姐姐。医生和蓝天救援队的队员都很认真地在观察赛道上跑者们的状态,以便出现状况时及时施救。

▲水杯的多层叠放,是为了以更高的效率为赛道中的跑者供水,这会是一个成熟的赛事组织者能做到的。不然的话,等一群跑者过来想喝水再临时倒,就很容易造成拥堵,也影响跑者成绩。

▲正是樱花开放的好时节,赛道旁浅色的樱花、嫩叶,跟赛道上穿着各色服饰的跑者,以及蔚蓝的天空,相映成趣。

▲开跑40分钟,我被4:30的兔子超越。早几年前,我最常见的完赛时间就是4:30左右,只不过这几年疏于训练,严重渣化,已经由最早的破四选手,退化成现在的完赛选手了。

▲赛道旁“安静”的龙~不过这里还是聚集了比较多的观众,能听到不少的加油声。

▲应该是盘门景区没错了。苏州城是春秋吴国都城,盘门为吴门八门之一,古称蟠门。门上曾悬有木制蟠龙,以示震慑越国,又因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得今名。苏州园林自是赫赫有名,如今身临其境,对江南水乡的神韵更是心生神往。网上并不乏关于我大江西是不是属于江南的讨论,不过如果从这样的园林风景而言,我总觉得我们江西丢失了蛮多这种古色古香的神韵。

我的家乡——“江南望郡”吉安,出过三千进士和21位状元,其中进士数量全国第一,状元数量全国第二,大家知道状元数量全国第一是哪里吗?就是苏州。而吉安并不局限于文化方面的传统优势,开国将军数量也是全国第一。可是相形之下,现在的吉安未免是太落寞了~

▲公里牌的外国友人还蛮热情的,不仅卖力地给跑友们加油,还很配合有的跑友的合影需要。

▲在经过一座天桥上,桥上乌泱泱的观赛人群有点震撼到我,不过相信他们从上往下看的视角,也会很不错吧~

▲每过一个补给点,都会被小志愿者们感动,请原谅我在仓促间没有把小妹妹的表情管理好,不过看她们在那分香蕉是真的忙碌。值得一提的是,苏州马拉松赛道上的香蕉成熟度相当可以,而我看之后别的地方的马拉松赛道香蕉,就很生。

▲看到苏纶场,第一时间倒让我想起苏绣来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苏绣,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9公里的这位小哥很有活力,我本来只是打算过去简单击个掌就跑的,旁边的大哥提议帮我们合影,所以后来我也合了一张。不过过完年以后我胖了不少,这里就不放照片了,哈哈哈~

▲很多马拉松赛道氛围,阿姨们都是气氛担当,苏州马拉松赛道边也少不了她们的身影。哦,对了,我还忘了说万花丛中的这位打鼓的大爷了,回家真的不会被罚跪搓衣板吗?

▲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城市形象?苏州人民给我的感觉总是内敛的热情,他们要是漠不关心,相信也不会成群结队地围观,但他们往往也不会大声喊加油,就笑眯眯地看着赛道上的选手,找寻着足以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瞬间。

▲看见同行了,没理由不拍个照的。

▲第一个10公里用时1小时3分钟,就我个人水平而言,也不算差了,只是这几年缺练,耐力下降得会更多,所以后面跑不动基本是必然,继续跑就是了。

5.2  11公里-半程

▲赛道边跟我们招手的热心大哥、大姐~

▲音乐加油站。

▲站岗的战士们,给赛道上的跑友们满满的安全感。

▲赛道上已经比较宽敞,要是能冲速度,没什么阻碍。

▲11公里。

▲12公里。

▲又见补给点,小志愿者还是很尽责地给选手递水,赛道边也一直有观众。

▲赛道边永远不乏跟我招手的阿姨~

▲13公里。

▲14公里。

▲啥叫敲锣打鼓?主打就一喜庆!

▲15公里是一个计时点,关门时间9:50,我到这里的时候是9:10,时间还是比较富余的。

▲狮山街道的市民朋友举着牌为选手们呐喊加油,非常热情。

▲临近16公里牌的地方,有个喷淋点,不过贴心地设计了半边,而且当天因为天气冷,彼时太阳也不大,就没有开,真很好,不然被淋一身水可就冷死了。

▲16、17公里之间是个折返点,虽然还没到半程,但折返总有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fighting fighting!

▲然后看到了对面赛道的5:15兔子。

▲苏州的机器人事业比较发达,这么一个机器人加油站可太有意思了。不知道大家对清洁家电了解多少?“四大天王”之二的科沃斯和追觅,就在苏州。

▲18公里,这里比较靠近苏州市运河体育公园。

▲越来越靠近大家都很熟悉的寒山寺,狮山群众扶老携幼,依旧热情。

▲天气冷,表演的小丫头们也是殊为不易了。

▲又见热情的狮山群众。

▲19公里,前面就是寒山寺了!

▲枫桥胜迹!

▲张继作品存世不多,但仅《枫桥夜泊》一首,就成为千古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以说,张继成就了寒山寺,而在当年,寒山寺也成就了张继“不朽的失眠”。我常常觉得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就在于后世人走在那个地方,能感受到古人曾经在此挥洒“诗情画意”的场景,就像走在苏堤上,在烟雨朦胧中,能跨越时代,走进“宋朝的雨”一样,经过寒山寺时,虽然物是人非,但古人的情怀犹在,也就难免心为之戚戚然。

▲然后在我拍照的当口,4:45兔子把我无情地超越~

▲走出寒山寺的地界,已经是20公里了。

▲然后我又看到了汉服小姐姐们的苏式婉约。仿佛就在那一瞬间,脑海里就能浮现出很多描绘江南女子的词句——“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9:51,开跑已经将近1个半小时,太阳上来一些,温度也上来一些,这个喷淋点就开放了,有的想爽快一下的跑友就去淋了一把。正是绿意盎然的春日光景,道旁的景观树编织成的绿幕,在长直道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开阔。

▲没多远就过了半程。其实作为一名全程跑友,每次在过半程的时候,都会责备自己一番,“为什么当初不报半马?”这样的话,到这里就可以完赛去逛吃逛吃了~不过赛后又往往会张罗下一个全马赛事跑哪里,如此循环。

5.3  半程-30公里

▲西园戒幢律寺的照壁,正面为“戒幢律寺”,背面为“自觉觉他”,可见这是一座非常重视戒律,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律宗道场。事实也确实如此,相比寒山寺的盛名,戒幢律寺行事低调,主要接待本地香客,还在18年主动申请退出了4A景区。不过图清净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看,那里是流浪猫的天堂。

▲22公里所在的位置是留园。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惜我行色匆匆,没能驻足游览一番。

▲然后我被在起点看到的老中医追上,直到此处,我才知道老人家名叫吴佳色,今年已经76岁,福建南安人,是南安侨光中学一名生物教师。关于老人家,有几个故事值得分享——从教三十余年资助贫困学生逾136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献血第一人(累计无偿献血达236800毫升)、矗立于厦门环岛路“永不止步”的群雕里有他的原型、首届“感动泉州”十大人物之一、泉州市道德模范。起初我还以为老人家只是励志,不知道原来正能量早已贯穿着他的七八十载光阴。

▲23公里,属于广济公园的末端,折角就是阊胥路,往干将路而去。

▲小姑娘真可爱,我要生个女儿...等等,我好像还没有老婆...等等,我好像还没有女朋友...真可谓“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啊~10:16,我被5:00兔子给超越了。

▲不过24公里的补给点还有草莓哎~真好吃,我连吃两颗。事实证明,我还是草率了,应该多吃几颗的,因为跑得太慢,到后面的补给点,已经只能看到草莓头了。

▲路边公园的一丛樱花是开得真好~

▲除了苏州园林,就现代建筑而言,我觉得苏州的小别墅看着也是雅致的——我指的左手边。

▲25公里计时点,关门时间11:10,我赶到的时候是10:30,倒是还没开始掉速。

▲跑步途中很开心的一件事,是可以记录下赛道边的“笑靥如花”,那会是这次苏州之行的珍贵记忆~

▲大家可知大名鼎鼎的干将莫邪剑,就是在苏州诞生的?干将莫邪之所以在苏州铸剑,是因为当时苏州的冶炼工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冶炼工场研工冶炼之时,苏州城的东南方浓烟滚滚,烟雾直冲云霄,与天上的云层相接,即所谓的“阴阳同光”。莫邪以身伺剑,成就莫邪、干将雌雄双剑,后双剑为避吴王,来到千里之外的贫城县延平津,化作一条白龙,护佑贫城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贫城遂改名为——丰城。对,就是我大江西的丰城!

▲穿过一条小隧道,远远望去,画面清澈,让人如痴如醉。

▲这个装束的哥们,我在多场赛事中都有遇见,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不过在赛道上,总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就是了。

▲27公里附近,是4A景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展示区“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评弹博物馆。

▲然后我就看到小朋友们表演“苏州评弹”了,可见赛道加油站的设置也很是走心,甚至做到了因地制宜。比如在之前的盘门景区,加油站就是蟠龙来着~

▲也是无缘近察,只能远观留念了~

▲28公里,身处苏州大道西,往中央公园而去。跟赛道边摄影大哥摄像头相对这“双向奔赴”可还行?

▲进入苏州工业园区。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15.61亿元,苏州是真的富!

▲彼时11:05,距离开赛已经过去3个半小时,小姐姐们的表演暂告段落,不过她们还是很热情地在为选手们加油~

▲29公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地标建筑——东方之门。东方之门享有盛誉,曾获得“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中国最高无边际泳池”、“中国最高的过街天河”、“中国最高的空中苏式园林”和“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荣誉。

▲也是来得晚,没赶上东方之门附近的演出,不过狮子仍然很乖地站在路边为选手们加油。旁边以帘遮脸的姐姐,面对镜头是极尽配合地给了个大大的微笑~

▲30公里。

5.4  31公里-全程

▲医疗点的药物看出来还是很充足的,不过因为气温不高,所以也间接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就是。

▲赛道偶有行人路过,我们这拨跑得慢,人家也有做好观察,倒是不会出现冲撞的危险状况。大部分路段,工作人员还是在很严格地把控过往行人的通行。

▲31公里。

▲有一家子外国友人拖家带口地为选手们鼓掌加油,看孩儿妈穿的亚瑟士,应该也是跑步爱好者了。这倒让我想起2019年跑柏林马拉松的时候,也是一家子在赛道边为选手们加油,当时还下着雨,感动的。

▲苏州中心的樱花开得很好,这里也有不少人在拍照。

▲32公里,临近东方之门、城市广场和金鸡湖。

▲赛道一侧,会有蓝天救援队的工作人员巡航,方便对赛道中遇险的跑者进行及时施救。

▲古筝演奏我也没看上...

▲在33公里这,我的腿有点抽筋(之前22公里开始,其实就有点抽,但后来平复了),于是开始“徒步”,刚好旁边也有位“徒步”的老哥,两个人友好地交流了一下这几年缺练的“教训”,又加了微信,相约以后有赛事再一起跑。我感觉恢复得还行,就告别老哥,先行一步(因为看时间也不早了,想早点跑完去酒店洗澡)。

▲30多公里后,赛道上其实摄影师很多,大部分跑友其实就是勉力维持跑几下,获取几张看着还行的照片留念,然后就继续“徒步”。

▲36公里。

▲37公里。人已经很疲劳了,缺练出效果了,属于是,基本上就是一公里一公里地挨。

▲彼时12:30,距离开赛已经5个小时,这差不多是我在后半程看到唯一还在表演的团队了,现场气氛很热烈,感谢两位老哥为我们摇旗~

▲38公里,又一次镜头间的相遇。

▲作为跑得慢的一波,在临近终点的地方,还能看到有充足的水和饮料提供,自然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只是“人困马乏”,也没有太大的兴致去吃吃喝喝了。

▲白塘公园的草地上有很多人在草地上闲适地度过周日时光,好想弃赛过去躺会,哈哈哈~

▲39公里。

▲补给点还有个贴心配置+纸巾,不管是擦汗、擦眼镜,还是上厕所,都很棒啊,有没有?贴心的小细节~临近40公里,被5:45兔子超越~

▲40公里。

▲13:08,距离苏州马拉松关门已经很近,部分负责赛道救援的蓝天救援队员已经撤下来了,连续五六个小时的蹲守,也是够辛苦的。

▲已经来到奥体中心门外,胜利的曙光在前方。

▲终点进入体育场,是如同奥运会一样,极具仪式感的方式,相信很多跑友都会比较喜欢。

▲可惜运动场上没有观众。如果不考虑预算方面的因素,在场地中间表演节目,然后在观众入场观看马拉松选手入场,应该会更有气氛吧~

▲完赛成绩对得起缺练的这几年,成功创造自己的个人最差马拉松完赛成绩,前半程还好,后半程掉速严重。

▲出口对跑友的导流做得很专业,先是发放奖牌。

▲然后是发送完赛包。

▲现场还有个“赛后综合服务区”,不过我着急走,就没有进去,不知道有没有冰水泡脚,但按摩肯定是有了。

▲完赛包非常丰盛,除了常见的完赛浴巾、香蕉、水和饮料(有的赛事没有),竟然还有2个卤蛋,2包素肉,1个老婆饼,1桶汤达人泡面,1件完赛T恤,1双拖鞋,可能是我见过这丰盛的完赛包了。

▲我特别喜欢这双拖鞋,在经历马拉松的42.195公里后,脚部会充血发胀,如果继续穿着跑鞋,不会太舒服,所以赛后有双拖鞋穿,就很爽了。而且这还是一双苏州马拉松的“定制版”拖鞋,穿着就很带感~

6.总结

虽然只是第一届,但苏州马拉松仍然表现出相当的专业度,无论是赛前领物、人群疏导、厕所布置、存包服务,还是赛道中的补给站、医疗服务、移动医疗服务、道路封锁、路线设计或者赛后服务,都值得一个好评。然后就是丰盛的参赛包和完赛包,真是“壕无人性”、“凭亿近人”。这当然很好,毕竟对于很多不追求成绩的跑友来说,马拉松更像个大聚会,吃好喝好最重要。

不过,对于跑得慢的选手来说,后半程没有特征补给(比如草莓),缺少表演加油站的表演(只有挥舞大旗的哥们)会是个遗憾,如果草莓能分批投放,加油站能接力演出,可能会更好吧~然后就是终点运动场里没有观众,我觉得可以升级,像前面提到的,场地中间有演出的话,运动场内是能留得住观众的,这样的话,马拉松选手进场,会更有仪式感。当然,我提的这些可能有点“吹毛求疵”了,也是想着苏州马拉松也许能办得更好,才多说了几句,不管怎么说,首届苏州马拉松要我打分的话,9分还是没问题的(满分10分),感兴趣的小伙伴明年可以去报名~

0 阅读:29

高柳乱蝉

简介:爱跑步,爱写字,祖国的杂草,村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