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颠覆到市场破局,一款“后来者”的进击之路

旗舰SUV市场的“新物种”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市场迎来一款现象级产品——腾势N9。作为比亚迪技术赋能的旗舰SUV,它凭借“易三方”平台、天神之眼B智驾系统、云辇-A双腔空悬等硬核技术,以38.98万元至44.98万元的定价直击高端市场,向理想L9、问界M9等竞品发起挑战。小编将从技术架构、产品力表现、市场定位三大维度,深度解析腾势N9如何以“科技+性价比”重构旗舰SUV的价值标准。

技术架构:比亚迪“技术鱼池”的集大成之作
第三方平台:重新定义动力与操控
腾势N9的核心竞争力源自比亚迪专为其打造的第三方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其创新性体现在四大核心技术上:
三电机独立驱动:前轴单电机(200kW)+后轴双电机(总功率480kW),综合功率近千匹马力,零百加速3.9秒,媲美超跑性能。
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后轮左右轮独立控制,最大转向角度20度,实现4.62米同级最小转弯半径,灵活性与A0级小车相当。

VMC整车运动控制:通过中央控制器实时协调动力、转向与悬架,支持圆规掉头、智能蟹行(最大15°斜向行驶)、易三方泊车等功能,解决大尺寸SUV在狭窄场景的通行难题。
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电池包与车身深度融合,提升空间利用率(乘员舱达6.41㎡)与车身刚性(热成型钢占比超30%)。

实际场景价值:在城市窄巷中,圆规掉头功能可让车辆以前轮为支点原地旋转;在越野场景下,三电机独立驱动结合222mm离地间隙,可轻松征服泥地、雪地等复杂路况。
云辇-A双腔空气悬架:舒适与性能的平衡术
腾势N9全系标配云辇-A系统,通过空气弹簧与电磁减振器的协同,实现车身高度、刚度与阻尼的毫秒级调节:
预瞄功能:基于摄像头与雷达提前扫描路面,主动调整悬架参数,如通过减速带时降低颠簸感。
动态支撑:高速过弯时增强悬架刚度,抑制侧倾;越野时升高车身,提升通过性。

DM 5.0混动系统:续航与能效的突破
超长续航:NEDC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1302km,馈电油耗6.3L/100km,兼顾日常通勤纯电化与长途无焦虑。
双模驱动:以增程为主、混动为辅,兼顾动力响应与燃油经济性。

产品力解析:从“堆料”到“体验”的全场景覆盖
设计语言:旗舰气场与功能主义的融合
外观:5258mm车长、3125mm轴距,封闭式前脸、悬浮车顶、22英寸轮毂与贯穿尾灯,塑造科技感与力量感。
内饰:环抱式座舱设计,搭配铂檀灰/云锦米配色,3.2㎡全景天幕、10块交互屏幕(含HUD与流媒体后视镜),营造数字豪华氛围。

空间与舒适:家庭与商务的双重满足
灵活布局:三排座椅支持一键切换影院、大床、四人舒享等模式,行业首创第三排座椅抬升功能,放倒后形成纯平空间。
豪华配置:全车云栖座椅(通风/加热/按摩)、零重力副驾、11L三开门冰箱、帝瓦雷剧院级音响,对标百万级豪华车体验。

智能科技:从“驾驶辅助”到“生态互联”
天神之眼B智驾系统:1颗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支持端到端无图城市领航、高速领航及APA自动泊车,夜间AEB刹停速度达110km/h。
DiLink智能座舱:4nm芯片+5G网络+六音区语音交互,联动车机、手机、无人机(可选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构建IoT生态。

安全性能: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避险
车身结构:2000MPa热成型钢笼式车身+9安全气囊,C-NCAP碰撞测试中乘员舱保持完整。
极限场景安全:
爆胎稳定控制:180km/h直道爆胎、144km/h弯道爆胎下车身稳定,创全球纪录。
鱼钩测试:160km/h时速通过,防侧翻能力领先行业。
市场定位:以“性价比”破局高端红海
竞品对比:技术降维打击

核心优势:腾势N9以更低价格提供更强的动力性能、更灵活的操控与更高的安全冗余,差异化竞争策略显著。
品牌挑战与机遇
挑战:腾势品牌认知度弱于理想、问界,需通过D9的MPV口碑反哺SUV市场。
机遇:比亚迪供应链与技术背书,产能与成本控制能力优于新势力,有望快速提升交付量。

后来者的“破圈”逻辑
腾势N9并非完美无缺——其智驾算力(254 TOPS)落后于双Orin X车型,品牌溢价能力仍需积累。但凭借比亚迪的技术赋能、越级配置与定价策略,它成功定义了“全能旗舰SUV”的新标准:以40万级价格提供百万级技术体验。未来,若腾势能加速渠道建设、强化用户认知,N9有望成为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的“破局者”,改写BBA与新势力的竞争格局。

腾势N9的启示:在新能源时代,“技术普惠”与“场景全能”将成为颠覆传统豪华的核心逻辑,而中国品牌正成为这一趋势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