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智能老了,已经风烛残年、老态龙钟、桑榆末景。

看这架势:向上无力,上升无能。
只有破局,才是唯一出路。
怎样破局呢?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纾困:寻求与大的集团合作。
1.国家资本融合:国家电投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投资平台,2024年规划新增风电装机15GW,与明阳智能在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优势高度契合。
2.地方基金联动:浙江省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产业链,与明阳智能在浙江的产能布局存在协同可能。
有没有这种机遇,目前不知道。
二是融资:非公开发行。
非公开发行股份这事儿,可能性会大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2025年4月2日公告,明阳智能已就非公开发行事项向证监会提交《告知函》回复,表明发行流程进入关键审核阶段。
结合2020年获批的1.48亿股发行记录,当前发行可能性较高,但需注意2025年新规对新能源企业再融资的审核趋严(要求资产负债率低于70%),而明阳智能2024年Q4负债率为76.3%,存在合规压力。
发行规模合理性测算:参考历史数据,2020年发行量1.48亿股(占总股本约7%),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漂浮式海上风电研发。
那一次非公开发行有国家资本、产业资本等参与,后来股价从13元附近上涨到36元。

这次2025年需求测算35亿元,其中:
一是漂浮式技术研发需投入超 20亿元;
二是负债优化需补充流动资金约 15亿元。
按当前股价测算,预计发行量1.5-2亿股(占总股本5%-7%)较为合理。
发行可能性及市场影响:
一是发行必要性驱动因素。
技术迭代压力:欧洲漂浮式风电招标规模2025年达8GW,公司需加速16MW机组量产。
资金缺口现实: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为-8.2亿元,短期借款余额超45亿元。
政策窗口期:2025年新能源再融资绿色通道仅剩最后两个月申报期。
二是潜在市场反应预判。
短期股价波动:若发行价低于市价(当前折价空间约10%-15%),可能引发套利性抛售,但参考2020年发行后股价上涨的历史表现,回调后或现买入机会。
长期价值重塑:募集资金若成功投向漂浮式技术,2026年毛利率有望提升至24%。
三是投资者操作策略。
若证监会正式批文落地且发行价≥10元,可逢低布局。
若发行规模超2亿股(占总股本>7%),需警惕股权稀释风险,建议减持部分仓位。
1.技术面信号:
昨天股价9.81元,已经跌破年线10.55元,且MACD出现底背离,可视为安全边际买点。
突破12元压力位(对应2025年PE 18倍)可右侧加仓。
2.布局逻辑:
一是漂浮式机组中标量(2025年目标≥500MW);
二是欧洲市场收入占比(当前15%→目标25%)。
3.仓位配置:
总仓位控制在10%以内,搭配金风科技(技术互补)和阳光电源(产业链协同)对冲风险。
若2025年H1漂浮式项目交付量突破300MW,可将持仓比例提升至15%。
4.风险预警:
一是政策风险:若欧盟2025年Q2对中国风电机组加征碳关税>8%,需立即启动止损。
二是技术风险:漂浮式机组故障率>2.5%(行业警戒线)或研发投入转化率<50%,建议减持。
总之,明阳智能非公开发行股份在2025年2季度落地概率较高,合理发行量约为1.5亿股(募资16-18亿元)。
投资人需重点关注漂浮式技术商业化进展及欧洲订单获取情况,短期利用发行价与市价价差捕捉交易性机会,中长期把握海上风电技术突破带来的成长红利。
若明阳智能能通过本次发行将负债率降至70%以下,叠加漂浮式订单放量,2025年PE估值有望从当前15倍修复至20倍。
【心常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境界越是低的人,因为认知不够,内心繁杂,看到的世界是复杂多变的。而境界高的人,有足够的智慧,内心清明,看到的世界简单,人也简单。
【不为他人做嫁衣,只为自己添衣裳,个人操作记忆,不作投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