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上海论哪个区的上班族起的最早,没人敢说是第一。
但是要论全上海哪个地方的上班族,早高峰挤的最惨,那肯定是泗泾、九亭、佘山这三个车站的打工人吧!

泗泾,佘山,我最熟悉了,就住在这里。这两个车站,泗泾是上海早高峰第一名,佘山是第三名,老二是当仁不让的九亭。


从每个工作日的早晨6点开始,这三座车站都在引领当天上海早高峰的人流量纪录,在泗泾站,佘山站或者九亭站排队进地铁这盛况,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什么大明星来了,粉丝们正在排队参加见面会呢!
话说这上海地铁9号线“佘山站”的名字也挺有趣的,明明佘山站在泗泾的地盘上,或许叫“泗泾西站”或者“上海欢乐谷站”却偏偏叫八竿子也打不到的佘山站,要知道佘山镇离它蛮远的,也只有佘山北大区是佘山镇范围,却要跑个马拉松一样,到两公里以外的佘山站坐车。

佘山站在泗泾镇,这就好比老王明明住在你家隔壁,有一天却非要说你的家住才是他老王的家,是不是有点迷惑?
当然佘山站与泗泾镇和佘山镇这背后的故事,估计能写本书了,各种利益纠葛,想想都刺激!再补充一句,现在的佘山站应该属于佘山镇的管辖范围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2007年12月,上海地铁9号线开通,松江人民开心了很久,那会儿还是诺基亚的时代,妥妥的高上大!
现在的诺基亚估计都搜不到信号了,地铁9号线累呀,带动整个松江的人口,往前冲,好比让诺基亚手机通话了十多年,真的挺抗造的!
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的规划早已赶不上松江的高速发展,地铁9号线真的不堪重负。


佘山北大居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片人口密度大的居住区规划是否足够完备?这种大规模的动迁和新城建设,真的充分考虑了居民的实际需求吗?
佘北大居虽然挨着佘山站,但是,每天早上,佘北的居民们就开始了他们的“旅途跋涉”:公交、电瓶车、私家车,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就为了挤进那趟爆满的9号线,令人咋舌的是有些地方距离地铁站竟然有4公里!这就好比你家门口有个公交站,但你得先跑个三千米长跑才能到!

除了佘山北大居建地铁延长线比如10号线或者9号线与17号线的联络线,还有人想到了有轨电车,松江是全国大都市里为第一个有轨电车成为网路的,已经有了T1和T2两条线路,黄色毛毛虫憨态可掬的设计,真是让人大呼可爱!
有轨电车这玩意儿的好处就是车厢宽、噪音小、还环保,不足之处就是成本高、速度慢、占用车道。在欧洲一些人口不多的国家,确实挺有用处。高楼大厦只是眼前的繁华,最重要的是更重要的衣食住行,生活品质的提高包含一条就是出行的便捷,上班族通勤的顺利。



看看其他国际大都市怎么解决上班出行这些问题的,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比如北欧的明星城市哥本哈根,它是自行车王国!绿色出行,健康又环保,还能减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欧洲人喜欢骑行,这也流行到了上海,冬天里的武康路上或者虹桥路可以看到穿着短裤露出光溜溜的腿,一身毛发的外国人英姿飒爽,背着旅行背包,戴着眼镜,骑着山地车,相比欧洲的浓雾,上海可是阳光和煦的东方之珠,非常适合骑行。


当然,上海的市情与哥本哈根的情况不一样,上海的人口可是比哥本哈根多18倍以上,哥本哈根人口才138万人,照搬肯定不行。

但我们可以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能不能搞点智能交通系统,优化线路,提高效率?泗泾,佘山和九亭已经被共享单车和电瓶车围城了,发展多元化的交通方式才能解决交通出行的顽疾。

佘北大居的交通难题也反映了城市扩张、人口膨胀,交通压力也跟着水涨船高。“睡城”居民的出行之痛,怎么破?城市交通网络,怎么优化?这是未来松江区,“上海之根”的城市发展的要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