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成都人到上海吃不到夜宵,原来这才是真实的上海

沪上魔力之都 2025-03-01 13:02:55

去上海玩的中部地区的重庆,湖南,成都人突然发现晚上九、十点后的上海大街上看不到熙熙攘攘得人影了,最后还是拦下一外卖小哥才知道那条街上有开着的饭店。

习惯夜生活的巴蜀人一下子在上海巴适不起来,不仅仅上海是这样,去了苏州,南京,杭州,基本上都是如此,杭州似乎稍微好一些,但是过了11点后,马路上打烊的店铺也很多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十年前,去湖南郴州出差,午夜12点多在郴州火车站下车,出了火车站天正下着小雨,接我的朋友开车在路上还没到,让我出站后稍等。

当时,我看到街上那个热闹啊,顿时傻眼了!路边的各个饭店人声鼎沸,出出进进的,真把我震惊了,这些人这么晚了,都不休息吗?

要知道这在上海除了城隍庙附近,还有天钥桥路上,就连最市中心的南京东路,延安路都已经黑灯瞎火,看不到多少人影了。

后来,朋友到了以后告诉我,这边湖南人就是这样生活的,他把我带到一家饭店招待一番,又去一家洗浴中心洗了澡,然后去休息室有沙发床带液晶电视的可以休息,看到一伙青年男女在一块打牌,还有的要来小吃宵夜的,真体验了一把当地人的生活。

上海人、苏州人、嘉兴人为代表的长三角人喜欢养生,晚上吃七分饱,现在请客大多安排中午,怎么可能去吃宵夜呢?到了九点半基本上打烊差不多了,很多开的晚的饭店一般十二点前也差不多歇业。

马路上跑的最多的就是外卖小哥,并不是江浙人睡的比较早,一般年轻人也要十点半到十二点之间休息。晚上是陪伴家人的时刻,外出也是一家人一起走。注重家庭,加上白天工作繁忙,晚上也不想出门。老上海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养成的晚上八点后不出门的习惯,白天能劳动就劳动,晚上该休息就休息。

他们大脑清醒,知道劳逸结合,天黑了基本很少在外面走动,即便是在家里看电视,辅导孩子作业,也不会在外面逛。这就是江浙沪人一直保持这个传统,该休息休息,该努力努力,大家知道钱不是一个人挣的,不贪才会长久。

江浙沪白天累晚上早点休息,白天闲晚上精力旺盛,每个地方的人追求不一样。长三角的人历来夜生活起不来,苏州有个晚八点的活动,不是八点开始,而是八点钟结束。

夜生活其实与自律又更努力的没什么关系,中国人都勤劳努力。主要是很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

四川盆地和华南一带比较温暖炎热晚上出来活动多,而长江下游一带明显寒冷晚上活动就少。

再加上相对寒冷地区需要较强的劳动才能生存,晚上疲劳也玩不动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天气问题导致了南方广东福建因天气暖和,夜生活自然丰富,这和有钱没钱没关系。

夏天的时候,过去湖南死热不转中睡不着觉!亮天早。就养成乘凉后吃点宵夜,早上三点多起来下地干活,中午回来吃饭睡午觉。

下午四点后下田,看不见地了再回家冲凉。(湖北也是)宁波海洋气候。早睡早起,中午休息。

夜生活的区别其实大部分和气候有关,与素质无关。

天热的地方就有晚上外游的习惯,与富裕无关,五十年代我在重庆,晚饭后街上人山人海、人流如潮。

你说是兜里有钱出来消费?不是的!那时候人普遍都穷,没什么闲钱吃吃喝喝的,都是出來凉快的,家里闷热,根本呆不住!

再看看8月份去北京,家里凉快,大伙也不太愿意出门,晚上9点就已经没啥人,店铺也关闭了。

最后,夜生活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活习惯,但过度熬夜对身体健康有百害无一利,难听一点就是为医院扒袋口。

所以大家在享受夜生活的同时,也要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免造成不必要健康!

0 阅读:0

沪上魔力之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