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等雨停,不如飞到云层之上——乌云的上面就是太阳。”这是日本第一牛郎罗兰的箴言,而这句话,却被一位日本青年奉为职业圣经。
他既不是牛郎,也不是明星,却在疫情前月入百万日元,同时被15位富婆“包养”。
他叫生驹卓也,江湖人称“小马”,一个靠“吃软饭”活成都市传说的奇男子。
“躺赚人生”的背面:一碗软饭的自我修养
2023年,29岁的小马搬进了东京一间普通的2楼公寓。这里没有25层高楼的夜景,也没有富婆送的奢侈品堆满角落。
疫情前,他曾住高档社区,月入100万日元(约6.5万人民币),每周只需工作2天;如今收入腰斩,他却依然坚持:“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吃软饭就是我的终身事业!”
有人说他是“脸蛋国宝”,也有人嘲讽他“照骗成精”——自拍是日系美少年,他拍却泯然路人。
但争议背后,他的客户名单上始终排着长队:富婆明奈小姐包养他4年,称“花钱买省心”;另一位金主M酱甚至帮他交养老保险。这碗“软饭”,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从17岁少年到“职业软饭男”:天赋异禀还是人间清醒?
小马的职业生涯始于一场“意外”。17岁那年,他发现自己有个神奇技能:陪富婆吃饭逛街,不仅能蹭吃蹭喝,还能拿零花钱。“富婆个个是人才,讲话又好听!”他果断辍学,全职投入“软饭事业”。
他的核心竞争力,远不止一张脸。
宋代王婆总结过“潘驴邓小闲”五大法宝,小马最擅长的便是“小”——伏低做小,细致入微。陪富婆吃饭时,他顺手把碗洗到“blingbling反光”;过夜服务后,连马桶圈都擦得锃亮。
一位客户调侃:“他比家政阿姨还专业,花钱买服务还能享受恋爱感,性价比超高!”
ISO标准服务流程:软饭界的“六边形战士”
小马将软饭事业当成企业运营,甚至制定了“ISO标准流程”:
1.形象管理:洗香香、化全妆、胶靓头,战衣内搭蒙娜丽莎T恤和米奇内裤,七分骚气三分俏皮;
2.情绪价值:躺富婆大腿撒娇、陪聊迪士尼达菲熊、模仿罗兰的“超预期回应话术”;
3.售后服务:定期电话回访,“姐姐,上次服务哪里可以改进?”
至于收费更是明码标价:陪吃+洗碗+铲屎=15万日元(约9692元); 过夜服务=10万日元(约6500元);搬行李+过夜=15万日元+一套名牌衣服。
“这不是谈恋爱,是贩卖快乐时光,每一分钟都很珍贵!”面对电视台质疑,他理直气壮。
疫情暴击:从月入百万到“售后自救”
2020年,疫情让小马的“上门服务”模式崩盘。15位金主走了一半,月收入暴跌至28万日元(约1.8万)。他搬进陋室,却拒绝转行,反而开启“极限操作”。
他在YouTube爆料富婆癖好,吸引流量变现;给前任金主打电话卖惨,“姐姐,疫情后我还等你!”成功挽回40万日元; 向日本最厉害的牛郎罗兰学艺,打磨话术和形象。
“与其等雨停,不如飞到乌云之上!”他把罗兰的鸡汤灌进了职业生涯。果然,疫情缓和后,订单再度爆满。
争议与真相:软饭男 VS 打工人
小马的职业引发两极评价。
网友嘲讽:“不就是高级乞丐?”但社会学教授佐藤优指出,日本“孤独经济”催生了这类职业——30%的单身女性愿意为陪伴服务付费,市场规模超2000亿日元。
更残酷的真相藏在客户评价里。
“恋爱要吵架、要见家长,找他只需刷卡。”——富婆A。
“他比前任靠谱,至少随叫随到。——被出轨创伤的客户B。
就连小马自己也承认:“吃软饭比打工累多了!要哄人开心、做家务、保持身材,还得防着同行抢客户。”
“非主流”背后的职业启示
小马的故事撕开了传统职业观的裂缝。在“躺平”与“内卷”之间,他选择了一条匪夷所思的路,却暗合市场需求。
都市人用金钱购买确定性,避免情感消耗。软饭男=家政+心理咨询+形象顾问;线下服务受挫?立刻转线上、搞售后、蹭流量。
正如罗兰所说:“超一流服务,是给客人超越期待的东西。”小马或许成不了牛郎,但他证明了——只要需求存在,任何职业都能被“专业主义”重塑。
如今的小马,依然每周工作2天,撸狗、敷面膜、研究客户心理学。他计划开设“软饭男培训课”,把经验传授给后辈。“有人说这行不光彩,但我觉得,能让人开心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看客们还在争论“软饭是否算劳动”,而小马早已飞向云层之上。毕竟,乌云的上面有没有太阳不重要——重要的是,总有人愿意为那束光买单。
—END—
图|来源网络侵
不信他家小鸟吃得宵
长得帅真的能当饭吃。在加口才好的话。住豪宅开跑车。长得帅。不主动的话。只能当宅男。我我年轻就很帅呀,以前大把表白。走在路上都是很多目光。我都不感兴趣。发信息都不回。一睡醒就去网吧。玩穿越火线。英雄联盟啊!熬夜太多了。玩了9年网吧游戏。帅哥变成大叔了,[得瑟]
这已经不是吃软饭了。
怎么做到的[笑着哭]!人才无处不在!
妈呀,这男人一副死像,还这么吃香,[捂脸哭]
[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我表叔就两个老婆,但不是中国的,她两个老婆都是国外的
精神上记得学习这样的好榜样
我真不知道输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