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6个细节,受降仪式上中国提一特别要求,日方乖乖照办

一玫菲子子 2025-04-19 14:06:34

每年9月3号,是咱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天是个挺重要的纪念日,中国大陆,还有台湾、香港这些地方,都会搞得挺隆重来纪念。但日本人嘛,大多对这天没啥感觉,他们不承认这是投降的日子。

在“梧桐树下看凤凰”这个平台上,咱们来扒一扒日本投降的那些事儿。说到日本投降,有几个关键点不得不提。

在那时候,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时,中方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结果那些平时高傲自大的日本人竟然老老实实照做了。

这是个啥特别的请求呢?咱们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

首次明确表示要屈服:1945年7月26日那天

同一天,日本那边也说了,他们同意那个“十三条”的宣言,意思就是日本所有的军队都得投降,这事还通过广播、报纸啥的告诉了日本的老百姓。

这是日本头一回正式对外宣布认输,这事儿在日本政坛和军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日本人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

有些死硬派的军国主义者坚决不愿低头认输。

第二次私下决定投降的日子:1945年8月10日

在日语里头,说投降就是“降伏”,投降写的那个纸叫“降伏书”。对于当兵的人来说,“降伏”那可是丢脸丢大了的事儿。

日本有些大官,尤其是那些军方大佬,打死都不肯投降,对投降这事儿特别反感,还不让天皇出来说话宣布投降。这些主战派的大佬们到处拉帮结派,搞些见不得光的活动来反抗。结果,搞得天皇8月15日要宣布投降的那个讲话,都只能偷偷摸摸地在晚上录下来。

美国带着盟友们瞧出了门道,为了让日本人早点认输,他们派出了“小男孩”和“胖子”俩家伙。在1945年8月6号和9号这两天,他们分别对日本本州岛的广岛和九州岛的长崎,扔下了两颗原子弹。

8月8号那天,苏联突然说他们要派兵去中国东北,跟日本鬼子干一架。

继续打下去,日本可就不只是投降的问题了,说不定就得从世界上彻底消失了。就在长崎被原子弹炸毁后的第二天,1945年8月10日,天皇裕仁心里有了决定——必须投降,这场战争实在没法再打下去了。

但日本朝廷里,那些想投降的和坚持要打仗的两派人,一直争执不下,难分高下。

根据日本已经公布的信息,8月10号半夜0点3分起,日本高层开了个“商量”大会。这个会是由外交大臣东乡茂里、海军大臣米内光正,还有枢密院的老大平沼喜一郎带的头。他们咬定牙关,说只接受能保住天皇位置的《波茨坦公告》。

不过,土地大臣阿南索伊库、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次郎,还有陆军副将丰田章男,他们仨想法不一样。他们说,要是想让我们接受投降,那必须得有条件。要是这些条件谈不拢,那咱们就在中国大陆上干到底。

那时候,日本的首相铃木勘太郎希望天皇裕仁能给个明确态度,裕仁天皇呢,他选了和平这条路——决定停止战争。

最后,主张投降的一方占了优势。在内阁凌晨3点开的会上,大家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然后,日本通过这个决定,让中立国家瑞士和瑞典帮忙,去告诉盟国他们的态度和选择。

8月10日早上8点,日本国家广播电台向国外发消息,连着三次用日语和英语广播,告诉大家日本已经同意《波茨坦公告》,表示他们会无条件投降。

盟军一听到广播里的消息,立马就拍了电报过去,给那些正在打仗的国家通气儿。

这次算是日本私下里第二次表达要投降的意思,只不过还没正式公布。

这次投降其实是早就定好的事儿,当时国内没人知道,既没跟日本军方说,也没告诉国民,前线还继续打着呢。

但在世界其他地方,日本打算投降这事儿,就像插上了翅膀,飞快地传遍了每个角落。

这一晚上,重庆的人们都兴奋得睡不着,有成百上千万的市民跑到大街上,欢庆抗战取得的胜利!

第三次正式宣告屈服:1945年8月15日那天

8月15号,大家公认的日本投降那天,很多人都知道。在日本人心里,也默认这天是他们的“投降日子”。

1945年那天中午时分,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直接跟全国老百姓说了,他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意思就是无条件投降了。

当天,日本政府下令让军队放下武器,向中、美、英这些盟国低头认输。盟军那边很快就给了回应,并且停止了打仗。

那时候,中国人一听到这个消息,全都高兴得不得了。大伙儿心里都清楚,这次日军是真的认输了,跟五天前那次不一样,咱们抗日战争算是彻底胜利了。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抗战打响,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咱们中国军民跟日军拼了十四年,打得那叫一个惨烈。最后,才让日本鬼子放下了枪,乖乖举手投降。

这事儿不光在中国军事历史上少见,放到全世界军事历史上那也是相当罕见!

8月15号,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日本“认输日”。

因此,在1949年12月23号,刚成立不久的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一个关于节假日的规定,里面把8月15号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第四次正式认输:1945年9月2号那天

听完天皇的广播后,那些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明白自己大势已失,日本这仗肯定是打输了。结果,就在那一天,有34个日军的高级将领,有的剖腹,有的开枪自杀了。

但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日本人不愿意承认8月15日是他们的投降日子,就是不肯低头认输。

原因是,这是日本天皇给日本老百姓的一份讲话,名叫《终战诏书》。在这份诏书里,不光标题里没有“投降”这两个字,整个文章里头也都没提到“投降”(你可以去看看“梧桐树下戏凤凰”号里的另一篇文章,标题是《日本投降诏书原文里中国被称作“支”,自己叫“神州”,这到底是谁写的?》)。

因此,好多日本人觉得天皇那讲话根本不算投降,8月15日那一天,既不是“投降日”,也不是“战败日”。要是真认输了,那为啥不直接叫《投降宣言》呢?

日本人那会儿的辩解也有几分站得住脚,按国际上的法律规矩讲,8月15日那天还真不能就算投降了。毕竟,日本人压根儿没在投降书上签字,光靠嘴上说说,那哪儿算数啊,没有白纸黑字的东西,谁知道呢。

说白了,就是当日本天皇说了要无条件投降后,好多在东亚、东南亚打仗的日本兵,包括在中国战场上的,都没真的放下枪。战斗还在继续,有的地方打得还更凶了。

但天皇确实宣布了投降,这事儿不假,所以中国之前把8月15日当做抗战胜利纪念日,也没啥不对的地方。

8月15号那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广播里讲了话。盟军这边听了,都点头表示赞同和高兴,还催着日本赶紧走完投降的法律程序,正式认输。

1945年9月2号,早上9点钟,东京那边,盟军开始搞了个投降接收仪式。

这个投降仪式举办的地点相当特别,它就在东京湾里停着的那艘美国军舰“密苏里号”大战舰上。

参加仪式的包括中国、美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盟国的代表们。咱们中国的代表呢,是中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里管军令部的徐永昌上将。

美国的大将军麦克阿瑟,他是管日本那边盟军的头儿,他搞了个投降仪式,还替盟军签了接受投降的文件。

日本新上任的外交大臣重光葵,替天皇裕仁和日本政府出面,而陆军的头儿梅津美治郎则代表日本军方,两人在9点04分,在那份投降文件上签了字,这就算是正式认输了,投降的事儿立马就算数了。

这次是日本第四次正式认输,这次认输可是有国际法律撑腰的,没法抵赖!

第五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屈服:1945年9月3日那天

9月2号那天,签字仪式上,盟军摆出一副赢家的样子,把日本狠狠地奚落了一番。就连投降书,两边的待遇都不同,盟国那边用的是高档牛皮,烫着金字,而日本那边呢,用的却是粗糙的布面。

关于日本投降时签字受辱的具体情况,好多讲中日战争和二战的书里都写了,各位网友要是好奇,可以去瞅瞅。

日本投降那天,就是说1945年7月26号宣布的那个《波茨坦公告》,最后用外交文件的形式给确定了。按国际法来说,日本这回是真真正正无条件投降了。

那为啥抗战胜利日选在9月3号,而不是9月2号呢?

有人说是因为时差闹的,也有人说是因为要等到第二天才生效,但这些说法都不准确,其实都是误解。

日本投降书的签署是立马就生效的,里面写的都是像“马上”、“立即”、“立刻”这样的词。

日本《投降书》(盟军版)里头的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咱们现在要求,日本全国的军队还有老百姓,马上停手不打仗了,得把所有船和军用家当都留好,别给弄坏了。都得听联合国最高头头的,他让干啥就干啥。日本政府各部门提的要求,也都得答应下来。”

这一段咱们换个说法:“咱们现在正式通知日本帝国的最高指挥部,不管是哪儿的日本军队,还是归日本管的那些军队的头头儿,都得赶紧下命令,让他们自己和手下所有的军队,无条件地投降。”

比如说说日本那个《降书》(中国这边的版本)里头第四条写的是:“我呢,得赶紧下令,让那些在第二款说的地方的所有日本海陆空军的头头儿,还有他们管的部队,包括他们控制的部队,都得向蒋委员长特别派的接收投降的代表,就是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的总司令何应钦上将,还有何应钦上将定的各个地方的接收投降的头头儿投降。”

日本投降书里压根没提“第二天才生效”这种话。你想啊,都已经签字投降了,难道还能说“我先把字签了,明天再正式投降”?这可不是两个平等国家签合同,还得商量个生效日期呢!

说到9月2号,那可是法律上认定的日本投降的大日子。可为啥偏偏要把9月3号叫做胜利日呢?这事儿得咋理解?

这得聊聊国民政府的事儿了。

日本投降书一签,盟国那边可乐坏了,各国都搞起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

国民政府也一样,在日本投降的第二天,就是1945年9月3号,就宣布全国一起庆祝打了胜仗。到了第二年,1946年的时候,国民政府又通过了个决定,说以后每年的9月3号都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这个日子,9月3日,是最早被定为胜利纪念的日子,而大家耳熟能详的知识分子团体“九三学社”,它的名字正是源自这个纪念日。

国家成立以后,原本打算把8月15日定为庆祝胜利的日子。但好多人,特别是民主人士,都给出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所以,在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了个通知,说抗战胜利纪念日要改到9月3日,这样一来,两岸也就有了统一的纪念日。

相应地,8月15号这天,就变成了日本正式宣告投降的日子。

2014年2月27号那天,国家通过立法,正式把每年的9月3号定为中国人民打赢抗日战争的纪念日。

很多日本人并不接受“9·03”作为投降日,但说实话,中国的胜利日不就是意味着日本投降的那天嘛。这样一来,日本也算是经历了第五次投降,只不过这次是象征性的纪念一下。

第六回正式对中国认输:1945年9月9日那天

尽管已经五次认输,但日本那边还没真正“收手”呢。

1945年9月2号那天,日本在“密苏里号”美国大战舰上正式认了输,签了字。他们是向盟军投降的,可不是专门向咱们中国低头。要知道,咱们中国在这场战争里受的伤最重,老百姓的命和财产都没少损失。

打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咱们中国军人牺牲了至少三百多万,老百姓更是无辜死了三千万。要是日本人没特意向中国低头认输,这心里得多不是滋味啊?咱们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也没法接受这样的事儿!

国民政府明确说了,得向中国低头认输,这事儿咱中国人最在意。

在1945年9月2日那一天到来前,打了败仗的日本鬼子早就偷偷跟中国军队商量上了,想着咋样投降能省事儿点,还有到底该去哪儿投降才好。

1945年8月21号,日本那边派了投降的代表,像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啊,还有参谋桥岛方雄他们一些人,坐着专门的飞机到了湖南芷江机场,来商量投降的具体事情。

中方这边,负责的是中国陆军总参谋长肖毅肃同志,还有他的副手冷欣同志。

还有美国军队那边的代表,叫伯德诺。

那时候,日本在中国战场上还留着一百万大军,对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威胁。中国方面直接给日本发了份《中字第1号备忘录》的通知,让他们在中国的日军必须马上、全部把枪放下,还得做到人和枪分开。

中国有个特别的规定,就是在受降仪式上,日本代表得把头剃得光溜溜的,意思是日本在战争中彻底输了。这对日本人来说,简直是莫大的侮辱。可那个之前嚣张得很的日本代表冈村宁次,也只能老老实实照做。所以,你现在要是看到中国战区受降仪式的老照片,上面的日本人都是光着头,就是这么个情况。

今井武夫在投降文件上画了押,说好9月9号那天,要在国民政府的都城南京,举办中国战区的受降大仪式。

1945年9月9日早上9点,日本那边的头头,也就是侵华日军的总司令冈村宁次,他没戴帽子,把手里的无条件投降书交给了代表中华民国政府的陆军老大何应钦。

到现在为止,日本已经投降了6回,这么说来,日本就有了6个“认输的日子”。

要是算上1945年10月25日在台湾那次单独的投降签字,日本向中国跟盟军投降的次数,加起来至少有7回。

不过,现在很多日本人还是不愿意承认“投降”和“投降的日子”,也不说战败,他们只说“战争完结了”、“战斗停止了”。

尽管嘴上强硬,但8月15日这一天给日本人带来的伤痛,是他们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1948年,日本国会经过一番商量,决定把8月15日叫做“回忆日”,也就是“战争结束纪念日”,还有人叫它“纪念阵亡将士、祈求和平的日子”。在老百姓中间,大家更习惯把这天叫做“战争结束周年纪念日”,或者直接叫“战争结束日”。

每年8月15日,日本全国都会举办纪念战争逝者的活动,这天他们会缅怀死去的战士,同时也祈求和平降临。不光是政府,很多政治团体和公益组织也会举办和平相关的集会。

总之,日本人就是不愿意提那个“认输的日子”,这事儿真的挺让人注意的!

附图:日本投降文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