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现场,曾志伟的长女曾宝仪手捧佛经念诵祈福,长子曾国祥则展示了为寺庙捐赠的书法作品。这种 “不送礼金送善款” 的模式,始于 2016 年曾志伟首次以亡妻朱锡珍名义举办的生日宴。据港媒报道,前妻 2020 年因癌症去世后,他将每年的生日宴彻底变为 “慈善募款会”,今年筹得的 600 万善款将用于杭州地藏禅寺的修缮,而 2024 年这个数字还是 360 万,善款翻倍的背后,是娱乐圈对曾志伟 “赎罪式行善” 的集体认同。
宴会现场的捐款名单耐人寻味:淡出娱乐圈的连炎辉单桌捐出 42 万,古天乐妈妈低调捐赠 10 万,TVB 更是以公司名义送上 50 万支票。这种 “大佬级” 捐款与日前艺人鲁振顺 “收入不如洗碗工” 的爆料形成刺眼对比 —— 当曾志伟在台上笑称 “TVB 现在要靠带货赚钱” 时,台下吃素食的高海宁、叶子楣等艺人,或许正经历着行业两极分化的阵痛。
回顾曾志伟的职业生涯,从早期的 “新艺城七怪” 到 TVB 高层,他的公众形象始终伴随着 “玩世不恭” 的标签。但近五年,他刻意淡化综艺感,频繁出现在寺庙开光、灾区探访等场合,此次生日宴上更是罕见谈起家庭:“四个子女各住不同国家,现在最期待的就是生日这天全家吃素。” 这种从 “浪子” 到 “慈父” 的转变,暗合了港圈老一代艺人的集体焦虑 —— 当年轻一代靠流量上位,他们选择用慈善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书写 “温情结语”。
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曾志伟用十年时间证明:娱乐圈的 “人设” 可以超越商业包装。当其他明星忙着打造 “宠粉”“学霸” 人设时,他选择了最难却最扎实的 “慈善人设”—— 没有红毯作秀,只有年复一年的素食宴,这种细水长流的坚持,反而让公众看到了娱乐圈少有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