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大谱!美国批准韩国申请饺子外观专利。

无決一 2025-04-16 22:51:50

近期,韩国CJ第一制糖公司成功在美国申请饺子外观设计专利这一消息,宛如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2023年2月24日,韩国CJ第一制糖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递交了饺子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过漫长的审核流程,终于在2025年4月8日获批,该专利的有效期长达15年,直至2040年。专利内容对饺子外观的描述极为细致入微:拥有底部平坦、顶部隆起的半圆形面皮,褶皱数量精确控制在14至16道之间,并且是以顺时针螺旋状进行收口 ,还随附了毫米级精度的3D建模图,将这一传统食物的外观以现代专利技术的方式精确“定义”。

从美国专利法律体系角度而言,外观专利旨在保护产品的“装饰性设计”,其核心要素包括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并且不能涉及功能性结构。韩国CJ第一制糖公司正是钻了这些法律条文,成功拿下了这一极具争议性的专利。一旦该专利生效,在美国市场上,但凡销售的饺子在外观特征上与这份专利描述高度契合,包括褶皱数量、形状等细节,都极有可能面临侵权索赔。如此一来,中国在美经营的中餐馆以及速冻饺子生产企业,便陷入两难境地,要么投入成本调整产品设计,要么无奈支付高额专利费,才能继续在美国市场立足。

其实饺子作为中国传统食物,其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明确证据地表明,饺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山东滕州墓葬出土的实物便是有力佐证;到了东汉时期,重庆忠县庖厨俑的出土,更是进一步丰富了饺子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脉络。韩国将中国如此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申请专利的行为,被广泛视为“系统性文化挪用”行径。事实上,类似的争议并非首次发生,此前在泡菜、端午节等文化元素上,韩国与中国之间就曾产生过诸多摩擦,这一系列事件不仅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文化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公然不尊重,对中华历史文化传承的漠视与亵渎。

虽然从法律程序上看,韩国企业的行为或许无懈可击,但从道德层面出发,将传统文化符号商业化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文化专利霸权”行径。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文化道德准则,还可能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严重压制,阻碍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专利获批的时间点正值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敏感时期。部分观点认为,美国批准这一专利或许并非单纯基于法律和商业考量,背后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国际政治意图。美国此举有可能是为了配合韩国企业争夺市场份额,通过打压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进而削弱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中谋取自身利益。

对于在美销售饺子产品的中国企业而言,短期内无疑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企业要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外观重新设计,承担研发成本和市场风险;要么选择支付高额的专利授权费,压缩利润空间。对于那些原本利润微薄的小商家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事件也为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充分暴露了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布局,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而面对这一情况中国企业可通过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专利无效请求”,积极收集并提供该设计在申请前已在中国公开使用的相关证据,如中餐馆的历史菜单、过往参加展会的资料等,从法律层面挑战该专利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应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鼓励企业对传统食品的现代设计积极申请国际专利,不仅仅局限于饺子,像月饼、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食,都应纳入国际专利保护范畴,提前布局,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通过借助非遗认证、国际展会等多种渠道,加大对饺子文化的推广力度,积极建立“中华饺子”品牌标准,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饺子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从文化层面反击文化挪用行为。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如何保护传统文化不被商业利益肆意“私有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日本清酒、法国香槟等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它们通过地理标志保护等现代知识产权手段,实现了传统文化资产的有效转化与保护,既传承了文化,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也应借鉴这些经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产权体系紧密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

美国专利体系虽然具有开放性,但在此次事件中却被用于文化争夺,成为韩国企业“合法化掠夺”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这充分表明,国际规则在文化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发声,共同推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防止类似的“合法化掠夺”事件再次发生,维护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公平性。

韩国饺子专利事件,绝非一起简单的专利纠纷,它背后是文化主权与产业利益的激烈冲突。其核心矛盾聚焦于如何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大前提下,切实保护传统文化不被肆意侵占。对于中国而言,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防御,而应积极主动布局,从法律、文化、产业等多个维度制定策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长远来看,只有不断加强国际话语权,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才能在全球竞争的浪潮中牢牢守住文化根脉,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