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来了,不妨点个关注再走!
文章观点立足于《雍正王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我的理想是当皇帝,皇帝被雍正抢走了,我还有什么理想的?
这是老十四被幽禁期间,对老十三说的一句话。
当时,老十三想让老十四出山担任西北大将军王,以平定罗布藏丹增叛乱。
手里有兵权就有话语权,说不定还能逆风翻盘,老十四也一直想报复老四。

既然如此,他为何不接受大将军王呢?
想要了解事情的原委,还要从年羹尧的死说起。
01
话说,年羹尧犯下大罪92款,可谓是罪无可恕,断无生还的可能。
李卫带着圣旨,和小翠做的饭菜,去见了年羹尧最后一面。
年羹尧死了,雍正、文武百官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下了,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
本来有着年羹尧的威慑,罗布藏丹增根本不敢露头,老虎一死,猴子就出来当大王了。
不久,紫禁城收到一封西北的“捷报”,说是将军阿尔泰打了打胜仗,杀了敌军200人。
可这真的是大胜仗吗?并非如此。
罗布藏丹增劫了清军一座粮库,顺带还杀了70多人,清军完全是亏钱的买卖。
雍正当即大怒,要严惩欺军的阿尔泰,最后却被张廷玉、老八等人劝阻。

原因很简单,处置了他,让谁来顶替。
临阵换将是大忌,换得好还行,换不好不仅军心不稳,西北局势可能更糟。
这个时候雍正又想到了年羹尧,斯人已死,想也没用。
思来想去,雍正心中还是有点窝火,于是便去找老十三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啥好办法。
多年来,老十三为了雍正呕心沥血,身体早已油尽灯枯。
见到兄弟这般模样,雍正也是很伤心,奈何朝廷大事耽误不得。

“老十三......你知道现在这个局面,朕不能没有你啊。”
这个时候老十三向雍正推荐一个让你,如果他能出面,西北的问题必然水到渠成。
这个人就是被幽禁的老十四。
老十四这个人,心眼是窄了点,可毕竟咱们是同胞兄弟呀。再说,他在军事上确实是一把好手啊......
雍正很犹豫,打心眼里不想用老十三,但最后还是答应了。
原因很简单,瞅了一圈,身边根本无人可用,唯一可用的人(年羹尧)还被自己杀了。

带着雍正的期待,带着家国大事的急迫,老十三来到皇陵见到了老十四。
02
此前老十三与老十四一直不对付,还曾在康熙面前打过一架,但过去的事情终究过去了。
老十三劝老十四放下恩怨,与雍正和解,再不济也要考虑家国天下。
然而,老十四始终放不下内心的死结,向老十三大吐苦水。
我们都是兄弟,哪来的那么大的深仇大恨,而且我今日是奉皇上的上谕来看你的。
你可拉倒吧,不就是雍正让你老十三来忽悠我,为他雍正效力的。
总的来说,老十四至死都不愿为雍正效力,也不远接手西北军事。
此事发生之前,老八曾给老十四写过一封信。

大致意思就是,雍正遇到麻烦了,可能会让你给他效力,你别答应啊!
老十四回答的也很干脆,我就是死,也不会给老四出半点力。
基于此,有人认为,老十四不出山,是被老八忽悠了。
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只看了《雍正王朝》些许皮毛。
从始至终,老十四都没有与老八统一过战线,所谓的兄友弟恭不过是逢场作戏。
比如,老十四在西北打仗期间,老八就让人从中作梗;
老十四不远千里给康熙送的礼物,半路被老八等人破坏了。
老八对老十四的支持,不过是不想让老四好过而已。
老十四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处处提防着。
在膈应雍正一事上,老十四之所以答应的那么干脆,是因为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目标。
03
既然如此,为何老十四要拒绝去西北带兵呢?

老十四与老十三的对话中,有这样一句意味深长:
处死年羹尧派的小跟班李卫,承蒙雍正看得起我,还给我派个亲王......
把西北大军交给老十四,让他成为西北的大将军王,哪里有那好事,不过是一个阴谋罢了。
年羹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雍正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权力掌控欲极强,这样的人会把军权交给老十四吗?
绝对不可能。
这不过是一种试探、一个陷阱而已,一旦老十四表现出对政治、对权力的野心,那么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为了给弘历蹚平道路,雍正可是一手设计八王逼宫,把老八、老九和老十的野心“钓了出来”,然后直接除掉。
甚至连弘时被雍正杀了,一个连儿子都下得去手的人,对兄弟讲情义,这可能吗?
老十四的城府丝毫不比老八、老四浅,甚至更阴险,这样的小伎俩哪里不明白。
如何来应对雍正的猜忌呢?老十四曾愤怒地对老十三这样说:
雍正暗里操作,这样的输法,我至死不服。要命随时来拿,成者王败者寇,要认命我只认这个命。
关于这句话有人是这样解读的,老十四拒绝这个位置,不是怕死,而是怕死的不明不白,死的憋屈、死的窝囊。
怕被雍正坑了,最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其实并非如此,他是想把事情闹大,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样雍正就会投鼠忌器,不敢对自己使阴招。
关于这件事情,有网友提出一个观点,若老十四借此掌握西北大军,就有了与雍正一较高下的资本。
事实上,这个想法根本不可能,以前不可能,现在更不可能。
雍正刚继位时,老十四就是西北大将军王,老四稍微让年羹尧断了他的粮草,解了他的兵权。
更何况是现在的雍正,他早已登基多年,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老十四更斗不过。
以前他与雍正作对,还有康熙遗命、母亲庇护,现在这两样东西都没了。
只要再敢做对权力表现出一点野心,结局只有死路一条,就如老八和老九一样。
老十四的能力不输老四,眼光也不输老八,不可能看不清局势、看不清危机。

正因为他太懂老四的为人了,所以一直在皇陵生活,安心当一个平淡王爷,这才活到乾隆时期。
乾隆即位不久,便下令释放十四叔允禵,后来封为奉恩辅国公、多罗贝勒、多罗恂郡王。
相比于老大、废太子、老八和老九,算是善终了。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