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中难免遇到需要拔牙的情况,比如智齿发炎、牙齿严重损坏等情况都可能需要我们“忍痛割爱”。拔牙后医生通常会介绍拔牙后注意事项,如果医生很细心,介绍详细的话你也许会听到这样一句——拔牙后不要用喜欢喝东西。
其实我在工作中并没有觉得这句话会引起人们注意,也许是因为我并不习惯用吸管喝水。直到今天,我看到几个小时前刚刚发圈说拔牙的朋友正在用吸管喝芝麻糊。在我震惊劝阻时,另一个朋友插话说,“没事,我们的医生也没说过这个事啊,我家闺女拔完牙也都是用吸管喝的,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到很多人对此不太理解,甚至医生都没有介绍到这一条,我才猛然意识到从小孩子、到现在的年轻人、奶茶店、咖啡店、卧床病人……都是可能要用到吸管的。原来让大家了解这背后的隐患如此必需。

拔牙后,因为我们人体的凝血机制,在创口处会形成血凝块,这可是创口愈合的关键。血凝块就像创口的“保护罩”,它能防止细菌入侵,避免感染,还能为组织再生提供基础。血凝块对于伤口非常重要。
当我们用吸管时口腔会形成负压,这时口腔里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会对创口处的血凝块产生吸力,好不容易形成的血凝块就有很大概率被吸出来。一旦血凝块脱落,创口就直接暴露在口腔环境中,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而且没有了血凝块的保护,创口愈合的过程也会变得缓慢。

上边我们已经提到了,使用吸管时口腔内的负压很容易把血凝块吸出来,这必然就会引起再次出血,需要重新凝血。这就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凝血和愈合。反复出血不仅会引起疼痛,看到出血还会让患者感到恐慌,这本身也不利于创口的恢复。有些患者甚至可能因为反复出血,导致局部血肿,加重疼痛和肿胀的症状。

干槽症是拔牙后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拔牙后不推荐用吸管的主要原因。
干槽症的显著症状是疼痛——拔牙部位剧烈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会向耳颞部、下颌区放射,这时再用一般的止痛药物还很难缓解。干槽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延长恢复时间,增加治疗成本。而使用吸管造成血凝块脱落伤口感染就是引发干槽症的一个重要诱因。
所以在拔牙后的几天内,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吸管。可以直接用杯子喝水,进食一些温凉、柔软的食物,减少对创口的刺激。还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但在刷牙时要避开拔牙创口,避免损伤血凝块。虽然不用吸管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为了创口能顺利愈合,这点忍耐是值得的。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拔牙后的护理,让自己少受一些不必要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