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爆火:马伯庸笔下,谁在为职场甩锅买单?

诗雅书韵 2025-04-11 22:03:55

"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背后,既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职场生存战?

当我在书店随手翻开《长安的荔枝》,读到"这个差遣不是人干的,是神仙干的"时,立马就被击中了——这不就是上周领导拍着我肩膀说"这个项目非你莫属"时的翻版吗?

职场第一定律:最难的任务,永远落在最不会拒绝的人头上

李善德这个老实人,被同僚用一顿酒就套路成了"荔枝使"。这让我想起刚工作时,前辈"好心"让我帮忙整理资料,结果最后变成了我一个人的项目

书中那句"上头动动嘴,下头跑断腿",简直是千古不变的职场真相。

最讽刺的是,当李善德终于找到运送荔枝的方法时,各部门突然都变得"积极配合"起来——功劳,永远属于会抢功的人。

潜规则才是真规则:老实人按流程走,聪明人走流程

为了保鲜荔枝,李善德不得不贿赂驿站、伪造文书。这像极了朋友公司的"弹性工作制"——明面上不鼓励加班,但领导的朋友圈总在深夜晒加班照。

书中那个细节特别扎心:李善德算到关键驿站,马匹"正好"全没了——这不就是职场常态吗?

报销时系统崩溃,调休时流程卡壳,要资源时永远"正在审批"。这些"意外",怎么都跟商量好了似的专挑节骨眼上掉链子?

当李善德终于把荔枝送到长安,却发现这不过是权贵们的一场赌约。这让我想起前同事熬了三个月做的方案,最后只是领导酒桌上的一个谈资。

书中杨国忠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今天不过是换成了"老板不仁,以员工为KPI"。

读完这本书后,我拒绝了同事推过来的"临时任务"。不是变懒了,而是突然明白:职场就像运送荔枝,重要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要想清楚为谁而跑。

李善德最后拍拍屁股去了岭南种荔枝——这老哥算是活明白了:给皇帝老儿跑断腿,不如给自己种片果园来得实在。

咱们打工不也这样?在别人的规则里卷生卷死,不如找个自己能当家作主的地界。

所以,当下次领导说"能者多劳"时,要不要学学李善德,问一句:"那多劳能多得吗?"

毕竟,一千年前的荔枝会腐烂,但打工人的困境,怎么还是这么新鲜?

书,是时光长河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感悟,是心灵在书页间的漫步,留下我们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欢迎走进[诗雅书韵],让我们一起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品味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感受文字的魅力,收获成长的力量。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