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还呈阶梯递进的模式

丛竹寺-共寻禅悟 2021-11-15 09:00:50

人的心理并不是一出生就开始独立地自我形成与发展,而是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有很多种,其中,人人都要经历的称为“基本社会化”。这是人从出生时的“自然人”通过抚养、教养和培养,逐渐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对人进行社会化的主体,首先是家庭和抚养人,紧随其后的是学校和老师,最后才是复杂的社会和各种人。

这四项心理发展内容正好与人社会化过程中的抚养、教养、培养和修养一一对应(见下图)。

人的心理发展四个重要台阶

情感,需要抚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来完成。情感抚养是在孩子还不能自主行动的情况下,发出每一次呼喊时,抚养人能及时回应并照顾到位。当情感抚养到位时,孩子就会记住抚养人的气味、声音和相貌,因为这个人是他快乐的来源。这样持续四个月到半年,孩子就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份情感——依恋。这是初来人世间的人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情感。孩子依恋的对象就是自己稳定的抚养人,只眷恋并信任这个人。

性格,需要教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主要由孩子所依恋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0~3岁主要是情感抚养,抚养人要用全部的爱去耐心呵护和帮助孩子。爱是一种心理营养,但它不是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给到一定时候就要有所收敛。所以,从三岁左右开始,就要对孩子进行性格教养。

能力,需要培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三个台阶,主要由不同层级学校的老师通过教育活动来完成。能力包括智能、技能、特殊能力等。其中,智能是基础性能力,具有遗传的背景;特殊能力是具有个人天赋色彩的能力;技能则需要后天通过努力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也就是说,能力与个人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其中,个人的刻苦努力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有良好的性格教养作为基础会顺利得多,否则容易半途而废。

自我,需要修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四个台阶,由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个体自己来完成。在前三个台阶的基础上,一个人自我的修为会决定人生的高度。

在人生四个重要的台阶中,前两个台阶均取决于家庭和父母所为。若家庭残缺不全,父母存在个性缺陷,抚养过程“偷工减料”,则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就容易出现问题。当人的情感和性格同时存在问题,能力的培养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小不受约束的人往往不刻苦努力,会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生活前景难料;还有一种人尽管前两个台阶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但因为自身拥有良好的先天禀赋,学习不费劲,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教育赋能反而会造成麻烦。这种既缺乏情感又有严重性格缺陷的人,会用学到的本领不择手段地达到目的,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更大。生活中发生过很多这类事例,比如大学生投毒杀人等,让人触目惊心。

若前三个台阶存在缺陷,则第四个台阶自然就会受阻,因为一个无情的人、不能自律的人很难修养好自己。前面的基础性台阶若存在缺陷,后面是难以弥补的。许多人结婚后总想改变对方,但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成年人的人格基本定型了。

在心理发展四个重要的台阶中,18岁之前就占了三个,这18年可谓奠定了人生的根基。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台阶。这让我们知道,父母早年认认真真地养育孩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不赞同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完全放手。在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未来的年纪时,父母应以智慧的方式对孩子有所约束和要求,而不是任其无知无畏地错过人生某些关键的环节。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