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人的“心理名片”

丛竹寺-共寻禅悟 2021-11-11 08:24:26

人可以装一时,不可装一世。时间是检验人格的试金石。

为什么时间能检验一个人呢?这是因为个性有一个独特之处,即属于个性的心理现象往往具有持久性。个性属于一旦出现就终身伴随的心理现象,与遗传和早年养成的习性有关。换句话说,属于个性的东西可隐藏一时,但不能隐藏一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个性呢?心理学给“个性”下的定义是:一个人独特、稳定、整体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一个人的个性一旦稳定下来,就会在行为中处处体现他的风格,所以个性又称人格。个性是一个人的“心理名片”,他就是他,你就是你。当我们强调一个人与众不同即独特时,常用“个性”来表述。当我们强调一个人方方面面都带有某种整体风格或惯性时,常用“人格”来表述。

个性包含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两部分。其中,心理倾向包括人的需要、兴趣、三观、信仰等,这些会影响人在生活中的关注点、追求、取向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两大类,不同的人需要的东西不同。比如,有的人讲究吃喝,有的人则觉得吃喝只是为了活着。有的人想要合群,有的人则喜欢独处。有的人只求平安,有的人则喜欢冒险。有的人只在乎功利,有的人则更在乎尊严。有的人甘愿平凡,有的人则想名扬天下。

兴趣是指人为了体验快乐的感受而引发的活动倾向。人与人的兴趣也不同。比如,有的人可以数小时坐在河边钓鱼,有的人则喜欢到篮球场或足球场奔跑。听音乐时,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有人则喜欢现代歌曲;有人喜欢平缓的风格,有人则喜欢刺激的风格。

信仰是个性中最稳定的内容,指人对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坚信不疑。一个人一旦有了信仰,就会拥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始终如一地坚持某些信念和做某些事情。

在心理倾向的上述内容中,前两项即需要和兴趣可以成为人的心理动力,后两项即三观和信仰则可以决定人生的方向。

人的需要和兴趣有一部分来自遗传,还有一部分则与后天有关。​三观和信仰则完全是在后天养成或形成的,受到人出生后经历的心理抚养、心理教养、学校教育以及个人修养的影响。人的心理倾向有大约四分之三的内容取决于后天影响。

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内容,在不同的人身上交叉组合,就形成不同的人格。比如,“聪明+急脾气”的人往往精明利索,而“聪明+慢脾气”的人则显得大智若愚。“聪明+三观正确”的人可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而“聪明+三观扭曲”的人则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