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很久没参加过同学聚会了。
不是没时间,也不是忘了那群人,而是……真没那个心情。

最早一次醒悟,是在一个饭局上。大家端着酒,假笑配合寒暄,有人一来就说自己刚换了车,七座的,空间大,方便接孩子去国际学校。有人递烟时候顺带露出手表,说是限量版,还特意提了一嘴“你懂的”。我夹着一口凉菜,坐在角落,忽然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不对啊——明明我们当初一起吃泡面、在教室熬夜复习、毕业时抱头痛哭,说好不散的。可现在,这顿饭像是一场“成绩展示会”,你过得好,你说;你混得差,你笑。没人真想知道你日子咋样,大多数人只是想确认,自己有没有比你混得更差。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清醒:是不是上了年纪,就不该再去这样的局?
谁混得好,谁有话语权这不是抱怨,是现实。
以前同学聚会大家都差不多,刚出来工作,工资都低,房子也没买,彼此都能聊得上天。
现在不一样了,命运早已拐了好几个弯。有的同学已经是老板,开公司请得起几十号人;有的做公务员,稳定得像块老砖;有的还在送外卖,骑车的时间比睡觉都多。
你说这仨人坐一块能聊啥?聊回忆?几杯下肚还是会聊到钱、房、娃。
有时候你会感觉,那些看似“随口一提”的话,其实句句都带着锋利的边。比如有人会“无意间”问一句:“你现在还租房住啊?”然后沉默几秒,仿佛是在等你羞愧地解释个什么。你越认真,他越满意,因为他已经从你的表情里找到了优越感的土壤。
这不是朋友,是比较。这不是聚会,是内卷。
人情,不是永动机小时候听过一句话:“人走茶凉。”
当时不信,觉得太冷血了。可后来发现,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你小时候和谁好,跟你长大之后跟谁来往,真的是两回事。情分这东西,不是永动机,它得靠现实喂养。
你现在每天面对的是职场、孩子、房贷、父母身体,没几个能静下心来,纯粹地维系一段“过往的友情”。
你主动联系一个老同学,刚开始他还挺客气的,但如果你不是他“当下需要”的人,比如没资源、没人脉、不能帮忙、不能投资……几次之后,对方回复就慢了,语气也淡了。你会清楚地感觉到,他其实在想:“咱俩还有什么可聊的?”
人到中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功利不假,但也没必要一味责怪谁。大家都不容易,谁也没义务一直扮演你青春记忆里的角色。

感情这玩意儿,就算起点一样,也经不起时间和落差的双重打磨。
你高考前和同桌一起熬夜刷题,考上了不同大学。你毕业后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有人留在体制内,有人奔向北上广,有人回县城安稳结婚。十年之后再见,你会发现连笑点都不一样了。
更别说,有的人在努力生活,有的人却在拼命维持体面。这之间的差距不是“努力”和“懒惰”能解释的,而是各自人生轨道的天然分流。
我有个初中同学,小时候家里穷到吃不上饭,高中没上完就去打工了。后来他靠开货车攒了点钱,买了房,结婚,养娃,一步步活得很扎实。
前几年他来市里参加聚会,穿着很普通,提了一袋自己媳妇炸的麻花。一进门,就被一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客气又冷漠地带过,没人搭腔。
那天饭局快结束,他默默走了。我听说后来他再也没参加过同学会。
你说怪他自卑吗?不。他只是明白了:当年的兄弟情,只在同一个起跑线的时候最热烈。
那些所谓的“情谊”,其实是人生阶段的产物有时候想想,我们记住的“友情”,很多都只是当时那种“身边只有彼此”的状态。
那种每天见面、一起吃饭、互相帮忙的情感,其实是“生活捆绑”出来的温度。一旦解开捆绑,情感也会慢慢消散。不是谁变了,是状态没了。
说到底,人和人之间的情谊,很多是阶段性的。一起并肩过的路很真诚,但不代表你可以一直搭着对方的肩膀走下去。走着走着你会发现,有的人拐弯了,有的人加速了,有的人停下了,甚至有人掉头了。
而你,还在回头望着那个一起走过操场的人,试图叫他回来。
可你不明白,他可能已经走得太远了,甚至忘了你们曾经在哪条路上同行。
与其一桌假笑,不如各自安好我并不否认聚会有它的意义——比如有些人就是从老同学那得到机会、资源,或者至少得到一些久违的情绪连接。
但更多时候,它是一个不必要的社交负担。
人到中年,能让你放松的关系越来越少。每天不是琢磨客户,就是对付领导,回家还得照顾孩子、应付丈母娘。你哪还有多余的情绪,去维护一段已经变得陌生的关系?
有的人说,“老同学之间要多联系,不然就散了。”
可我想问:真的散了吗?如果一段关系只能靠不断“聚会”来维持,那它还有多少真实成分?
真正值得留在你生命里的人,是那种哪怕十年不见,见面还是能掏心窝子的人。不是需要靠饭局和酒桌来提醒彼此“咱还算熟”的人。

同学聚会不是原罪,它只是一个照妖镜。
你过得好,你坐上主位;你混得差,你自觉靠边。没人真正在意你走了多远,只关心你现在够不够光鲜。
而你,如果每次聚会之后都觉得空虚、疲惫,甚至要安慰自己“别想太多”,那就别去了。人生已经够复杂了,别再往心里添堵。
别再为了面子、为了“情怀”、为了那段青春记忆,强迫自己去坐一桌尴尬的饭局。
人到中年,最难得的是自洽。你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坦然面对起起落落,也能大方地说一句:“这场局,我就不去了。”
放过自己,也放过那段回忆吧。
它曾经很美,但不代表你要用余生去证明它没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