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登县以立足实际、深挖特色、创新理念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人文底蕴深度融合,探索节会经济模式,以提升节会质量发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为指导,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不断焕发节会新活力。
永登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传统节会多,内容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影响力大。主要有春节文化系列活动、苦水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活动、树屏杏花村民俗文化活动、红城清明山文化旅游节、连城牛站传统文化节、连城四月八传统文化民俗节、苦水四月八传统文化庙会、苦水玫瑰节、大同郭家墩文化庙会等节会活动,这些节会的特点是群众自发、群众主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基本上每年从农历一月至十二月每月均有,从南到北依次顺月举办。平均每个节会游客在15万人次,最多可达30万人次。2024年仅节会人次达到150万人次,节会旅游收入达到9000万元。

今年春节,永登县不断丰富文体旅供给,推出文艺展演、非遗体验、冰雪嘉年华等多场主题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呈现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浓浓年味中,市民游客消费热情高涨,文旅消费活力足。春节期间永登人民公园开展“百姓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一场场新场景、新演艺,让市民和游客在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滨河大道、人民公园、体育中心花灯造型各异,宛若星河,斑斓璀璨的花灯将年味“拉满”。
春节期间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仍是多数就地过年消费者的选择,县域景区景点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兰州水墨丹霞AAAA旅游景区、永登幸福农场AAA景区推出一系列文化民俗表演和文化娱乐活动使游客在景区中感受到别样的“年味”。同时,春节假期,围绕年俗、亲子、冰雪等主题,永登县推出冰雪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游购结合的节日体验提供文旅新产品和新服务,提升文旅市场活力。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传统农耕节,永登县苦水镇都要举办“二月二龙抬头”社火表演活动,活动以太平鼓、高高跷、舞龙、划旱船、腰鼓、秧歌、铁芯子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节目来迎接春耕农事。尤其是苦水社火表演中的国家级非遗“苦水高高跷”融入表演之中,令观赏者叹为观止。
近年来,苦水镇“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苦水高高跷、太平鼓,更是在表演中得以传承、传播。苦水社火民俗表演艺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兰州市民和省内外游客前来观赏,使苦水的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永登苦水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玫瑰之乡。自2008年起,永登县倾力打造“玫瑰之约,浪漫之旅;激情玫瑰,五月燃放”的中国玫瑰之乡。永登苦水旅游节,旨在推介永登旅游资源、玫瑰产品,宣传“苦水玫瑰”品牌形象,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旅游资源和玫瑰特色产业的综合开发,助推苦水特色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苦水玫瑰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提升苦水玫瑰品牌形象,扩大苦水知名度”为节会主旨,可赏玫海风情、观丹霞地貌、游猪驮胜景、看产品展销、赏非遗展演、品农家饭菜,谋发展商机。
杏花村位于永登县树屏镇,因盛产杏子而得名。杏花村的庙会由来已久,这不仅与之相伴的凤凰山是分不开的。杏花村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群众的自发组织下精心打造民俗文化,并举办了首届杏花村民俗文化庙会。20多年来,杏花村文化庙会使杏花村和海通山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丰富了当地群众农闲时节的文化生活。同时,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当地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杏花村民俗活动是以节会为载体,繁荣乡村文化,打造锦绣度假村;旨在以节会为载体,以致富为目的,推进杏花旅游业发展,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连城镇处在永登县城西南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民族众多,藏传佛教文化气息浓厚。特有的原生态文化空间使每年的连城民俗文化节盛况空前,四月八这天,来自甘肃红古、兰州、永登、永靖、天祝、武威及青海民和、乐都、门源等地的汉、藏、土、蒙、满等多民族,涌集于此,访古寻幽踏青赏春,购物娱乐,一派多民族和谐相融的景象,是甘青边地商贸文化交流的特有节日。
近年来,永登县举办的各类乡村节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经济收益,更是激活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更好展现新时代农村崭新风貌,营造喜庆祥和、昂扬向上的节会氛围;更好激发了潜能消费,活跃城乡文化旅游市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永登县为高质量办好各类节会,积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运用市场化理念、思路、办法将节会办得有创意、有特色、有人气、有产品、有效益。同时确保节会安全,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管理、交通疏导等工作,确保节会圆满成功。
举办节会不但为乡村带来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乡村产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同时,推广特色农产品,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乡村文化旅游节会对乡村传统的习俗、技艺和文艺表演得到了展示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乡村文化,增强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来源:微游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