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16日,军统的大人物郑介民举行了大葬礼,有张照片特别难得。他突然离世,让身边的人都伤心到了极点,眼泪直往下掉。照片里,这位以前的军统“郑大爷”穿着国军的军装,走完了一辈子,此刻安静地躺在棺材里。他的亲人们一个个用手摸着棺材盖子边,眼里含着泪,跟他做最后的道别。
郑介民、戴笠和毛人凤在军统里是大名鼎鼎的三个人物。跟戴笠、毛人凤那种手段强硬、心狠手辣的风格不同,郑介民总爱把自己当成一个有学问的将领。他做事不那么狠,也不追求那股子狠劲儿,反倒特别在意自己那份“文雅”的样子。
军统局里的大人物唐纵,他是这样看待郑介民的:虽然郑介民也是军统局的局长,但办事手法跟戴笠完全是两码事。郑介民这家伙,看问题看得远,还特别爱钻研,写了一大堆书,因为这个,他还得过一枚积学奖章呢。
从这话里能感觉到,郑介民压根儿不像个军统的头儿,倒是更像那种很有学问的文化人。
郑介民是个地道的广东佬,家里条件普普通通。他爹郑复公,以前考中过清朝的秀才,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他妈呢,就是个全职妈妈,负责把家里孩子拉扯大。
小时候的郑介民,在老爸郑复公的带领下,爱上了看书和练字。郑复公作为老爸,心里头对他是满满的期待,盼着他长大后能有出息,给祖宗争光。
1915年那会儿,郑介民小学一毕业,就凭好成绩考进了广东省琼崖中学。在琼崖中学念书的日子里,郑介民被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给深深打动了,于是他就加入了琼崖民军,还成了民军里的一个重要人物。
然而,幸福时光总是短暂,当地军阀大佬开始对琼崖民军的弟兄们进行搜捕。郑介民没办法,只能跑到马来西亚,先躲一躲这阵风头。
1924年的时候,27岁的郑介民回到了广州,打算报名参加黄埔军校的第一批招生,打算开始他的军旅生活。不过,让郑介民非常意外的是,他居然没被选上,这事儿让他郁闷了好久。
多亏了身边朋友的打气,他总算是打起了精神,开始刻苦补习,随后去参加了黄埔军校第二期的招生考试。这回,郑介民可是下足了功夫,最终顺利考入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步兵专业。
在黄埔军校那会儿,郑介民是名学生,他专心致志地钻研军事理论,还实操练习了枪炮的使用。到了1925年,28岁的他顺利完成学业,接着就奔赴莫斯科,打算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自己。
1927年8月份,郑介民在莫斯科待了两年后,学业有成,回到了祖国。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碰见了蒋介石,并且深得蒋的器重和信任。就这样,郑介民当上了蒋介石的侍从副官,专门负责处理特务相关的事务。
郑介民这人挺精明,当上蒋介石的侍从副官没多长时间,蒋介石就派他去武汉那些地方。他的任务是挑拨离间,拉拢桂系的将领,结果还真让他办成了,帮蒋介石在那场跟桂系军阀的争斗里取得了胜利。
郑介民因为能力很强,办事有方法,所以在1932年蒋介石筹建复兴社时,立马就选了他加入。后来,郑介民还与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人一起,被称作“国民党十三太保”。
1931年9月18日东北被占后,华北那边的情况变得非常危急。日本人开始去巴结以前的北洋军阀那些大佬。他们首先盯上了以前的北洋皖系军阀重要人物张敬尧,想用高官和厚待来让张敬尧帮他们说话办事。张敬尧呢,为了自己那点私利,啥也不顾了,连国家的尊严都不要了,甘愿背叛民族,点头答应给日本人效力,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大叛徒。
郑介民是复兴社在华北区的头儿,他一知道张敬尧投靠了日本人,给他们当走狗,就立马跟自己的大老板戴笠说了。戴笠一听这事,二话不说,立刻就给郑介民下了命令,让他动手干掉张敬尧这个汉奸。
接到戴笠的回电,复兴社华北区的头儿郑介民,立马动手找人,准备干一票大的,目标就是除掉大坏蛋张敬尧。他开始安排人手,琢磨怎么把这个大汉奸给解决了。
1933年5月7号那天,郑介民领头,指派了王天木和白世维这两个杀手,让他们在六国饭店动手干掉张敬尧。没过多久,就听见“砰砰”两声枪响,张敬尧立马就倒地上,浑身是血。手下的人赶紧把他送到德国医院抢救,但伤得太狠了,最后还是没救回来,死了。
这次除掉奸细的行动大获成功,蒋介石对郑介民更加看重,戴笠也对郑介民赞不绝口。后来,还有一件事让郑介民名声大振。那是在1944年,郑介民做出了一个预测,他说盟军会在1944年8月18日那天,在诺曼底登陆,打开一个新的战线,改变整个二战的局面。
没过多久,郑介民说的事儿真的就应验了,这让他一下子出了名。那时候的美国军官都夸郑介民,说他是个料事如神的人。
1946年3月17号,军统的大佬戴笠坐飞机出事儿,人没了。这一来,军统里头就乱了套,没了主心骨。蒋介石琢磨了一阵子,觉得郑介民这人在军统里待得久,资历深,就把他提拔成了军统局长。可这么一来,军统里的另一个大佬毛人凤就不乐意了,他本来就是军统的三把手之一,心里头有怨气。从那以后,他和郑介民表面上客气,背地里却斗得不可开交,俩人之间的摩擦就没断过。
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后,郑介民被提拔为台湾的安全局局长,这岗位在蒋介石心里那是顶重要的。但在这期间,郑介民的亲弟弟郑挺锋和他儿子跟美国人走得很近乎,这让蒋介石对郑介民有了意见,还好好训了他一顿。没多久,郑介民的安全局局长就被拿下了,只给了个没啥实权的差事。郑介民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蒋介石已经不拿自己当回事了,两人之间也有了嫌隙。
1959年12月11号那天,郑介民在家里突然就没了,他之前一直压力很大。这事儿让亲朋好友都愣住了,感觉太不对劲儿了。蒋介石呢,为了显得自己跟这事儿没关系,郑介民的追悼会和葬礼他都去了,还下了个命令,夸郑介民干得好,直接给他升成了陆军一级上将!
#百家说史品书季#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