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有的在模拟车间里装配零件,有的在房间清理卫生、整理被单,有的在阳台浇花、采摘番茄……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石景山区首钢园的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这里部署了百余台人形机器人本体。今年,石景山区以首钢冬奥广场和特钢园为核心,创新“基金+基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公共技术平台——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落地首钢园后,将为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企业提供各类数据服务。
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训练场里集合了睿尔曼、元客视界、艾欧智能、傲意科技、知行机器人、强脑科技等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携手共拓机器人操作能力边界。
训练中心可面向家庭服务、工业制造、医疗康养、新零售等场景,提供数据服务、模型开发与授权、场景解决方案等服务,实现年数据交易超100万条,落地行业解决方案超50项,推动机器人跨场景操作效率提升40%,降低企业研发成本30%。
目前,石景山区一批人形机器人企业加速集聚,一批人形机器人优质创新技术产品加速涌现。例如,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造出了中国首款商业化量产灵巧手,其研发的仿人五指灵巧手,外表高度仿真,抓取精准无震颤,且内嵌十余个标准动作库,成为众多人形机器人厂商的理想“手替”。
近年来,石景山区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目前,石景山区已集聚人形机器人核心企业31家,覆盖从“大脑”到“小脑”、再到“肢体”和“本体”制造的全产业链条。据了解,到年底,石景山区力争机器人产业重点企业达30家,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突破10亿元,一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正在加速建设中。
来源:劳动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