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拒买波音,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发起报复:对华关税加到245%

来科点谱 2025-04-21 12:51:30

4月15日,中方宣布拒绝购买波音飞机的消息一出,特朗普那边立马“原地爆炸”,不到几分钟,直接在社交平台上连发两条长文,火力全开。

他先是痛斥中方对美国农产品加征高达125%的报复性关税,称这让本就不富裕的美国农民“雪上加霜”;接着又怒斥中方撕毁了原本准备签下的大批波音订单,认为这是“背信弃义”,对美企伤害极大。

与此同时,白宫官网悄无声息地更新了一条声明:“中国目前面临对部分美国产品高达245%的关税。”

稍后,特朗普本人也声称,“我们对中国商品加征了高达245%的关税。”

但值得玩味的是,这个“245%”的说法不仅藏得深,而且表述模棱两可,给人留下巨大的解读空间。

波音停摆,美国慌了

最近,美国制造业的心脏地带最近不太平,冲击波传到了全世界。

中国航空公司宣布暂停接收波音飞机,这一决定在美国政商界引起了极大震动。

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怒斥中国“背弃”了大单,称这一举动损害了波音公司利益,指责中国在关键时刻撕毁承诺。

波音公司,曾经是美国制造业的骄傲,长期占据中国航空市场的主导地位,几乎是中国最大的外国飞机供应商。

中国市场对于波音而言,不仅是稳定的收入来源,更是其全球战略中的关键棋子。

随着中国航空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波音在这个市场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展,成为了美国工业的一大亮点。

而随着中国的突然改变,波音公司在中国的“黄金时代”似乎戛然而止。

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意味着不仅是波音的订单受阻,更是美国制造业在中国市场的长期优势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这不仅使波音面临巨大的财务损失,还可能促使中国加大对其他竞争对手的支持,寻求更多的自主技术和替代方案。

对特朗普来说,波音事件更是雪上加霜。

上个月美国政府刚把六代机F-47的研发项目交给波音,指望它能走出困境。

更让美国不安的是,中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的同时,国产大飞机C919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跟空客的订单也签得热火朝天。

这意味着中国在航空制造领域已经有了自己的本事,不再完全依赖外国供应商。

波音失去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订单,更是未来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波音麻烦不断,从737MAX系列飞机的空难,到各种产品质量问题,波音的声誉和市场份额都受到了严重损害。

中国在737MAX事故后,是全球停飞该机型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直到2023年才逐步恢复运营。

现在中国再次表示拒绝接收波音飞机,无疑给本就风雨飘摇的波音增添了新的压力。

面对波音危机,白宫的反应显得笨拙无力。

新闻秘书的强硬表态,更像是掩饰内心的焦虑。

美国财长公开喊话,说什么“越早来找美国谈判的国家,好处越多”,这近乎“跳楼大甩卖”的言论,更像是一种无奈的乞求,而不是强国的自信。

还有那关税数字的游戏,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从145%到245%,不断飙升的关税数字,脱离了市场实际,变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就像一个漫天要价的卖家,最终只会吓跑所有买家。

特朗普一边对中国强硬,一边又悄悄地对汽车行业放松关税,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暴露了美国政府在关税战中的进退两难。

美国国内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大,从农民到车企,从科技公司到普通消费者,几乎所有群体都在为高关税买单。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口号,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格外讽刺。

关税战损害的,不仅是中国的利益,更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和民生。

美国政府错误地估计了中国市场对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真正独善其身。

中国的底气

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核心问题在于:究竟是谁更需要谁?白宫反复强调“中国需要赚美国的钱”,这更像是给自己打气,而不是基于现实的判断。

现在的中国,已经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基础的螺丝钉到尖端的航天器,从日常的口罩到高科技的芯片,中国制造业的版图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这种全产业链优势,不是美国通过关税就能轻易撼动的。

另外,中国还有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这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以春节黄金周为例,七天消费就能突破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足以让许多国家的年度消费总额相形见绌。中国经济的内循环能力,已经不再是过去过度依赖出口的模式。

美国仍然沉迷于贸易逆差的数字游戏中,却忽视了贸易逆差背后的真正原因。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形成,不是中国“占了美国的便宜”,而是美国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

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是因为物美价廉,而不是被迫为之。

关税的增加,最终损害的是美国消费者自身的利益。

近期数据显示,美对华贸易逆差在2023-2024年度有所缩小,但这不是美国贸易政策的胜利,而是全球供应链正在悄然重组的反映。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墨西哥等地。

这种转移表面上减少了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实际上却增加了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已明确表示,不会与“举着大棒的人谈生意”。

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基于实力的自信。

过去,当中国需要从美国购买波音飞机时,美国却摆出高姿态,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

现在,中国有能力说不的时候,美国反而着急了。

这种角色的转变,恰恰揭示了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

全球产业链的重组已经悄然开始,欧盟、日本、韩国等都在调整与中美的关系,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合作。

美国国内物价飞涨的压力也让特朗普政府腹背受敌,超市物价上涨,加油站排起长队,建筑工地因为钢铁关税而停工。

美国民众只关心自己的钱包,中期选举临近,每一个因为关税而失业的工人,每一个不得不支付更高价格的消费者,都可能成为反对特朗普的一张选票。

对美国而言,每拖延一天,就增加一分“输不起”的压力。

而对中国来说,时间是最有力的盟友。

美国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为了面子打一场胜算渺茫的贸易战,还是找个台阶体面地下台止损?

参考信源

智通财经网:2025-04-15《贸易战火蔓延,中国对波音(BA.US)飞机按下“暂停键”》

界面新闻:2024-07-01《737MAX9舱门脱落事故半年后,波音47亿美元收购“惹麻烦”的供应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