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亡于“纳银开中”,弘治被理学家忽悠瘸了

无根树花正孤 2025-04-23 21:54:22

纳粮开中是朱元璋制定的一条明朝根本大法,明朝建国初期,边境形势不容乐观,北方有蒙古人虎视眈眈,南边还有许多张士诚的海上强盗随时准备反攻倒算。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元璋为了守住北方边境,不让蒙古人重新南下,派遣了大量士兵防守边境。

这几十万的士兵守卫边境之后,粮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这些人吃饭没有粮食,北方数十年的战争下来早就没有了人口种地,粮食能够让基层官府维持下去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让这些士兵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发明出来了纳粮开中法。

简单来说,就是让南方的商人将粮食运输到北方边境,交到军队手中,然后可以以此作为凭证从朝廷上获得“盐引”,盐引就相当于是现代社会的食盐贩卖许可证,有了这个之后这些商人就可以在全国各地贩卖食盐。

中国古代从汉朝之后,为了确保国家收益,盐铁这些重要资源基本上都是国家来做生意,是以国有企业的方式营造的,这里面的利润很大,如果私人无限制扩张下去的话,就会对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到时候资本上台,颠覆整个国家政权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盐铁从汉武帝桑弘羊之后都是国家在管理操作贩卖,这里面的巨大利润让国家赚了很多钱。现在朱元璋将这个权利以另外一种方式贩卖给了商人,看起来不好,其实是为了节省成本和开支,如果让当时的国家去组织粮食运输到边境的话,中间成本太大,而且还会出现贪污的情况。

但如果让这些商人运输粮食的话,这些问题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了,因为商人为了利润最大,肯定就会想到各种节省成本的办法,以此来获得大明朝廷颁发的盐引,这样一来就是一个共赢的局面了,明政府节省了开支,商人也赚钱了,边境士兵也吃饱饭了,整个国防也稳定起来了。

纳粮开中在明朝前期的时候实行的很好,边境士兵能够吃饱饭,有银子拿,战斗力很高,打起蒙古和女真人战斗力是没的说。到成化皇帝的时候,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商人发现运输粮食过去太不划算,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就专门请人在边境种粮食交给军队,这样战斗力也没有发生影响。

但自从弘治登基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户部尚书叶淇主持了变法,直接废弃了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让商人以后不用再交纳粮食就可以拿到盐引了,而是商人只需要交银子就能拿到盐引,他们说的很好听,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国家到时候拿这笔钱去买粮食给军队就行。

但实际上造成了整个大明朝的腐败,一切都用钱来结算之后,商人资本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了,只需要钱到位什么事情都好说,官府的人也被他们贿赂了,大家拿钱都拿的很开心,但送到边境的粮食根本不足了,全都是以次充好,大家都赚钱,根本没人顾忌边境士兵的死活。

从此之后大明边军就垮掉了,后来女真人打进来,这个无底洞再也填不满了,明朝军队都是饿着肚子打仗,这能打赢才怪呢?明朝的纳银开中法忽悠了弘治皇帝,大臣和商人们在这次改革之中赚翻了,最后国家的根基也被他们一步步的吃空了,后来再也挽回不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