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儿子江河就要结婚了,我们所有人都替大姑感到高兴,但大姑却是愁眉不展的,因为她那个家到现在还是属于“毛坯”的状态。然而,在江河结婚前一个月的时候,大伯从外地回来,他和我父亲开始往大姑家里面走,他说要把姑父没有做完的事情给做完,这样大姑也就没有担忧了。

1.
我大姑排行虽然是老大,但她结婚比较晚,一直到了我出生之后才结的婚。
我爷爷走的早,奶奶一个人拉扯她们姐弟三个长大,日子比较艰难。后来我大伯结了婚,有了孩子,奶奶一个人忙不过来,再加上家里面确实比较穷,大姑一直忙着给家里挣口饭吃,也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婚事。
一直到后来我父亲也结了婚,奶奶看大姑的年龄比较偏大,再不结婚的话,可能真的嫁不出去了,这才让家里人操办着让大姑结婚。

大姑跟我母亲相处了一年多,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住在老房子那里,母亲和大姑两个人经常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割猪草,喂猪喂羊。
两个人相处的都很不错,大姑结婚的时候,我们家其实没有什么好陪送的嫁妆,最后,母亲把姥姥陪送的柜子,还有一些桌子全都陪送了过去。当时大姑说什么都不同意,还说这些东西是姥姥送过来的,怎么能够转手呢?
母亲就说现在是大姑要结婚了,她作为娘家人一定要把最好的拿出来给到大姑。大姑结婚之后,很快就有了孩子,母亲经常和奶奶去看望大姑,尤其是在生孩子之后,母亲和奶奶两个人也照顾着大姑,一个人给她洗衣服,一个人帮着她做饭。

母亲甚至还养了两只鸡,但凡有新鲜的鸡蛋也会第一时间送到大姑家去,姑父也曾说母亲来的频率,比他那边的亲人来的频率还要高。
母亲笑笑说“这是我大姑姐,她疼我,现在换成我疼她,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个时候,自行车还是一个很稀罕的东西,每次大姑回娘家都是走路,她挎着一个篮子,领着一个孩子回娘家。
母亲每次看到大姑之后,都会连忙接过篮子,两个人就这样进厨房里做饭。

2.
大姑家家里的地比较多,所以打的粮食也挺多的,日子倒也还算可以。每到年底的时候我们一群晚辈就跟在大姑身后,她会笑笑的说,是不是想跟我要压岁钱。
我们就疯狂的点头。
那个时候的压岁钱大部分都是五毛或者是一块,但大姑这个人向来对我们这些晚辈比较大方,直接给5块钱的压岁钱。
说实话,那个时候哪怕是两块钱,都是一个很稀罕的钱,5块钱可是一笔相当大的巨款。
不管是母亲还是奶奶,她们都觉得这样做大姑亏了。

因为她只有一个孩子,但大姑总是说把钱给到娘家侄子,给再多也不是亏钱,因为这是她的娘家侄子,她要用100倍的心去疼爱。
那个时候我们喜欢夏天,因为一到夏天,大姑就会忙起来,姑父在家里种了好几亩的西瓜,两个人忙的不可开交,就会把江河送到我们家里来。
大姑和姑父两个人很忙,但如果有时间,她就会和姑父来到家里给我们放下很多西瓜,甚至还会拿出来一笔钱给到奶奶,让奶奶给我们买一些吃的改善伙食。

3.
慢慢的,我们都长大了,大姑也开始忙碌起来。
我记得大伯的第一个孩子宝顺考上大学的时候,大姑高兴的不得了,非要搞一个升学宴,其实那个时候大家也不知道升学宴是一个什么东西,大姑说她们村有人搞升学宴会请班响过来吹唢呐,也会录制一个光碟。
奶奶觉得这实在是太过于夸大了,虽然说我们家出来了一个大学生,也是一个很稀罕的事情,但一说到花钱,奶奶也就退缩了。
而大姑呢,她说这个钱自己会出的,姑父也很支持她的做法。
然而最后还是被大伯给拒绝了,大伯说大家赚钱都不容易,虽然说都挺开心的,但也不至于那么铺张浪费。

那次我们就简单的在家里吃了个饭,摆了四桌,来了不少人。
大姑甚至还给我们一些晚辈说,让我们尽管的去读书,去上学,只要考上大学,她都会送给我们东西的。
后来我的堂哥堂姐卯足了劲儿要考上大学,就是想给姑姑要一部智能手机,三四千块钱的智能手机。
大姑说买就买,她就是这么鼓励着我们考大学的。
一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姑父开始给江河盖楼房了,这可能是所有家长都要做的事情。老家的思想就是赶紧给孩子盖房子,将来好娶媳妇用。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楼房还没有盖好,姑父却去世了。

姑父去世的时候我母亲吓了一大跳,连忙从义乌买了最近的一班高铁,回到了老家。
她一路上都在哭,她说我大姑这个时候应该是最脆弱的,也是最需要人陪的,她现在要赶紧从外地回来,就是要陪着大姑,陪着大姑把这个事情给办下去。
也确实如此,我们这些晚辈都到大姑家的时候,只见大姑躺在床上,还打着点滴,听江河说大姑伤心过度,又加上不吃饭,人很虚弱,这才打了点滴。
母亲坐在床旁边,一直握着大姑的手,眼泪不停的往下掉,一直劝着大姑想开一些。
可说实话,这种情况谁能想得开呢?谁又能接受呢?
葬礼很快就结束了。

大家陆陆续续的开始返程,但大伯和我父亲选择留下来,想着多陪陪大姑,大姑也知道,我们两家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出去赚钱是当务之急。
她就说自己没事,让我们走就行。
最后是奶奶和我母亲留了下来,留下来陪大姑。
自从姑父去世之后,大姑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感觉人生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奶奶不放心她,总是让我母亲把她接到家里住上一段时间,每天母亲负责做饭,奶奶就陪着大姑聊天,有时候也不说话,两个人就坐在院子里面躺躺着。
奶奶说,这样也挺好的,至少能让她一天吃3顿饭,这就足够了。

4.
后来江河的学费几乎是我父亲和大伯我们两家承担的。
江河毕业的第二年,就想着要结婚。
这几年大姑的情绪缓和了很多,但依然很惆怅,结婚哪有那么容易呢?
老家所谓的新房子,还没来得及装修,而且大姑兜里面也没有什么钱,彩礼钱更不用说了,大姑也拿不出来。
这几年,大姑也一直出去打工赚钱,有了一点点钱就把院子给装修一下。
这些年,就像是补补丁一样,有一点钱补一个地方,有一点钱补一个地方,慢慢的把这个家给补了起来。

每次去大姑家,看到她的那个房子,心里就很难受。
本来是一件好事,谁知道却变成了这样。
这几年,慢慢的装修,可现在一楼看上去倒也像个样,但二楼却还是毛坯那般模样。
大姑之前一直没有钱买大门,到了现在,大门口只是用一块木板给横挡着。
大伯跟大姑说,尽管按照流程来就行,尽管让江河结婚,所有的事情都会到那一天被解决。
但大姑心里面还是担忧,这该怎么解决呢?
距离江河结婚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大伯突然间和我父亲一起回来了。

回来之后就去了大姑家,当时大姑还很纳闷,说离结婚还有一个月,现在回来实在是太早了。
大伯就说回来的不算早,毕竟房子这么大,装修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
大姑一听懵了,什么装修房子?
直到大伯和我父亲带来的工具来了,大姑一瞬间也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那段时间父亲和大伯,还有大姑三个人每天就干两件事,第一是装修房子,第二就是开始积极做结婚前准备。
大伯在家里面开始张罗着给这个房子刮大白,砌墙,安装大门以及排线、安装灯具等等等等。
所有的所有,都是大伯带着父亲干。

而我们这些晚辈在星期天的时候,也会回到农村老家帮忙打打下手,扫扫垃圾什么之类的。
之前还是一个破败不堪的,还是一个看上去半成品的房子,还是一个让人没有住进来欲望的房子,在一个月之后,被大伯装修的像模像样的。
虽然说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也不至于说是一个毛坯房。
江河看着被装修起来的房子,一直在跟大伯说声谢谢。
房子装修好了,我们给江河买了一张大床,也给他布置好了婚房。
结婚的前天晚上,我们所有人都来到大姑家,当晚,我们一群人就在二楼的西侧打了地铺,毕竟明天一大早要出去迎接新媳妇,今晚只是凑合一晚就行了。
可谁能想到,这个时候大姑也来睡在地铺上。


她说,今晚是大团圆,我们所有人都要在这里一起睡,一起迎接明天的美好。
熬过这一晚,以后都是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