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51卷,第6期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
3. 《老年医学研究》2022年第40卷,第3期
最近,门诊里又来了不少病人,都是换季时血压飙升、胸闷气短,甚至有些人在家里突然倒下,送到医院已经没了自主心跳。

尤其是老年患者,换季时就像在“走钢丝”,一个不留神就可能发生心梗、卒中甚至猝死。
前两天,一个65岁的老大爷就是这样走的。
他十几年来一直吃降压药,血压控制得不错,谁能想到,换季的时候突然发病,送到医院已经回天乏术。
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换季期间,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开这6件事,别让自己走上这条“不归路”!

这个65岁的老大爷,平时身体看着还行,高血压控制得不错,按时吃降压药,定期体检,家人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可就在最近天气忽冷忽热的这几天,他突然觉得胸口憋闷,晚上睡觉总觉得喘不过气,白天走两步就累得不行,还冒虚汗。
他自己觉得是“天气变化,血压不稳”,根本没当回事。
结果,就在某天清晨,他突然倒在了卫生间里,家人发现时已经没有了脉搏!
送到医院时,医生判断是急性心肌梗死,再加上心源性猝死,已经抢救不回来了。

这件事其实特别典型,很多老年人其实在发病前都会有一些“预警信号”,但因为没有剧烈疼痛,自己也不觉得严重,就这么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换季时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
· 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
· 夜间憋醒,不能平躺(可能是心衰的表现)
· 头晕、乏力、视线模糊(可能是血压波动过大)
· 突发冷汗、恶心、呕吐(心梗的非典型症状,尤其是老年人)
· 心慌、心跳紊乱(可能是心律失常)

如果你或家人有以上症状,千万别硬抗,赶紧就医!
【换季期间,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这6件事千万别做!】
1.血压忽高忽低,自己擅自加减药?小心血管“爆炸”!有些老人一看天气变化,血压波动大,就自己擅自增减降压药,甚至有人觉得血压低了就停药,血压高了就多吃点。
这真的太危险了!
血压的稳定不是靠短时间的“吃多点”或“吃少点”来调整的,而是需要长期平稳控制。如果你今天吃多了,明天又少吃,血压起伏过大,血管就像被反复拉扯的橡皮筋,一旦承受不住,就可能导致脑出血或心梗!

所以,换季时如果感觉血压波动大,不要擅自调整降压药,一定要找医生评估!
2.早晚温差大,起床太猛?当心脑供血不足,直接倒下!这点真的很重要!换季时,早晚温差大,很多老年人早晨刚醒来就猛地坐起或下床,结果血管一时适应不过来,血压突然下降,大脑供血不足,直接晕倒,甚至出现脑梗或心梗!
正确的做法是——
· 醒来后先躺2分钟,活动一下手脚
· 然后慢慢坐起,坐着再缓一缓
· 最后才慢慢站起来,别急着走动

千万别小看这个细节,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早晨起床太猛,结果倒在了床边,家里人根本没反应过来。
3.捂得太严实,出门就脱?血管受不了“冰火两重天”!换季时,很多老人怕冷,一出门就穿得严严实实,结果到了暖和的地方又猛地脱掉衣服,这种忽冷忽热的刺激,会让血管剧烈收缩或扩张,极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天气变化对血管的刺激更敏感,一不小心就可能诱发心梗或卒中!
建议:
· 出门时多穿“洋葱式”衣服,方便增减

· 早晨和晚上尽量避免温差过大的地方
· 不要突然进出空调房,避免冷热剧烈变化
4.晚上喝太多水?小心半夜猝死!很多人觉得“多喝水能降血压”,但其实,晚上喝太多水反而可能害了你!
尤其是晚上睡前大量喝水,可能导致夜间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可能引发心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正确的做法是:
· 白天多喝水,晚上适量减少
· 睡前1小时内尽量少喝水

· 如果夜间口渴,可以小口喝一点,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
5.乱吃补品,觉得“多补点”就健康?当心出大事!换季时,很多老人喜欢吃补品,尤其是人参、鹿茸、阿胶、黄芪这些“补气血”的东西,觉得能增强体质。

但你知道吗?这些补品可能会让血压飙升!
尤其是人参、黄芪这些补气的中药,可能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梗!
所以,长期服降压药的老人,千万别乱吃补品,尤其是滋补类中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久坐不动,觉得“少运动就安全”?其实更危险!很多老年人怕血压波动,干脆整天窝在家里不动,觉得“少运动就不会出事”。
但其实,长期不运动,血管更容易老化,血栓风险更高!

建议:
· 适量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 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慢走等
· 每天至少活动30分钟,防止血栓形成
【结语】
换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避开这6个危险行为,别让自己走上老年猝死的悲剧!
如果你家里有老人,一定要转发给他们看看,可能真的能救一条命!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发扬5000中华文化历史,中医中药调理身体健健康康就好。
男人到了六十岁。必须滴注意身体保健,做到不抽烟🚬,少喝点酒,作息规律注意血压正常,经常测量一下,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罪魁祸首[鼓掌][得瑟][笑着哭]
你这样说法很有问题,血压忽高忽低不增减药,要去县城,或者市医院给医生诊断,人早就黄花菜凉凉了,你以为个个老百姓有此病的都住医院旁边吗,站着说话不腰疼,王八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