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里萨谢的菜鸟赛季,大概是“过山车”。赛季初,这位老鹰状元被贴上“史上最没存在感状元”的标签,场均11.2分+35.5%三分命中率的表现,连自家球迷都调侃“选了个寂寞”。但谁能想到,赛季末尾对阵篮网,他轰下38分创24届新秀单场纪录,硬生生把“水货”剧本改写成“逆袭爽文”?
前半程:从“超人”到“普通人”
里萨谢的开局堪称灾难。11月对国王9投1中仅得3分,空接脱手、篮下放飞,连最擅长的三分也频频打铁。老鹰球迷甚至自嘲:“这状元还不如布朗尼务实!” 他的问题很直接:对抗差、持球弱、心理崩。欧洲联赛靠体型和投射吃饭的他,在NBA连“吃饼”都费劲,他自嘲“从超人变普通人”绝非玩笑。但转折点来得猝不及防。
交易成转折:场均14.8分+4成三分命中率
2月,老鹰送走亨特,杰伦-约翰逊报销,里萨谢突然被推到锋线核心位。战术调整立竿见影:减少持球单打,专注无球跑动和接球投篮。结果?后半程他场均14.8分+40.2%三分命中率,罚球准心从69.4%涨到75%。对雄鹿砍36分,对篮网轰38分,空切每回合1.35分的效率甚至超过联盟82%的球员。
逆袭密码:战术适配+自我升级
老鹰教练组做对了两件事:一是扬长避短。让他学克莱·汤普森——少运球多投篮,利用身高跑无球。对阵雄鹿的36分,12个运动战进球里6个是接球终结,3次空切直接得分。二是心理疏导。哪怕前期再铁,首发位置雷打不动,这才有了3月连续20+的爆发。
他自己也没闲着:增肌4公斤提升对抗,三分出手速度加快0.2秒,甚至开发出慢三步上篮。防守端虽然臂展吃亏(203cm),但靠预判场均干扰投篮3.1次,队内第三。
最佳新秀还有戏吗?
原本马刺卡斯尔几乎锁定奖项(场均14.6分+4.1助攻,但里萨谢收官阶段的表现让悬念重生。他的优势在于效率质变——后半程真实命中率58.7%,比卡斯尔高4个百分点;劣势则是稳定性不足,整个赛季正负值-0.3,而卡斯尔所在的马刺胜率更高。不过,比起奖项归属,里萨谢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模板是谁?3D天花板or全能侧翼?
球探报告曾将他类比巴图姆,但现在看,他有机会成为升级版奥托·波特:三分准(后半程40.2%)、空切嗅觉好、防守不拖后腿。若能练出持球,甚至可能摸到全明星边缘。老鹰随队记者透露,休赛期计划让他增重到98公斤,并加练挡拆后中距离——这正是字母哥早期的进化路径。
欧洲天才的启示:别急着判“水货”
从诺维茨基到约基奇,欧洲球员在NBA的成长轨迹总是“慢热型”。文班亚马菜鸟季也被喷“竹竿”,第二年就冲MVP;东契奇新秀年场均21分,照样有人说他“太胖”。里萨谢的逆袭证明:基本功+球商才是硬通货。当适应了NBA的节奏,欧洲球员的战术素养往往会迸发后劲。
里萨谢的新秀赛季,像极了每个职场新人的缩影——初来乍到手足无措,挺过压力终见曙光。或许他不是24届天赋最高的,但绝对是最懂“低头打磨,抬头抓机会”的。下赛季,当特雷·杨的传球再次找到埋伏底角的他,对手可得小心了:这个“低调状元”,早就不是当初那个空接都手抖的菜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