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遭斧头帮死亡威胁,夫人于凤至跪爬斧头阵替夫求情

清沁话文史 2023-03-27 21:01:21

1931年,张学良毒瘾发作,夫人于凤至陪他前往上海戒毒,不料遭到斧头帮死亡威胁,命他3天内滚出上海。

为给丈夫争取足够的治疗时间,于凤至决心以身试险:“我去拜见帮主,替汉卿求情!”

01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奉蒋介石“不抵抗”命令,导致东三省沦陷,张学良被迫辞职下野,全国上下一片声讨。

面对重重压力,他偷偷打吗啡来排遣痛苦,却引发了毒瘾,一天不打就萎靡不振,生不如死。

于凤至立即请人在上海找了一个德国医生,帮助张学良戒毒。

他们抵达上海后,住在浦江路44号一所小院里,开始戒毒治疗。

除了每日打针吃药,张学良还被五花大绑在床榻上,任凭他喊叫挣扎都不许放开,更不能给他一丁点毒品。

虽然十分煎熬,但张学良痛下决心:“不戒毒瘾,便杀身成仁!”

可还没等治好,一颗枕头大小的炸药包突然被人摆在小院门口,旁边还有一封书信。

信上写着:“张学良,你三天之内不滚出上海,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落款是“斧头帮”。

斧头帮帮主王亚樵,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对汉奸投降派恨之入骨。

1929年,他联络安徽劳工组成斧头帮,喝号“抗日铁血锄奸团”,专杀汉奸卖国贼。

“九一八”后,王亚樵对张学良一枪不放就把东三省丢给日本人的行为嗤之以鼻,眼下知道他来上海戒毒更是怒不可遏。

他向张学良下了逐客令,3天后不走,就会对他动手。

为了搭救丈夫,于凤至决定亲自登门拜见王亚樵,替张学良求情。

她恳请上海滩的青帮大佬杜月笙帮忙引见,杜月笙虽是小混混起家,可骨子里有一股侠气,乐于结交名人雅士、英雄豪杰,于凤至一开口,他便爽快答应下来。

02

当于凤至跟着杜月笙来到斧头帮门前时,一下车她就被吓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原来,王亚樵听说张学良的夫人要亲自登门求情,便早早摆下了刀斧阵。

30多个刀斧手站成两排,一把把板斧架在一起,宛若一道鬼门关,令人心惊胆寒。

刀斧手不敢为难杜月笙,一见他便收起斧头,退到一旁,让出一条路。

可轮到于凤至上前,立即就被刀斧手拦下。

一个小头目扬言:“帮主有令,张夫人要想见帮主,就得从刀斧架下爬进去。”

受委屈事小,救张学良事大,别说是在刀斧阵下爬,就是钻狗洞,于凤至都义无反顾。

于凤至当即面向北方,双膝跪地,口中高呼要替张学良向东三省百姓谢罪,接着伏下身去,弓着腰爬过了刀斧阵。

见到王亚樵后,杜月笙有意替于凤至说好话,王亚樵却不为所动,他厉声质问于凤至:“张学良为何一枪不放丢了东三省?”

于凤至知道此时万万不能硬碰硬,她低头承认张学良的失误,又娓娓解释道:“日本挑衅,苏俄虎视眈眈,张学良怕万一打起来,日俄两股势力夹击,百姓惨遭涂炭。现在蒋介石要他出国考察学习,张学良决心回国后一定赶赴前线,宁可马革裹尸,也要把日本人赶出东三省。”

不料王亚樵根本不买她的账,怒吼着绝不会放过张学良。

于凤至苦苦哀求给张学良留够治病的时间,却被王亚樵一口拒绝,他撂下狠话:“张学良3天内不滚出上海,你就等着给他收尸吧!”

谈判失败,于凤至万般无奈,临走时她流着泪说:“我公公张作霖是被日本人炸死的,如今他尸骨未寒,我们的老家就被日本人践踏,这国恨家仇若是不报,我死去的公公不会原谅张学良!东北三千万百姓也不会饶他!”说罢便转身离去。

03

于凤至回到小院后,不忍告知张学良实情,正当煎熬之际,杜月笙突然登门拜访,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

王亚樵松口了,他给张学良限期一个月,戒毒完毕后再离开上海。

他只提出一个条件:张学良戒掉毒瘾后必须抗日!

原来,王亚樵并非一介鲁莽武夫,他嫉恶如仇,对待汉奸卖国贼绝不姑息,可从来不会滥杀无辜,更不曾掠夺过他人钱财,是个有原则、讲道理的铁骨硬汉。

正是于凤至那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打动了王亚樵,为张学良争取到了足够的治疗时间。

女子如水,至柔足以克刚。

光靠一味示强,不一定会让人信服;用怀柔示弱的手段,反而更容易取得成功。你说呢?欢迎留言。

关注【清沁话文史】,看更多光阴里的有趣故事!

好文连读

张学良夫人于凤至:用一条牧羊犬换回张作霖的“疯”女儿​

1 阅读: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