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里斯·叶利钦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经历和决策直接影响了俄罗斯从苏联解体后的走向。
1931年,他出生在乌拉尔山区一个叫布特卡的小村庄,家里条件很差,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小时候的叶利钦就挺有个性,敢跟老师对着干,因为批评老师管得太严还被学校开除过,后来靠上诉才回了学校。
这种不服输的劲头也算他后来能爬上权力顶峰的一个苗头。后来上了乌拉尔理工学院,学的是建筑工程,毕业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干建筑活儿,攒了不少经验。
1961年,叶利钦加入了苏联共产党,这步棋算是他正式迈进政治圈的起点。
1976年当上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的第一书记,手里有了实权,也积累了不少管理经验。
1985年,戈尔巴乔夫看中了他,把他调到莫斯科当市委员会第一书记,这可是个大跳板,直接把他推到了苏联权力中心。
不过他在莫斯科干得不太顺,公开批评党内改革慢吞吞,还指责腐败问题,结果跟戈尔巴乔夫和党内保守派闹翻了。
1987年,他干脆辞了政治局的职务,这事儿在当时挺轰动,直接让他在老百姓眼里成了个敢说真话的人。
1990年,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目标是让俄罗斯在苏联内部更有话语权。
1991年8月那场针对戈尔巴乔夫的政变,他站出来带头反对,还爬到坦克上演讲,号召大家保卫民主。
这一下不仅搞砸了政变,也让他声望大涨。同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他顺理成章成了第一任总统。
接下来他面临的挑战可不小,尤其是经济上,想把计划经济改成市场经济,1992年搞了个“休克疗法”,放开价格,私有化国有资产。
这招儿听着挺激进,可实际效果糟透了,通胀一下子冲到2500%,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国有资产还被贱卖,冒出一堆靠低价收购发家的寡头,社会差距拉得老大。
1993年,他跟议会闹掰了,直接解散议会,结果引发武装冲突,最后动用坦克轰了议会大楼才摆平。这事儿让俄罗斯内部更乱了。
1996年,他顶着健康问题和民意下滑连任总统,击败了共产主义候选人季尤加诺夫,靠的是大家怕回到过去的老路。他的健康一直是个大问题,心脏病、酗酒传闻不断,1996年还做了五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1999年12月31日,他宣布辞职,把位子给了普京,自己退下来,2007年因心脏病去世,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老百姓对他的看法两极分化,有人觉得他推倒苏联有功,有人骂他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说到俄罗斯的错,叶利钦那时候最大的失误就是太信西方,以为跟美国示好就能换来和平共处,还提出过加入北约,结果北约不仅没接纳,反而从1993年开始东扩,把波兰、捷克这些国家拉进去了。
1994年,叶利钦跟英国首相约翰·梅杰说北约扩张得慢点,可到了1997年北约马德里峰会,还是把捷克、匈牙利、波兰收了。
他签了个北约/俄罗斯基本文件想缓和国内压力,可压根没挡住西方的脚步。
这事儿让俄罗斯地缘政治上吃了大亏,边界线从苏联时期的德国边上退到了乌克兰旁边,乌克兰还从“兄弟”变成了对手。

经济上,“休克疗法”是叶利钦听信西方顾问搞出来的,1992年1月1日放开价格,通胀直接失控,老百姓买东西都得排长队,养老金不够花,工厂关门,失业率飙升。
国有资产被西方资本低价收割,1995年他还弄了个贷款换股权计划,把更多资源拱手让人,经济不平等加剧。这政策不仅没救俄罗斯,反而让老百姓对他的信任跌到谷底。
地缘上,乌克兰的分家也草率,1991年12月他跟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直接按苏联老边界划线,乌克兰内部就分裂成了亲俄的西乌和亲美的东乌。
美国趁机扶持东乌势力,2004年“橙色革命”后亲西方的人上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2022年俄乌战争彻底打起来,俄罗斯被西方制裁拖进泥潭。
这些错是怎么来的?
说白了,叶利钦太急于求成,想快点融入西方,又没守住自己的底线。
苏联刚解体那会儿,他以为美国会把他当伙伴,可美国压根没这打算,反而把俄罗斯当个能随便捏的软柿子。
北约东扩一步步把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挤没了,乌克兰的事儿更是让俄罗斯直接跟北约对上了。经济上,他信了西方的“市场万能论”,结果国家财富被洗劫,民生一塌糊涂。这教训告诉咱们,面对强手,不能光想着妥协,得有自己的算盘。

现在看中美关系,跟当年美苏冷战后期有点像,但又不一样。
美国还是全球老大,可中国经济体量上来了,2023年GDP占全球17%左右,美国是25%左右,差距没以前那么大。
中美交锋这几年越来越紧张,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关税,限制华为、中兴这些科技企业,还在台海、南海搞军演,摆明了想压中国一把。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美国军舰频频过台海,2023年还拉着日本、菲律宾在南海搞联合演习,这架势就是要围堵中国。
美国这套路跟当年对付俄罗斯挺像,先在周边挑事儿,把你拖进冲突,再用经济手段搞乱你的市场。比如台海这块,美国支持台湾军购,2023年批了5亿美元的军援,还老拿“一个中国”政策说事儿,想让中国乱了阵脚。经
济上,美国搞“脱钩”,限制中国芯片产业,2022年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卡中国半导体脖子,2023年又加码制裁,逼中国企业走低端路线。这种打法跟当年拖垮苏联的路子差不多,先让你耗着,再等你市场不行的时候进来收割。

中国得从俄罗斯的错里学点啥。叶利钦那时候没底线,太信西方,结果经济被掏空,地缘上被挤到墙角。中国不能犯这错,尤其现在中美博弈这么激烈。
俄罗斯当年经济太依赖能源出口,1990年代油价低的时候撑不住,美国资本趁机进来,中国现在不一样,制造业强,产业链全,可也得防着美国在关键技术上卡脖子。
半导体这块,美国2023年制裁升级后,中国进口高端芯片难了,但也在加紧自研,2024年华为 mate60 用上了国产7纳米芯片,说明方向对了。

地缘上,中国周边比俄罗斯复杂,台海、南海、朝鲜半岛都是热点。美国在这儿拱火,目的就是让你分心。
俄罗斯当年没管好乌克兰,让美国钻了空子,中国得看紧自己的地盘。台湾问题上,中国一直强调红线,2023年国防部多次警告,美国军舰再过台海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历史证明,底线得硬,朝鲜战争时,毛泽东划了鸭绿江红线,美国没敢越,越南战争也是,北纬17度线一立,美国老实了。现在台海这块,中国得让美国知道,碰红线是有代价的。
经济上,中国不能像俄罗斯那样让人随便进来割韭菜。
1990年代,俄罗斯国有资产贱卖,中国这些年国企改革走的是混合所有制,2023年央企利润增长5.5%,说明有底气。面对美国制裁,中国得把内循环搞扎实,2020年提出“双循环”战略,2023年内需对GDP贡献率超80%,这路子比俄罗斯当年靠谱多了。科技上,俄罗斯当年没跟上,美国一制裁就蔫了,中国得吸取教训,2024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预计超2.5%,得把核心技术攥手里。

俄罗斯的教训还告诉咱们,跟强手打交道,不能光靠让步。叶利钦以为亲美就能换和平,结果被涮了。中美这博弈,中国得有自己的牌。军事上,2023年中国军费增长7.2%,海军下水新舰艇,航母编队成型,说明硬实力得跟上。
外交上,中国不跟美国硬碰硬,但也在拉朋友,2023年金砖扩员,沙特、伊朗都加进来,上海合作组织也有声有色,这都是在给自己加筹码。
再看俄乌战争,2022年开打到现在,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得够呛,卢布一度跌到120兑1美元,能源出口被卡,经济缩水2.1%。可中国这边,美国要是真把俄罗斯那套用过来,中国得有预案。
俄罗斯当年没防住北约东扩,中国得防着美国在亚太搞“小圈子”,2023年美国推“印太经济框架”,拉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摆明了针对中国。中国得把东盟、RCEP这些抓紧,2023年RCEP贸易额占全球30%,这块不能丢。

叶利钦退下来后,普京接手,花了20多年才把俄罗斯收拾得有点样子。
2000年他上台,先把寡头收拾了,霍多尔科夫斯基2003年被抓,尤科斯收归国有,经济慢慢稳住。
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2022年俄乌打起来,普京硬扛西方制裁,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至少没像叶利钦那时候塌方。叶利钦2007年去世,葬礼上老百姓有的缅怀,有的骂街,他的错留下的坑太大。
中国得记住,俄罗斯当年错在哪。叶利钦急着跟西方套近乎,没守住底线,结果国家被掏空,地盘被挤。中美这交锋越紧张,中国越得明白,自己的利益得自己保。
经济上,俄罗斯依赖能源,中国得靠制造业和科技吃饭,2024年光伏、电动车出口都翻倍增长,这路得走下去。
地缘上,俄罗斯让乌克兰跑了,中国得把周边稳住,东盟、金砖这些朋友得拉紧。军事上,俄罗斯现在靠硬抗,中国得既有硬实力,也得会打牌,2023年海军演习从黄海到南海,震慑力不能少。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错是个活教材。叶利钦那时候没看清美国的算盘,太天真,结果吃了大亏。中美现在这架势,中国得多个心眼,不能指望美国手软。
经济得自立,地盘得守住,朋友得拉拢,实力得硬起来。俄罗斯当年没做到,中国得吸取教训,走自己的路,别让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