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振消费大家谈:通过整治旅游乱象与降低景区门票一套组合拳拉动旅游消费》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格局中,提振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旅游消费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要想充分释放旅游消费的活力,打整治旅游乱象与降低景区门票这一套组合拳势在必行。
一、整治旅游乱象:净化旅游环境,重拾游客信心
旅游乱象犹如毒瘤,侵蚀着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旅游消费的增长。
首先,导游宰客现象是旅游乱象的典型表现。一些不良导游与无良商家勾结,强制游客购物,收取高额的购物回扣。游客们怀着对美好旅程的期待出发,却在景区被导游威逼利诱,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游客的权益,也让游客对整个旅游地的形象大打折扣。只有严厉打击导游宰客行为,加强导游队伍的管理,通过严格的从业资格考试、定期的职业道德培训以及高额的违规处罚,才能让游客放心地跟随导游游览,不再提心吊胆。

其次,旅游住宿和餐饮的欺诈性定价问题也屡见不鲜。从网上被吹嘘得天花乱坠,价格虚高却实际品质低下的酒店,到随意抬高物价、短斤少两的景区周边餐厅,都让游客有苦说不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住宿和餐饮行业的监管,建立价格监管和投诉反馈机制。对存在欺诈定价的商家进行严肃查处,要求其退还多收款项并给予相应处罚,从而规范旅游相关服务行业的价格秩序。
再者,旅游市场中的黑车、黑导游等问题也威胁着游客的安全。这些非法运营的交通工具和未经过正规培训的“导游”,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和专业知识。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黑车黑导游现象,规范旅游交通和导游市场秩序,是保障游客安全、提升旅游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整治这些旅游乱象,能够营造一个公平、透明、舒适的旅游环境,这是吸引游客、促进旅游消费的基础。只有当游客感受到旅游市场的规范有序,他们才会放下疑虑,积极投入到旅游活动中,从而拉动消费。

二、降低景区门票:降低旅游门槛,扩大消费群体
景区门票价格一直备受游客关注,过高的门票价格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游客和景区之间。
过高的门票价格会使一部分潜在游客望而却步。对于一些家庭和低收入群体来说,一张高昂门票可能就可能让他们放弃到景区游玩的计划。降低景区门票价格,可以直接吸引更多的游客。例如,一些著名的自然景区,原本门票价格对于大学生或者退休老人来说相对较高,但当门票价格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这些群体就会更愿意前往景点观光游览。这不仅增加了景区的游客流量,而且这些游客在景区内的其他消费,如购买纪念品、餐饮等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形成了旅游消费的连锁反应。

从宏观层面看,降低景区门票价格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旅游的普及度。旅游本应是一种大众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高消费群体才享有的特权。当门票降低,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景区,感受自然之美、文化之魅,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体验到旅游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更多地在当地住宿、交通等方面消费。
此外,降低景区门票价格还可以与周边服务业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景区周边的酒店、餐馆、娱乐场所等服务业会因为游客的增加而生意兴隆,整个区域的经济也会得到拉动。景区管理部门可以尝试通过创新门票价格体系,如推出套票、联票等形式,鼓励游客游览多个景区或者延长游玩时间,这样既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又能实现多景区共同发展和旅游消费的增长。

三、组合拳的协同效应:构建旅游消费大繁荣格局
整治旅游乱象与降低景区门票这一套组合拳发挥的协同效应是巨大的。在降低门票价格的同时,如果旅游环境仍然存在宰客、欺诈等各类乱象,游客即使进入景区也不会有良好的消费体验,他们可能会只是简单游览一下就离开,而不会进行更多的旅游消费。同样,仅仅整治旅游乱象而不降低门票价格,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游客因门票门槛而无法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这两者结合,一方面通过整治乱象保障游客的权益、提升旅游的满意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通过降低门票价格拓宽游客来源,吸引更多人进入旅游市场,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游客数量增多会促使景区周边服务业进行更多的投资和提升服务质量,形成旅游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旅游消费的规模和质量。

综上所述,整治旅游乱象与降低景区门票的组合拳是拉动旅游消费的有效策略。它不仅能够让游客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和体验,还能让旅游业这个引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整个经济的提振注入强大动力。
(附记:谁不想有空出去走一走,只是,有些地方近些年被少数歹人坑苦了!出游时喜悦的兴致被导游或者商家害得一塌糊涂。没有心情的旅游,哪来的消费欲望激情?此外,有些名山大川本是祖宗留下来的遗产祖业,如今却被“圈地为王”,动辄百余元甚至更高的门票,难免让人望而却步。殊不知,高价门票“撵走”了一大杆子游客,自然减少了相关行业的消费。今天,提振消费,各行各业不要喊口号,要征询群众意见,只有拿出实实在在的干货,才能让有蠢蠢欲动消费需求者迸发出消费的激情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