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特使、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到访巴拿马,这位鹰派人物此行带着特殊使命——重启美军在巴拿马的军事基地。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巴拿马运河是美国的战略资产,必须由我们和巴拿马共同保卫,而不是中国。"巴拿马安全部长弗兰克・阿布雷戈当场驳斥:"穆利诺总统明确表示,巴拿马不能接受任何外国军事基地。"这并非危言耸听。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后,历届政府都将其视为国家尊严的象征。
而特朗普政府近期多次威胁要"收回运河",甚至提出对过往船只征收高额通行费,这种赤裸裸的霸权行径,让巴拿马民众想起了1903年美国策动独立、强占运河的屈辱历史。就在赫格塞思在巴拿马碰壁的同时,一支神秘的中国代表团正在巴西展开密集访问。4月11日至17日,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和交通运输部的11名专家走访了巴西多个州,重点考察了连接圣保罗桑托斯港与秘鲁钱凯港的铁路规划。巴西规划部官员透露,双方讨论的核心议题正是搁置多年的"两洋铁路"项目。
这条贯穿南美大陆的铁路,最早由拉美国家在1960年代提出,2014年在中国推动下重启。按照规划,铁路将从巴西东南部的里约热内卢州出发,横穿亚马逊雨林,抵达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钱凯港,全长约4900公里。建成后,巴西的大豆、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可通过铁路直达太平洋港口,绕过巴拿马运河,运输时间缩短20天以上。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将成为"一带一路"在拉美的标志性工程,打通南美与亚洲的陆路通道。
巴西总统卢拉对该项目寄予厚望:"两洋铁路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南美一体化的脊梁。"他的政府正推动"南美一体化路线图",希望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网络,将拉美国家从"美国后院"转变为自主发展的经济共同体。中国代表团的到访,恰逢其时。巴西官员表示:"这是展示两洋铁路可行性的绝佳机会,将加强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两洋铁路的推进,让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美国南方司令部前司令理查森曾直言:"中国在拉美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改变地缘格局,我们必须遏制这种趋势。"为此,美国不仅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大做文章,还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但拉美国家的选择正在发生变化。秘鲁交通部长雷耶斯公开表示:"我们需要与巴西和中国合作,两洋铁路是秘鲁经济腾飞的关键。"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国也对铁路表现出浓厚兴趣。
这种趋势在数据中得到印证:2024年,中国与拉美的贸易额突破6000亿美元,其中巴西对华出口增长23.6%,秘鲁蓝莓、牛油果等农产品将通过陆路运输至秘鲁,再经钱凯港直航中国市场。在这场世纪工程的博弈中,中国展现出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战略思维。不同于美国的军事威慑和经济制裁,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帮助拉美国家提升基础设施,实现自主发展。
正如中国驻巴西大使所说:"我们不搞势力范围,而是与拉美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当赫格塞思在巴拿马铩羽而归时,中国代表团在巴西的访问却收获颇丰。两洋铁路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已进入最后阶段,秘鲁段的环境评估和融资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