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我军4000余人陷入日军重围,政委绝命嘶吼:共产党员集合

观今言史啊 2025-04-15 08:26:50

文|观今言史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1942年,冀南军区四千余名文职及指挥人员陷入日军重重包围之中,情况相当危急,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审时度势,认为拔出孙甘店、南李庄、龙王庙、甘露村这四个据点是转危为安的关键!

其中,打掉日军重兵防守的南李庄成为此次突围战的最为重要的一次战斗,在军区特务团、独立团无法承担任务的情况下,骑兵团团长曾玉良挺身而出。

在情况最为胶灼的关键时刻,政委况玉纯发出绝命嘶吼:“共产党员集合!”那么,这场战斗究竟如何呢?

南李庄突围

自从岗村宁次上任后,他将主要精力放在蚕食抗日根据地上,率领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政策,进行“驻屯清剿”的“大扫荡”,还实施了残酷的“三光”政策,手段之毒辣,令人发指!

1942年夏季,其属下松本大佐率领一个中队的日军,联合大量伪军、占领了元城根据地三分之二以上的范围。

而元城隶属冀南抗日根据地,如今日军的行为像一把插入我军的“楔子”,已然将冀南与冀东、山东等军区彻底割裂开来,如若再任其南下,极有可能让冀南以及冀鲁豫两大根据地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在此危急时刻,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迅速作出决断,先端掉日军刘马寨和孙甘店两个要塞,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将南李庄的日军彻底击溃。

冀南第三军分区率领两个团敲掉刘马寨,第一军分区率领骑兵团两百名战士给孙甘店以重创后,拿下南李庄这块难啃的骨头便提上了日程。

南李庄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在它的周围围绕着四个据点,而且还有配备重型武器的六千余名守军,而此时我军三个团的总兵力才两千人,在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敌人的情况下仍要以一敌三,此次攻城战之艰难惨烈显而易见。

在了解到守城敌军日军少,伪军多的情况后,陈再道司令将三个团的领导干部集结到一起,商议谁堪当南李庄战斗的主攻?

三大团中,独立团成立时日不多,战斗力比较弱,战斗力尚可的军区特务团在重型武器装备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对阵武器精良的敌军也有些困难。

如此一来,主攻南李庄的任务就自然落在了团长曾玉良、政委况玉纯所率领的骑兵团肩上!

曾玉良

战斗打响前,军区首长们就如何突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出:可以在南李庄周围隐蔽一段时间,待天黑后,趁着茫茫夜色对敌人发起突袭,如此必将事半功倍!

但此建议遭到曾玉良的反对,他认为,日军不会给我们留下如此充足的时间,反而会依仗机动性强的装甲车,迅速对我军形成合围,所以必须立即对日军展开行动,然后再利用夜色作为掩护,巧妙地逃出日军的包围圈。

此外,独立团与特务团的任务也很重要,在骑兵团对敌军发起主攻后,他们要负责打援,从而有力配合骑兵团的战友作战。

曾玉良作战计划得到了大多数的赞同,骑兵团团政委况玉纯却泼了冷水,在他看来,此计划极为凶险,就算突破了日军的第一层包围圈,说不定还有第二层包围圈,到那时我军将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而且骑兵团所还要承担保卫军区四千名文职及机关要员的重大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如避开日本主力,朝着南李庄由日伪军防守的东门那一面行军。

顺利突围

但是,当骑兵团战士在茫茫夜色的掩护下,逐渐靠近南李庄东门时,让人心悸的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

一来是东门外的高粱地不足以形成掩体,骑兵团战士皆暴露在敌军的射击范围之内,曾玉良只好临时改变作战阵型,让战士们分散各自寻找有利掩体,其中,就有两名躲在草丛中的战士被毒蛇咬到而壮烈牺牲。

二来是攻城的梯子被临时抽调给了基干团,如此一来,原本预设的一场突袭战硬生生地成了强攻战,骑兵团逐渐由战略主动陷入被动。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曾玉良还是在次日天亮下达了攻城命令,战士们一股脑儿地从东门攻入,此刻城中有一个连的伪军尚在呼呼大睡,结果被我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是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增援上来的日伪军也越来越多,一时间战斗陷入焦灼状态,虽然这里的敌军战斗力较弱,但有了重机枪,其火力覆盖范围给我军造成极大的困扰!

幸运的是,此时正好有一阵狂风来袭,吹得日伪军睁不开眼睛,我军趁着这个好时机,顺利将敌军的两挺重机枪快速端掉,日军的火力威胁才减弱。

不久,主力突围正式开始,面对日伪军强大的火力,骑兵团战士表情坚毅,态度坚决,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视死如归,一定要将四千人带出包围圈!

此刻,只听政委况玉纯一声高喊:“共产党员全体出列!”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骑兵团全体党员纷纷手持大刀,足跨战马,一声呼啸,朝着敌军防线冲去。

在曾玉良,况玉纯的率领下,骑兵团战士边打边突围,顺利突破了敌军的三道封锁线,带领机关群众顺利转移。

但在此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志壮烈牺牲,如有数百名战士由于没有赶上突围节奏,被陷入重重包围之中,面对绝境,他们只能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值得一说的是,在《亮剑》中有一段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大喊“骑兵连,进攻”的情节,他的原型素材正是来自于况玉纯当年的大喊,况玉纯也在1955年的全军大授衔中,授予少将军衔。

况玉纯

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团长曾玉良并未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他在1943年不幸被手榴弹碎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0 阅读:0

观今言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