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规落地!村集体突然要给咱发钱?不签字可能损失上万!

原生态乡村 2025-03-03 21:48:17

清明刚过,柳树沟的麦苗蹿得老高。王春梅举着自拍杆往村委会跑时,正撞见李二栓抡着镢头要砸公示栏。"二栓叔!您这是做啥呢?"

"他们老张家欺人太甚!"李二栓眼珠通红,指着《股权量化名单》的手直哆嗦:"当年征地补偿说闺女出嫁就除名,如今搞股份制又要我交土地证,合着好事都让他们占了!"

春梅心里咯噔一下,直播间突然涌入三百多人。她赶紧调转镜头,拍下公告栏上鲜红的"致全体成员公开信"。弹幕瞬间炸了:

"真是要发钱?""我家怎么没收到通知?""签字会不会被骗地?"

一、消失的八十六个红手印

村委会里烟雾缭绕,老支书张守根摩挲着掉漆的铁皮柜。柜门"吱呀"一声,泛黄的牛皮纸袋露出"1986年清产核资档案"的字样。

"当年公社解体时,全队213户都按了手印。"老人抽出一叠脆生生的油纸,指腹划过那些褪成褐色的指纹:"现在名册上只剩127户,剩下86户的子孙..."

话没说完,大门"咣当"被踹开。李二栓举着发黄的户口本冲进来:"我爹李满仓的名字分明在这儿!凭啥说我们不是成员?"

春梅的镜头精准捕捉到两份名单差异——1986年名单上有李满仓,但2018年土地确权档案里却写着"空挂户"。弹幕里开始刷屏:"我家可能也被除名了!"

二、三本账里的猫腻

深夜,赵会计摸黑敲开春梅家院门。"这是近十年集体林场的收支账。"他掏出个沾着泥点的塑料袋:"明面上承包给镇里企业每年五万,但实际..."

手机电筒光下,春梅倒吸凉气。同一片杨树林,在村账上写着年租金五万,在乡三资办备案合同却是二十万。更蹊跷的是,差额资金流向某个农机合作社账户。

"农机合作社法人是老支书的侄子。"赵会计声音发颤:"新法实施后要清产核资,这些账目..."

突然,院外传来刺耳的急刹车声。春梅慌忙把账本塞进腌菜缸,直播间信号毫无征兆地中断了。

三、地窖里的黑匣子

三天后,村里传开李二栓家牛棚失火的消息。春梅举着手机直播废墟时,意外拍到场院角落翻新的土层。铁锹挖下去两尺深,露出个锈迹斑斑的保险箱。

全网三百万人目睹了开箱瞬间:1986年的土地承包合同、2004年高速公路征地补偿协议、还有盖着镇政府大印的成员除名审批表。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合照,年轻时的张守根正和开发商握手。

"原来十五年前那三百亩机动地..."春梅的镜头对准补偿协议末尾的金额,数着后面的零:"不是每亩八千,是三万八!"

直播间突然黑屏,一行红字弹出:"该内容涉嫌违规。"

四、暴风雨前的分红

立夏这天,全村人被大喇叭叫到打谷场。老支书的儿子开着路虎横在主席台前,车上跳下六个纹身青年。张守根却捧着那个铁皮柜,颤巍巍走上台。

"今天当着老少爷们面,把三十八年的账算清楚。"老人掏出一串钥匙:"柳树沟真正的家底,都在这柜子里——"

"爸!"他儿子突然冲上台抢钥匙。推搡间铁皮柜轰然倒地,漫天飘散的单据中,眼尖的村民捡起张收据:"2023年杨树采伐款到账六十万?可账上明明写的二十万!"

人群顿时炸了锅。春梅猫腰钻进混乱中心,直播镜头扫过一张张铁证。在线人数突破千万时,警笛声由远及近...

【关键时刻】

当警车蓝光映亮打谷场时,张守根突然抓起话筒:"且慢!我这里有份名单——"老人抖开五米长的宣纸,上面密密麻麻按着朱红手印:"八十六户被除名成员的后人,明天都来领股权证!"

【新农村启示录】

1.成员身份溯源三要素:查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档案、1999年二轮延包记录、2017年确权颁证资料

2.集体资产核查两渠道:通过县级农村产权交易网查询项目公示,到乡镇三资办申请财务公开

3.分红维权四步走:核身份→查决议→对账目→提诉求

4.新法实施后的重大变化: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集体土地优先入市权、成员有权起诉违规决议

您村里开始股权登记了吗?遇到哪些蹊跷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点赞过千我们将揭秘更多集体资产追讨秘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