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近日上演惊心动魄的逆转大戏。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涉违反《公职选举法》的二审判决中逆袭获判无罪,扫清参选总统的最大障碍。最新民调显示,他以46.9%的支持率领跑下届总统热门人选,距离青瓦台仅一步之遥。然而,这场看似胜券在握的棋局,实则暗藏多重危机。
去年11月,李在明因涉嫌在2020年国会选举期间散布虚假信息,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政治生涯一度濒临绝境。然而首尔高等法院推翻原判,认定其言论属于“合理质疑”范畴。这一判决被韩媒称为“起死回生的转折点”,不仅解除其参选资格危机,更巩固了“反尹锡悦阵营”的核心地位。
尽管司法障碍消除,李在明的总统之路仍面临三大变数。虽然宪法法院已结束对总统弹劾案的审理,但迟迟未公布结果,暴露出法官群体意见分歧。若尹锡悦最终被弹劾,代总统韩德洙可能利用职权对在野党发起反制。而若弹劾失败,执政党势必借势反扑。两种情境都将对李在明的竞选节奏形成冲击。
今年初国会表决“拘捕李在明案”时,14名在野议员倒戈支持逮捕令,暴露阵营内部裂痕。当前共同民主党虽表面团结,但涉及权力分配、政策路线等实质问题时,地方派系与改革派间的矛盾可能再度爆发。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将成为检验李在明政治手腕的试金石。
2024年1月的刺杀事件令其颈部留下1.4厘米伤口,嫌犯直言“阻止其当总统”的动机令人脊背发凉。近日共同民主党再发预警,称截获境外走私枪支暗杀计划。在政治暴力频发的韩国政坛,安保漏洞可能随时葬送政治前途。
3月28日,宪法法院将对尹锡悦弹劾案作出历史性判决;4月中旬,“内乱案”公审接踵而至。即便尹锡悦政府落幕成为定局,权力真空期的博弈仍充满变数。李在明若想真正问鼎总统宝座,除需化解上述挑战外,还需提出清晰的经济振兴方案——当前韩国通胀率达3.1%,青年失业率徘徊在7.2%,民生议题才是终极考场。
这场始于“戒严风波”的政治地震,正将韩国推向十字路口。李在明的命运起伏,不仅关乎个人政治生涯,更牵动着东北亚地缘格局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