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太行,关税来续命?加税政策落定,美国投资人为什么更慌了

为民评历史故事 2025-03-12 09:29:2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关税是为了让美国再次富有,让美国再次伟大!”

在正式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实施了新一轮加征关税政策后,特朗普在当晚的国会演讲中洋洋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政绩”。

台下的共和党拥趸们配合地掌声一片,将特朗普推上总统宝座的MAGA红脖子们更是欢呼雀跃。

那么,美国的经济就要好起来了吗?

美国投资人们似乎并不这么觉得,就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的当天,美国却股市应声而跌。

被特朗普和MAGA红脖子们寄予厚望的关税政策,到底到底是不是拯救美国的灵丹妙药?为什么这剂药下去,美国的投资人们却更慌了?

关税续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凭借本土孤悬海外,远离战场的优势,成为了盟军的后勤基地,也由此奠定了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根基。

二战结束前夕,美国还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将世界铸币权收归己有,彻底巩固了自身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位置。

从此之后,美国就能够利用自己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地位,将自身的经济危机转嫁给那些在体系中处于半边缘和边缘位置的国家。

凭借危机转嫁,二战后的几次周期性经济危机都没能给美国造成什么严重的伤害,美国经济一路欣欣向荣。

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一贯行之有效的经济运转模式却出现了问题。

先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面金融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崩盘。

尽管美国的危机转嫁模式照常运转,使得作为危机发源地、矛盾所在地的美国反倒成了受危机影响较小,且较早走出危机的国家之一。

但走出了这一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却并未迎来危机后的繁荣,反倒是开始面临更多的经济问题。

由于长期的去工业化进程,美国的经济核心部门早已不再是工业,而是更赚钱的金融业。

在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为了尽快摆脱衰退,也因为金融资本家在政府内的影响,选择将救市资金投向了金融行业而非实体经济领域,让本就没落的美国制造业雪上加霜。

而被美国政府视为优先选择的金融行业,虽然创造的GDP够高,却根本创造不了多少就业岗位,以至于美国从数据上看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可民众却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艰难了。

他们一方面要面对住房、医疗、教育价格飞涨,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却发现,找工作越来越难,甚至不少原本有工作的人也面临辞退或被公司停发工资。

愤怒之下,素来崇尚“自由”的美国民众难得地讲起了分配公平,高喊着“我们是99%”的口号走上街头,表达自己对贫富悬殊的不满。

在美国政府、资本、媒体的联合绞杀下,这场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成了昙花一现,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的社会矛盾也会因为统治阶级的强压而消弭。

虽然此次事件确实让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试图通过再工业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来缓解社会危机。

可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操控政府而非政府节制资本,故而政府很难违背资本的意愿坐视。

对于资本来说,美国本土基础设施老旧,用工成本高昂,且因长期的制造业废弛,根本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把生产线转回美国与他们逐利的本性相悖。

故而,美国“让制造业回流”的口号喊了几年,美国的再工业化却几乎没有进展,甚至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还更低了。

就在美国民众对政府失望之际,特朗普横空出世。

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竞选者表示,如果自己上台,将通过加征关税的手段将外国产品挡在国门之外,让那些资本家明白,想要美国的市场,就得在美国生产,把岗位还给美国人民。

靠着这样的口号,特朗普爆冷赢得了2016年总统大选,上台之后果然出台了一系列关税政策,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

不过,特朗普的政策却没有收到他预想中的效果,反而加剧了美国的通胀,这也成为了他在4年后的大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接替特朗普的拜登政府运气不好,一上台就碰上了疫情,好不容易摆脱了疫情影响,又遇上巴以战争胡塞武装封锁红海影响全球航运,在经济上的表现比前任更加糟糕。

靠着对手的衬托,在2024年大选中,特朗普竟卷土重来,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特朗将他上个任期的失败归咎为“团队不忠诚,不服从命令”。

这一次,他选出了一个更加听话的团队,誓要将自己的政策进行到底。

在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当天,特朗普就签署了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法案,该法案在3月4日正式落实。

同日落实的,还有2月27日特朗普提出的,对中国商品在上届政府的15%关税和月初加征的10%关税之外,再加征10%额外关税的意见。

在这些关税正式落实当日,特朗普在国会发表演讲,得意洋洋地表示“关税会让美国再次富有,再次伟大”。

前车之鉴

然而,就在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税和对中国的又一轮加税落实的当天,一贯强势的美国股市却应声而跌。

显然,美国投资人正在回笼资金,减少投资,这说明他们认为特朗普的减税政策不但没法拯救美国经济,反而会加速经济衰退。

这些美国投资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实在是因为美国在“以关税促经济”的问题上,早就有过前车之鉴。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那个“美国最差总统”的有力竞争者,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1928年,胡佛参加了美国总统竞选。

当时美国虽处于一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带来的“柯立芝繁荣”时期,但也正因如此,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已经初见端倪,不少美国农民已经开始陷入困境。

于是,为争取广大农民群体的选票,胡佛承诺,只要他能够当选总统,就会对外来农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维护农民们的利益。

随着胡佛顺利当选,他开始准备落实自己的竞选承诺,美国其他行业见状,为了提高产品在国内的竞争力,也向政府提出给外来产品加征关税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犹他州参议员里德·斯姆特和俄勒冈州众议员威利斯·霍利牵头,提出了一份涵盖2万多个产品种类的进口加税法案。

在方案讨论期间,有不少经济学家都对此提出了异议,甚至有1000多名经济学家给总统写了一封联名信,希望他能否决这项提案。

他们认为,一旦美国开了加征关税的头,其他国家肯定也会跟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美国产品在国内市场扩大了份额,却会在国外失去更多。

那些有世界眼光的大企业主同样反对这个政策,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在白宫当着胡佛的面怒斥关税政策的愚蠢,摩根财团的时任首席执政官更是只差没跪下求胡佛回心转意。

但胡佛相信,即使关税政策出了问题,他也可以通过允许他修改关税委员会建议的灵活规定来挽回局面,最终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

结果果然如经济学家们所料,当美国出台关税法案后,世界各个主要国家纷纷跟进,全球贸易因此大受打击,反而加剧了大萧条。

当1932年,美国再次举行总统大选时,已经没人相信关税能够保护美国经济,反对高关税,提倡自由贸易的罗斯福赢得了选举,并且确实带领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

而这份弄巧成拙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也成为了经济学上的经典反面教材,甚至就连与胡佛、斯姆特、霍利同属共和党的里根总统在几十年后都忍不住把它拖出来鞭尸。

遗憾的是,由于美国的公民教育水平实在堪忧,今天的大多数美国公民,都并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份法案,以及这段法案给美国带领的黑暗历史。

当美国的经济再度出现问题时,他们本能地寻求贸易保护主义的庇护,希望以此来为美国本土企业续命。

殊不知,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派,早在近百年前就被论证是死路一条。

有知识,懂历史的美国投资人在为美国政府的政策哀嚎,但是由于他们的长期剥削,美国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之下,底层早已对这些富人失去了信任。

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重走歧路,重新经历一遍高关税带来的灾难。

更加糟糕的是,上一次关税政策实施之际,全世界都在被经济大危机波及,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多信奉贸易保护主义,所有国家一起跳坑,发展一起停滞。

但这一次,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南方国家经济还在高速发展,即使反制也不影响其他国家彼此自由贸易。

此消彼长之下,美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遭到削弱,甚至可能丧失经济霸权。

在工业早已没落的今天,没了霸权依仗,美国的经济恐怕将面临崩溃。

参考资料

鼓吹对外加征关税,特朗普:“为了让美国再次富有” 光明网

美股收盘:美国打响全面贸易战 股指剧烈波动集体收跌 财联社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及其影响 李建飞 现代商贸工业

0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