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妇睡觉时,为什么让丫鬟守在床边,夫妻俩不觉得尴尬吗?

奇史怪谈 2025-04-26 09:34:13

【前言】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挺含蓄的,特别是在表达感情这事儿上,更是藏着掖着。特别是在古代,那时候讲究礼法道德,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对自己的私事儿都不好意思明说。

可奇怪的是,在一些大户人家,两口子亲热时,竟然还得让丫鬟站在床边候着,这事儿要是搁现在,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这种情况下,夫妻俩难道不会觉得别扭吗?旁边伺候的丫鬟居然能那么淡定地站着,真是让人想不通啊!

这里面是不是有啥原因啊?

【古代丫鬟的主要出身】

封建时期有着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大清的法规典籍里就有写明,仆人属于下等户籍,是地位最低的一类人。

一般家庭很少会把闺女送到大户人家做丫鬟,除非真的是过不下去了。毕竟,这么做就意味着这姑娘在法律上没了自个儿的身份,成了主人家的一件东西。

他们那时候没有法律保护,要是碰到个心狠手辣的主人,挨打挨骂、受虐待都是家常便饭,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这本书是曹雪芹写的,他出生在一个清朝的当官的家庭里。在小说里,他把那些大家族里的等级规矩写得特别清楚。

书里讲了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们都是从哪儿来的。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里头说了,宁府和荣府那两位老祖宗,以前都是上过战场的,打了胜仗,还抓了不少俘虏回来。这些俘虏就成了贾家的仆人,他们生下来的闺女,大多数都做了贾府的丫鬟。

鸳鸯这丫头的老爹老妈,还有她哥嫂都在贾府里头忙活。王熙凤身边的小红,她娘可是贾府管事儿的女管家。再说那“四春”里的迎春,她贴身丫鬟司棋,是王善保家那老头的外孙女。

这种女仆全家的安危都掌握在主人手里,主人根本不愁她们会反水,因此特别倚重这类女仆。像这样从家里带进府里的“老根底”,在所有女仆里头,地位也是最高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丫鬟是因为家里头实在太穷,养不起,就被卖到主人家里了。就像宝玉身边的那两个大丫鬟,袭和晴雯,她们俩就是被买进来的。

袭人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锅都揭不开,没办法只能把女儿卖到贾府当丫鬟。晴雯呢,是赖大买来的,一开始安排在贾母屋里伺候。后来贾母看她长得水灵又聪明伶俐,就把她赏给了宝玉。

可能有人会这样想,贾府最后落得个抄家的下场,那宁国府和荣国府里头的众多丫鬟,最后是不是都被打发走了呢?

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封建社会,一旦成了奴隶,想要翻身那叫一个难。要是哪家被抄了家,家里的奴隶就都得被朝廷收走,登记在官府的册子上,然后再分给那些立下功劳的大臣们。

贾家这些年过得风光无限,丫鬟们来源挺杂。有的是家里几代都在贾家当差的“家生子”,有的是花钱买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朝廷赏给他们的。

从这些丫鬟的家庭背景就能瞧出来,她们虽然是活生生的人,但在社会地位上,跟上层阶级眼里的物件没啥区别。在那些有钱人眼里,丫鬟就差不多等同于东西。

因此,在古代夫妻亲热时,丫鬟站在旁边就像“放了个摆设”一样,主要是为了服务他们俩,不用太往心里去。

这种阶层意识已经深深扎根在上流社会的人群里,就算他们有时会感到有点别扭,但这种感觉也不会太强烈。

新的问题冒了出来,要是主人家因为身份观念,不觉得有啥不对劲,那丫鬟自己呢?她站在旁边,心里头就不会觉得别扭吗?

【能陪侍的丫鬟不是普通人】

说到这些丫鬟的身份,其实挺有讲究的,因为不是随便哪个丫鬟都能有资格近身伺候的。

能当贴身丫鬟的就两种人,一种是女主人嫁过来时带来的贴身女仆,另一种就是男主人的贴身侍女。咱们现在就来聊聊这两种丫鬟是咋回事。先说女主人的陪嫁丫鬟,这种丫鬟是跟着女主人一起嫁到夫家的,可以说是女主人的心腹。再来说男主人的通房丫鬟,这种丫鬟就是男主人的贴身侍女,负责照顾男主人的日常起居。这就是这两种丫鬟的大致由来,都挺有讲究的。

首先说说陪嫁丫鬟这事儿,想必大家对这个古代嫁娶时的习俗都有所耳闻。这个习俗啊,其实在西周、春秋时期就有了,那时候人们管它叫“滕妾”制度。

这里说的“滕”,其实是古代一种习俗,讲的是贵族女子出嫁时,会捎上自己的侄女或妹妹一块到夫家去。这些跟着一块儿去的侄女或妹妹,有个专门的称呼,叫“滕侍”。

早几年有部特别火的电视剧,名叫《芈月传》。里面的宣太后芈月,一开始只是跟着她姐姐芈姝嫁到秦国来的陪嫁丫头,可没想到她后来比姐姐还受宠,结果姐妹俩就这么闹掰了。

到了春秋晚期,这个规矩有了点新变动,贵族家的姑娘出嫁时,不再带上自己的侄女或亲戚里的女孩子做陪嫁,而是改带些丫鬟仆人一块过去。

进入封建时代后,虽然社会制度有了变化,但从奴隶制那会儿传下来的家族规矩和等级差别,其实还是老样子。这种“滕妾”的做法,也一样被延续下来了。

大户人家的闺女出嫁时,通常会带上几个小姑娘和一两位有经验的老妈子。带老妈子陪嫁,主要是想着新娘子刚到夫家,啥都不懂,可能会碰到好多难题。这时候,老妈子就成了新娘的靠山和向导。

那些从娘家带来的年轻侍女,到后来很可能就成了姑爷的人。要是运气好点,能混上个妾室的名分,算是体面了。要是不得宠,或者女主人不答应,那就还是得继续当通房丫鬟。

在《红楼梦》里头,王熙凤有个贴身大丫鬟叫平儿,她不光是王熙凤从娘家带过来的陪嫁,还是琏二爷的贴身伺候人。

男主人那边的通房丫鬟到底是个啥情况呢?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专门照顾男主人的贴身女仆。这些丫鬟有的呢,是女主人带进门的,就像之前提到的平儿那样。

有些大家族为了给家里的男孩子长见识,会特意安排丫鬟来辅助他们了解世事,这些丫鬟大多是男孩子的女性长辈送的。我们还是以《红楼梦》里的人物来说事儿。

袭人跟晴雯都是贾母给贾宝玉挑的贴身丫鬟,不过要说贾宝玉的妈王夫人,她明显是更喜欢袭人一些。为啥呢?就因为袭人的性子比晴雯要温和得多。

她对宝玉既忠心耿耿,又满怀深情,真的是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做起事情来头头是道,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因为这样,她和宝玉之间的亲近,贾母和王夫人也都是看在眼里,默不作声地接受了。

如果宝玉没有离家出走,贾家也没有衰败,她很可能就会在将来成为贾家的一个“美妾”,而不是最后嫁给了蒋玉涵。

很明显,不管是女主人嫁过来时带来的贴身侍女,还是男主人家里特地安排给他使唤的丫鬟,她们归根结底都是属于男主人的。就连这些丫鬟自己,也都默认了这种安排。

因此,要是问她们站在主人床边伺候会不会觉得难堪,或许心里会有点不自在。但她们心里明白,这是自己的工作,所以并不会太反感。

古代时候,丫鬟的地位真的超低,手里还攥着卖身契,想通过正经路子提升身份,那简直是难上加难。所以啊,她们只能想办法往“成为男主人的小老婆”这条路上使劲儿。

但挺让人无奈的是,就算她们走运当上了姨娘,地位也就那么稍微提高了一点。在主人面前,她们还是得低三下四的,就像是仆人一样。就算生了娃,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地位不会有啥大变化。

为啥我会这么说呢?

【丫鬟抬了身份也依旧是奴仆】

在过去的老社会里,一个男人娶的正房老婆,那得是他爸妈给定的,还得通过好多媒人说合,正正经经地娶进门。而那些小妾呢,大多就是用来填补这种没法自己做主的婚姻空缺的。

在我国古代,有个老说法叫“贤良妻子,美丽小妾”,从这就能瞧出来,妻子的角色就像是个家里的“得力帮手”,帮丈夫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外头交际时给他打下手。

但那些妾可就不同了,她们无需拥有正妻那般渊博的学识和高雅的气度,长得漂亮就足够了。“靠脸蛋吃饭”是她们的生活方式,而给男主人延续香火则是她们的头等大事。

因此,那些出身不好的丫鬟,很少有机会成为正房夫人,最多也就是被看重了,提升为妾。在家里头,妾可算不上是真正的主人,跟正妻比起来,地位那是差远了,得分个尊卑高下。

在正房眼里,小妾是可以随自己怎么处理的。就算那小妾再怎么受老爷宠爱,在正房心里,她终究还是个下人。就算是动手教训一下,外头的人也不会多管闲事。

宋朝有位大官叫周必大,他老婆特别凶狠爱吃醋。有一次,她居然把周大人疼爱的那个小妾绑在院子里,大热天的让太阳晒着。

周必大瞧见了心里头真不是滋味,可在这件事上,妻子对妾室的处置权比他大多了。他就因为心慈手软,给妾室喂了点水,结果被周夫人一顿数落,真是没辙。

他不但不能发火,还得咧着嘴笑,去哄着夫人开心。咱们想象一下,要是这位大人开口帮着小妾说话,甚至敢和周夫人对着干,那结果会怎样呢?

古时候有个说法叫“偏爱小妾冷落正妻”,这事儿虽然可能不构成啥大罪,但在道德上肯定是说不过去的。要是朝廷里哪个大官有这种倾向,那他可就得小心了,言官们肯定会抓住这点,上书弹劾他一番。

就算是皇上,也得守规矩,要是太宠某个妃子,让皇后丢了面子,那可就麻烦了。大臣们会一个接一个地上前劝说,这种情况,说白了,古人保护正宫娘娘的尊严,其实也就是在维护那时候的等级制度。

不只是大老婆,家里那些正经的主子们,身份地位都比小妾要高出一截。在《红楼梦》里头,王熙凤好几次都拿赵姨娘开涮,让她下不来台。

其实吧,赵姨娘这人虽然不咋地,但说到底,她可是贾琏叔父屋里的人,从某个角度看,也算是长辈了。不过呢,王熙凤作为贾琏的老婆,她可从来没把赵姨娘放在眼里,从不给她好脸色看。

说白了,王熙凤虽然年纪轻辈分小,但她是正儿八经的主子身份,反观赵姨娘,仅仅是老爷叔父的一个偏房,根本不用对她太过在意。

【结语】

很显然,就算丫鬟再怎么拼命努力,哪怕最后成了妾室,也还是会被人瞧不起。在主人屋里伺候,这事儿根本算不上啥大不了的。说到底,这就是封建贵族欺负劳动人民的表现。

如今早已没了奴隶和丫鬟的存在,就连家里的保姆,也是和雇主平起平坐的雇佣关系。雇主付钱,保姆干活,封建社会那些不好的东西,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