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折叠 iPhone 的每一次爆料都能引发热议。随着富士康 2025 年 6 月启动 NPI,这款神秘机型离我们越来越近。

巴克莱分析师预测,折叠 iPhone 起售价将高达 2299 美元(约 1.66 万元人民币),几乎是 iPhone 16 Pro Max 的两倍。折叠屏与铰链技术的研发投入巨大,苹果采用三星 UTG 玻璃和精密铰链,单台物料成本比直板机高出 40%-60%,目标用户锁定全球百万美元资产家庭。

折叠 iPhone 在形态设计上做到了极致。展开厚度仅 4.5mm,折叠后 9.5mm,比三星 Galaxy Z Fold5 薄 29%;采用航天级钛合金中框与液态金属铰链,重量控制在 230g 以内。为解决折痕问题,苹果搭载第二代 UTG 玻璃,厚度 0.03mm,透光率提升至 92.3%,配合微凹透镜阵列和动态补偿算法,实现近乎无折痕的视觉效果。

苹果大胆舍弃 Face ID,改用侧边指纹 + 超声波手势交互。这种设计不仅节省内部空间,还为折叠屏带来全新操作逻辑。独创的 "镜像模式" 让外屏可完全映射内屏操作,适配多任务处理的 "智能分屏" 功能支持三窗口同时运行,大幅提升使用效率。

苹果折叠 iPhone 的最大优势,在于生态协同。与 Mac、iPad 的无缝联动,支持折叠屏专属的 "跨设备剪贴板";优化 Apple Pencil 书写体验,延迟降低至 9ms;甚至推出折叠屏专属的 Final Cut Pro 移动版。

与 Netflix 合作开发折叠屏专属影视格式,联合 Adobe 推出适配折叠屏的 PS Express,苹果书店更是推出 "折叠书" 新形态,支持双屏互动阅读。

苹果的入场将重塑折叠屏市场格局。尽管 1.6 万元的起售价将过滤掉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如果你是科技尝鲜党或苹果生态深度用户,不妨期待一下 2026 年的秋季发布会,也许这款折叠 iPhone 会重新定义 "高端旗舰" 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