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失眠,可能是心律失常在捣鬼

冠中谈健康 2025-03-08 04:14:27

徐女士最近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她突然开始频繁失眠。以前,她总是一沾枕头就能进入梦乡,但现在,她每晚都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了也睡得很不踏实,常常半夜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还伴有心慌的症状,越是睡不着,心慌的感觉就越强烈。

晚上睡不好,白天的徐女士也显得无精打采,坐在办公桌前时常犯困和心慌,工作效率也明显下降。同事们给她出了很多主意,比如数羊、运动、泡脚等,但都没有效果。她甚至尝试了安眠药,但失眠和心慌的症状反而更加严重了。直到这时,徐女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去医院寻求治疗。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徐女士,她患有室性早搏,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跳节律突然提前,然后出现一个较长的间歇。徐女士很困惑,她一直以为失眠是因为熬夜或压力大,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心律失常在捣鬼。

医生解释说,心律失常确实可能导致失眠。一方面,心律失常患者因为担心病情,心理负担较重,容易因为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导致失眠;另一方面,心律失常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失调,使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从而引起失眠多梦、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为了改善徐女士的失眠和心律失常症状,医生建议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参松养心。参松养心具有双向调律的作用,能够显著缓解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同时其中的酸枣仁成分还可以改善失眠多梦。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黄从新教授也分享了参松养心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参松养心可有效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复发风险40.4%,显著降低术后3个月及6个月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发生频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心血管病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心脏杂志》,为房颤患者提供了创新、有效、安全、可长期使用的优化方案,也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还给徐女士提供了一些生活方式的建议。她建议徐女士在睡前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这样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可采取半卧位或30度角坡度卧位。此外,睡前不要进食过多食物,避免大脑和心脏因缺血而影响睡眠。同时,睡前也要避免看令人兴奋、激动的比赛或节目,以免因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诱发心律失常。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失眠伴有心慌、胸闷等症状时,不要单纯当作失眠来治疗。首先要排除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以免耽误病情进而引发严重后果。希望所有受到心律失常和失眠困扰的朋友们能够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入睡方法,享受美好健康的生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