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第四卷:悟道
第八十七章 苏家上下前文链接:第四卷第八十六章
邱处机来到苏家集的第二天,一直忙碌着给镇子上的人看病,这样一直到傍晚时分,等候在院子里的人才渐渐少了。
苏会堂看病人渐少,赶紧张罗着让家里人做饭,准备让邱处机休息吃饭。
又过了半个时辰,院子里已经没有了等候的病人,苏会堂的父亲这才从后院走出来,走到邱处机跟前,把一杯刚沏好的茶递过去。
邱处机一看是苏老爷子,连忙躬身施礼,这才接了茶,坐下来喝了几口润润嗓子。
“道长这一天可真是辛苦!”苏老爷子说道, “我们这些山里人家实在是礼数不周,见道长医术高明就只管带了病人来,也顾不得道长一路劳顿,需要休息!”
“这都是应该的。”邱处机说道, “平时在龙门山中,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病人!”
“唉,我们这平常百姓吃五谷杂粮,又怎么会不生病?”苏老爷子说道,又觑着眼睛看看邱处机: “看道长可不像我们,这忙碌了一天倒没显出劳累来!看来还是修行不浅啊!”
“哪里,只不过是一些粗浅功夫。”邱处机笑道, “我原本也是忙碌惯了,在重阳会中时常忙到半夜!这点辛苦倒算不了什么。”
“道长,你看我们这些平常人家,那真是生不起病的。请问道长能否指点一些修养身心的功夫啊?”苏老爷子看看侍立在旁的苏会堂说道, “我这上了年纪的,觉得累那都是常事,我也知道我现在再做这修行当然是晚了。不过你看会堂,平时让他练一练或许就能强身健体,我也不是说要让他成仙了道,能够少生病就是好的!”
邱处机听苏老爷子请教,当下毫不隐瞒,就把呼吸之法向苏会堂传授了一遍。
苏会堂平时也听宜迟说起过,道家的修养功夫那是最有益身心的,不过平时忙碌,从来没想过要自己练去。这次他看邱处机不仅本领高超,智慧过人,经过一天忙碌后仍然精神奕奕,让人不由十分敬服向往,又听父亲那么认真地向邱处机请教,当时也就凝神听着,然后又细加揣摩、练习,不大一会儿就学会了。
“这呼吸之法虽然极其简单,但是对身体的益处却是难以言说的,只是需要每天练习才会受益良多。”邱处机看苏会堂学得认真,不由又仔细叮嘱道: “每天在静时坐上半个时辰即可,或者熟练之后尽可以将其替代之前的呼吸,到那时恐怕益处会更大呢!”
苏会堂当即点头,表示一定牢记在心,平时勤加习练。
正在这时,苏会堂六岁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平时活蹦乱跳的孩子进了家门就靠到了爷爷身边,低着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多娃子,你这是怎么了?饿了吧,再过一会儿爷爷就带你吃饭去!”苏老爷子平时极为疼爱这个小孙子,此时一看这个情形,不由连忙拉了他的手说道。
“不饿。”多娃子勉强抬起头来说道, “爷爷,我难受!”
苏老爷子一听就急了: “哪儿难受了?快跟爷爷说说!”
“我肚子疼,肚子难受!”多娃子一边说一边用小手抱住爷爷,声音带了几分哭腔,苏会堂一听也不由走过来关切地看着儿子。
“来,让我看看。”邱处机站起来,走近了弯着腰看了看多娃子的眼睛,又看了看嘴唇,用手轻轻摸着多娃子显得略硬的肚子问道: “是不是这儿疼啊?”
“嗯。”多娃子答应道,泪花在眼睛里直闪。
“不要紧的,这是停着食了。”邱处机说道,他一边说一边把多娃子抱起来,随自己坐回到椅子上,用右手轻轻盖在多娃子的肚脐处,又抬头对苏老爷子和苏会堂说道, “他可能是中午吃得太饱,又急着跑出去玩,没注意着了些凉风,所以才有此症。”
“嗯,小朋友叫我,我就出去了。”多娃子说道。
“哦,道长,那应该给他用些什么药啊,道长只管开了我让会堂马上去取药来!”苏老爷子看孙子生病,那当真是比他自己生病了还难受。
“不用吃药,今天晚上就先饿一饿吧。”邱处机笑道,他右手悄悄运气,一股温暖的气息缓缓地流向多娃子的丹田处。
过了一会儿,多娃子突然咧开嘴嘻嘻地笑了起来: “爷爷,爹,我好舒服啊!”说着原本有些苍白的脸色慢慢显出些红润来, “原来我肚子里面好像有块冰,现在觉得,就好像有太阳在里面照着一样!”
“哎,你听听,他这么快就好了!”苏老爷子顿时眉开眼笑, “还是道长的法子好,不用吃药这么快就好了!真神!”苏会堂一听也咧开嘴笑了起来。
邱处机又仔细看着多娃子,说道: “这孩子想必平时脾胃也弱?”
“这我倒不懂,不过平时他就是不大爱吃饭,每到吃饭的时候就好像让他受刑一样。”苏会堂说道。
“我不饿,所以才不想吃饭的!”这时多娃子有了精神,振振有词地回答道。
“小孩子正长身体,不吃饭怎么能长身体呢!”苏会堂故意板起脸来说道。
“他虽然不吃饭,不过想必也没有饿着肚子。”邱处机说道,问多娃子: “你既然不爱吃饭,那你平时最爱吃什么?”
“老奶奶给的点心。”多娃子嘻嘻笑着说道, “老奶奶的点心最好吃了!”
原来,苏会堂家四世同堂,苏会堂的奶奶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仍然康健,平时最疼爱这个重孙子,经常把儿子和孙子给她买的点心给多娃子吃。
“你看是不是?”邱处机说道, “他的脾胃虚弱倒不是因为吃得太少,说不定却是平时吃得比较多才引起的。”说到这儿,他看了看苏老爷子和苏会堂, “要想身体安,总须三分饥和寒,如果我说这孩子以后要少吃些,恐怕老先生该骂我了!”
“怎么会,怎么会?”苏老爷子有些不自然地笑道, “这老人家么,原都是最喜欢隔辈人,哪想得到就把孩子给吃坏了!”
“慢慢再养一养脾胃吧。”邱处机说道,又用手轻轻揉了揉多娃子的小肚子,发现肚子已经柔软了不少,于是就把多娃子轻轻放到地上, “好了,去玩吧。”
“再抱会儿,再抱会儿嘛,舒服!”谁知道多娃子反倒赖住邱处机说道, “道长这全身就像夏天时候的太阳一样,说不上有多舒服了!”
苏会堂看儿子耍赖,不由微微地皱起眉头: “快去后面找你娘去,她早就找你半天了,还不快去!”
多娃子看爹严厉起来,这才极不情愿地嘟起嘴,向后面走去。
苏老爷子和苏会堂看多娃子好了,又一再地向邱处机道谢,三个人又叙谈起来。
苏会堂想起原本是请邱处机来逛庙会的,不由十分歉疚地说道: “道长,您今天忙了一天,明天咱们可得早些动身去庙会上,不然又该被病人围住了!虽说道长不怕辛苦,我这心里可实在过意不去!”
邱处机看向外面完全黑下来的院落,远处的天空正显出深重的湛蓝,几颗星星闪着幽冷的光,他微一凝神,不由说道: “明天即便没有病人来,我看我们恐怕还是去不成的!”
苏会堂一听邱处机说第二天还是不能去逛庙会,不由着急地问道: “道长,明天既然没有病人来,我们当然就有时间去庙会。道长又怎么会说去不成?”
其实苏会堂本人对逛庙会也并非十分热衷,不过他是一片好心请邱处机来自己家做客,一心想要好好招待恩人。苏家集平时实在没有什么好去处,只有这春节前后的庙会还可以看一看,所以才特意请了邱处机来。可是没想到,邱处机来到这里后却一直在为人看病,想到这些苏会堂就觉得过意不去。
邱处机神态倒比较悠闲,他抬起头来看看院外无比悠远的天空,淡淡地一笑,说道: “唉,这原是我教的劫难,并非仅凭你我之力就可以扭转的!”
苏会堂听了这话,当然是大惑不解,不过苏老爷子年纪大,到底见多识广,又知道邱处机确是有些道行的,于是就说道: “去不去得成到明天再看吧!会堂,道长累了一天,我看还是早些安排道长安歇吧!”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苏会堂惦记着去庙会的事,早早地就起来了。此时院里院外一片寂静,显然门外并没有人在等候看病。看来还是镇子不大的好处,道长昨天一天就把所有的疑难病症都看完了。
苏会堂抬头仰望,看到天空一片湛蓝,东方天边的红霞散发出道道金色光线,映衬得这片蓝色更加清幽宁静,看来今天会是个晴朗的天气。
“这么好的天气肯定能去庙会的。”苏会堂想道,一想到今天终于能够得偿所愿,他不由心情大悦。
苏会堂正这样想着,看到邱处机从房内走出来,他不由说道: “道长,今天没有病人前来看病,我们早些吃饭,吃过饭我带你去庙会上看看。道长平时虽然喜好清静,不过现在看看我们这里的热闹也另有一番好处!我一心请道长前来,我就不信去不成!”
“好。”邱处机眼睛里含着笑,微微点头说道。
两个人正准备返回屋内,正在这时,只听外面有人把苏家的院门拍得砰砰直响,还伴随着一个人急促的叫喊声: “道长!道长!快开门!”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