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牵动全国老百姓的中国版延迟退休政策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之后,与延迟退休配套的弹性退休制度发布。
延迟退休+弹性退休让中国版的延退充满了“自由性”,即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规定范围内选择合适的退休年龄。另外,为了缓解部分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年限过少的问题,延迟退休政策也对领取养老金待遇的最低缴费年限做了调整,逐步从15年延长至20年。

既然给了员工充分的自由选择权,那么能不能达到完全不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的状态呢?
除了已经退休的职工完全不受影响外,部分还未退休的职工也能如延退政策实施前一样,通过申请提前退休等方式维持原状。我们以男性职工为例分析哪类职工可不受新政影响。
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男性职工原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延退实施后第一批受影响的是出生于1965年的男性职工,他们的法定退休年龄至少延迟1个月,最多延长3个月,也就是在60岁零1个月至60岁零3个月之间退休。

之后出生的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长,慢慢延长至63岁。
不过,弹性退休制度给了职工申请提前退休的权利。根据规定,提前退休的年数最多为3年,且提前后不得比延退政策实施前退休得更早,这意味着哪怕是延迟到63岁退休的人也能顶格使用弹性退休政策,申请提前3年,在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
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到63岁的男性职工都能依然在60岁退休了,何况早于这个年龄的人呢,更可以如同之前一样,选择在60岁退休。

前文说过,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除了法定退休年龄往后延外,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也延长了。不过,该项政策设有过渡期,同样也不是所有在职员工都会受到影响的。
从“提高最低缴费年限情况表”能否哦发现,过渡期为5年,即2025年至2029年退休的最低缴费年限还是15年,直到2030年开始才按照每年6个月的进度延长,到2039年的时候最低缴费年限将变成20年。
我们来看下法定退休年龄延长后哪些人第一个吃进最低缴费年限变长的政策。

根据政策,1969年1月之后出生的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在2030年,所以1968年12月及之前出生的男性职工不用考虑最低缴费年限延长的影响,还是按照累计缴费满15年便能领取养老金的政策实施。
此外,还有一部分男性职工可以通过申请提前退休规避累计缴费年限延长,即在1969年1月至12月出生的男性职工,申请提前至2029年期间退休就可以了。
比如 ,一位出生于1969年5月的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延长了14个月,要等到年满61岁2个月,也就是2030年7月才能退休,这时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6个月。他可以申请提前到60岁至60岁零7个月,也就是在2029年5年至12月间退休,便能维持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的政策。

总结一下,对于男性职工而言,目前的政策给予了所有人按照原本60岁退休的选择权,哪怕法定退休年龄延至63岁也没关系;1970年之前出生的退休人员可以不受最低缴费年限提高的影响,其中,1969年1月至12月出生的需要通过申请提前退休实现。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