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4月9日中午落地,美国对华累计征104%!中美比耐力的时候到了

王五说说看吧 2025-04-09 17:10:50

根据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全部“对等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12:01(即00:01)正式生效。考虑到中国与美国存在12个小时的时差,这意味着当美国进入这一时刻时,北京时间已是4月9日中午12:01。

此前,特朗普先是针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之后又对我国的反制采取报复措施,额外加征50%的关税,这意味着本次的“对等关税”是84%。

自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已两次上调中国产品关税,所以“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累计会高达104%。

这一加征额度,已经远超2018年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对华发起贸易战时的水平。种种迹象清晰表明,特朗普政府此次是铁了心要挑起贸易战。

公平地来说,特朗普此次的强硬举措并非仅针对中国,只是中国率先实施反制,这进一步刺激了他,使其变得更加疯狂,额外对中国商品加征50%的关税。实际上他对其他国家同样态度强硬。

比如,美国最大的战略盟友欧盟,主席冯莱德恩建议美国开展“零对零”关税政策,也就是美欧双方互免汽车和工业品关税,这已然做出了不小的让步。

但美国方面却得寸进尺,回应称仅这样做还不够,要求欧盟每年必须从美国购买3500亿美元的能源以拉平贸易逆差,才能获得关税减免。

无论是战略盟友,还是与美国贸易逆差最为庞大的中国,特朗普都不退让,明确在“对等关税”正式生效之前不做出任何承诺,执意要先将关税提高,不存在任何例外情况。

特朗普这种疯狂且不计后果的举动,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美国政府是否真的要放弃全球贸易,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

事实并非如此。尽管特朗普一心期望推动更多制造业回流美国,但他心里清楚,这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即便未来制造业真的成功回流,在此期间,美国依旧离不开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

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强硬,是企图让各国深切感受到一旦失去美国将会给本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如此一来,美国便能在后续的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过去,国家之间爆发战争,历经漫长厮杀后,最终还是会回到谈判桌前。

发动战争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让对手心生恐惧、直至彻底屈服。如此一来,在谈判的环节中,己方就能占据绝对的上风,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种条件。失败者在谈判桌上是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如今正在激烈展开的贸易战,本质上不也正是遵循着这样的逻辑吗?只不过,曾经战场上轰鸣的飞机大炮,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关税这一“隐形武器”;而国家在过去战争中要承受的人员伤亡、领土被侵占等沉重代价,现在则转化为了经济领域的损失。

当我们运用战争思维去剖析贸易战,便能清晰洞察美国和特朗普为何如此强硬,对任何一方都不留情面的逻辑了。

目前,美国财政部长透露,当下已有大约70个国家主动寻求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日本将获得优先谈判的待遇。你看,谈判不是你想谈就能谈的,得排队,表现好的先谈。由此可见美国并不急于展开谈判,因为它心里明白,在关税尚未真正加征之前进行谈判,未必能如愿以偿地达成自身目标。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先让这些国家承受一番经济上的痛苦,之后再提出各种要求,即便这些要求过分至极、毫无道理,对方迫于国内的经济压力只能服软。

当面对特朗普这般极限施压的策略时,我们究竟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在我看来,既然对方已然秉持战争思维发起挑战,我们就绝不能有丝毫退缩。若选择退缩,那无异于在谈判桌上将全部利益拱手相让,这显然与我们的长远发展规划背道而驰。

当今的全球格局之下,中美之间事实上已经悄然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耐力比拼。这并非是一场短暂的交锋,而是一场持久的、全方位的较量。我们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确实面临着诸多不容小觑的压力,而美国那边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谁先支撑不住,谁就会失去主动权,最终只能在谈判桌上无奈服软。以往的国际经贸争端中,就有不少国家因为自身耐力不足,无法承受长期的压力,而在谈判中处于劣势,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

相反,即便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捍卫自身根本利益,进而迫使对方不得不寻求达成公平的协议。我们的底气来源于国内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所形成的消费潜力是杀手锏。此外,与欧盟、“一带一路”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同样也能抵御美国的关税大棒。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0 阅读:1

王五说说看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