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编辑:夏有喃风
很多人喜欢给娱乐圈的明星打上标签,而“谋女郎”就是圈里最知名的标签之一。
从巩俐到章子怡,从倪妮到周冬雨、刘浩存,这些个“谋女郎”无一不是圈内赫赫有名的女星。


有女自然就有男,圈内“谋女郎”很多,然而“谋男郎”却只有一个。
对于这位“谋男郎”,张艺谋在评价这个人的时候,曾说:“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演员之一。”
那么他到底是谁呢?何德何能受得起“伟大”二字呢?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张艺谋早年的“御用男主角”李保田。
想必当这个名字一出来的时候,估计不少人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刘罗锅”那张脸了。
不过,这位老艺术家当年可是被圈内13家娱乐公司一起联合封杀的主儿,这在演艺圈里,绝对算得上是“头一号待遇”了。

这事儿还得从2005年说起,当时李保田拍了部电视剧《钦差大臣》,本来合同里说好了是30集,结果制片方为了多赚钱,硬生生给注水成了33集。
李保田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把制片方给告了,最后还真的让他给赢了,拿到了190万的赔偿款。

这事儿一出,整个圈子都炸锅了,说李保田不守规矩,是个“戏霸”,还联合起来封杀他。
但李保田根本不在乎,他觉得自己的底线就是不能被践踏,尤其是不能容忍这种欺骗观众的行为。

其实,李保田的“另类”在圈里早就出了名。
他不接广告代言,不管给多少钱都不干,说是不想忽悠老百姓,特别是酒和药这两种,那更是谈都甭谈。
他也不参加综艺节目,觉得那些东西都是为了博眼球,和艺术根本不沾边。

有人说他活的太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也有人说他太较真。
但了解李保田的人都知道,他骨子里就是个“戏痴”,对演戏这件事,他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这股子“痴劲儿”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
李保田的父亲是军人,对他要求特别严格,希望他以后能子承父业。
可李保田偏偏喜欢上了唱戏,这在当时可是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事情。

为了学戏,李保田跟父亲大吵一架,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
离开家之后的李保田还是一门心思想着学唱戏,所以他跑到一个地方剧团,开始了自己的学艺生涯。

唱戏那讲究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艺的那段日子是过得相当苦的,吃不饱穿不暖不说,还得忍受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但李保田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他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证明给父亲看,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没有错。

经过几年的苦练,李保田的演技突飞猛进,很快就成了剧团的台柱子。
可就在他准备衣锦还乡的时候,却得知了父亲病重的消息。
等到李保田赶回家时,父亲已经去世了,他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这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痛。

也许是因为这段经历,李保田对“演员”这个职业有着超乎寻常的责任感。
他觉得演员就应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当前演绎的这个角色中去,不能掺着一丝一毫的杂念。

这样的态度要放到现在,那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哪像如今的某些演员,迟到早退耍大牌不说,还特别喜欢轧戏。
一下子就连着接好几部戏,对外发通稿营销自己“努力刻苦”,实则是对每个剧组都不负责任。

1996年,李保田凭借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刘罗锅”一角,火遍大江南北。
这部剧当年火到什么程度呢?一开播便是“万人空巷”,因为都回家看电视去了。
很多地方收视率都破50个点,即便是在北京、上海这些电视普及率高的大城市,收视率也逼近了50%,主题曲更是传唱至今。

李保田、王刚和张国立也因为这部剧组成了“铁三角”,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组合。
然而,就在大家都期待着他们能继续合作的时候,李保田却公开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和王刚、张国立一起拍戏了。


原因很简单,李保田觉得他们两个“不敬业”,没有从心底里重视演员这份工作。
王刚热衷收藏古董,经常请假去各地淘宝贝,参加鉴宝活动;而张国立则是喜欢在各种节目里露脸,心思一多半都不在拍戏上面。

李保田看不惯他们这种拍戏时“三心二意”的态度,觉得是对艺术的不尊重,所以宁愿放弃“铁三角”的名号,也不愿意再跟他们合作。
再加上他认为自己已经将“刘罗锅”演绎完了,故事也讲完了,再拍续集那就是炒冷饭,糊弄观众。
所以他又拒绝了剧组请他拍续集的邀约,等到了后来,这“铁三角”的缺儿就让张铁林给补上了。

这件事也让李保田得罪了不少人,大家都觉得他太“轴”了,不懂得变通。
但李保田不为所动,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哪怕是被孤立、被封杀,也要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份“纯粹”。

2009年,李保田接拍了电视剧《永不回头》。
这部剧讲述的是一群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回归社会的故事,题材敏感,制作精良,李保田在剧中的表演更是堪称教科书级别。

然而,就在这部剧拍摄期间,李保田的儿子结婚了。
试问哪个做父亲的会甘心缺席自己儿子的婚礼呢?所以剧组的人都劝他回去参加婚礼,毕竟是人生大事,错过了就太可惜了。

但李保田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他说:“演员最重要的是拍戏,拍戏不能请假,我是老同志更不能请假。”
就这样,李保田错过了儿子的婚礼,这也成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个遗憾。

有人说李保田太“无情”,为了拍戏连家人都可以不要,已经疯魔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
但也有人理解他,觉得他是把“演员”这个身份看得太重了,心里只有艺术,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其实,李保田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人,只是在他心里,演戏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2020年,74岁的李保田获得了中国文联颁发的“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奖”。
当他步履蹒跚地走上领奖台时,台下的演员们,无论老少,都全体起立,为他鼓掌致敬。


这一幕,是对这位老艺术家最好的肯定,也是对他多年来“坚守”的最好褒奖。
李保田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初心,坚守自己的原则,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保田



中国新闻周刊:《李保田:从来没喜欢过刘罗锅这个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