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税,好莱坞电影要“凉凉”?

胶片猴 2025-04-20 22:08:50

特朗普一声令下,对华关税像坐了火箭似的飙升,最终叠加到 145%。这波操作下来,整个市场都跟着抖三抖,电影圈自然也没能躲得过。

国家电影局的回应相当硬气:“美国这波加税操作,把国内观众对美国电影的好感度又往下拉了拉。

咱就按市场规律来,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电影进口。” 这话一出来,好莱坞的片方估计得心里咯噔一下。

2024 年咱们引进了 37 部好莱坞电影,其中 30 部分账片、7 部批片。往后呢,这个数字可能会压缩到 25 部,而且只有头部 IP 能留下。

想当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那叫一个火爆,3.6 亿票房,一张票能炒到 200 块,影院外头全是人,挤得水泄不通。

为了保护国产电影,甚至还弄出了 “国产保护月”。再看看现在,《美队 4》没了当年《复联 4》的风光,《白雪公主》更是票房口碑双扑街,观众早就对那些硬塞的政治正确内容烦透了。

反倒是国产电影一路逆袭,10 亿、20 亿、30 亿,直到 150 亿,不断刷新票房纪录。

就这形势,就算没关税,好莱坞也有点跟不上趟了。

2025 年的好莱坞片单,哪些能留下,哪些要 “凉凉”?咱来盘一盘。

稳了!这几部确定能见面

《雷霆特攻队》:4 月 30 日国内上映

漫威这回真是求生欲拉满。

政策刚出,第二天就赶紧发了预告片,配文 “毁灭之日尚未到来”,明摆着是给粉丝和自己打气。

“冬兵” 带着一群 “反派专业户” 搞反英雄联盟,有点 DC《自杀小队》的意思。

虽说漫威这几年有点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说不定能靠这波 “边角料” 逆袭呢?

《会计刺客 2》:6 月 27 日美国上映,确认引进

本・阿弗莱克主演,前作评分 7.6,设定挺有意思 —— 白天是西装革履的会计,晚上变身暴力打手。

这种 “双面人生” 的设定,加上大本的演技加持,还是值得期待的。就是上映时间还没定,粉丝们还得再等等。

《驯龙高手真人版》:6 月 13 日美国上映,内地待定

环球影业学起了迪士尼,把经典动画翻拍成真人版。

预告片里无牙仔和小嗝嗝的真人造型居然没啥违和感,剧情也是 1:1 还原。

不过这种消费经典 IP 的操作,观众买不买账,还得看正片质量。

《星际宝贝史迪奇》:上映时间:2025 - 07 - 18(美国),内地未确定

迪士尼又来改编自家的动画 IP 了,这次主打可爱风。

想当年 2002 年推出的《星际宝贝》,成本 8000 万美元,票房却狂捞 2.73 亿美元,第一季在豆瓣评分高达 9.4,好多人都是守着少儿频道看的。

从目前的预告片来看,特效还不错,史迪奇像个毛茸茸的玩偶。首支预告片发布 24 小时内全球观看量达 1.58 亿次,热度在迪士尼非公主系列真人电影里排第二。

不过在中国,可能也就只能吸引一波情怀粉了。

有机会!这几部在 “生死边缘” 试探

《碟中谍 8:最终清算》:5 月 22 日美国上映

阿汤哥的《碟中谍》系列拍到第八部,可能是最后一部了。

从 1996 年第一部开始,每一部都没缺席中国市场。

30 年过去,阿汤哥还是那个拼命三郎,跳楼、扒飞机、飙车,啥危险来啥。预告片里那句 “我需要你信任我,最后一次”,简直戳中影迷的心。

虽然中国定档时间还没公布,但就凭这份情怀,引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阿凡达3・火与烬》:12 月 19 日美国上映

当年《阿凡达》上映,那可是现象级的。

为了看这部电影,有人连夜排队,有人跨省奔波,一张黄牛票能炒到 1500 块,影院经理因为设备故障给观众下跪道歉。

如今续集来了,虽然观众口味变了,但卡梅隆的金字招牌还在,再加上前作积累的庞大粉丝基础,只要质量在线,引进后票房应该不会差。

《疯狂动物城 2》:11 月 26 日美国上映

第一部靠 “动物乌托邦” 的设定圈粉无数,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续集能否延续前作的辉煌?

从预告片来看,还是熟悉的配方,搞笑、温暖、充满正能量。

迪士尼的动画向来在内地市场吃得开,只要别搞太多政治正确的东西,引进后大概率会成为亲子观影的首选。

《功夫梦:融合之道》:上映日期:2025 - 05 - 30(美国)

这个系列又叫《龙威小子》,是个老 IP 了,主要面向欧美青少年市场。

15 年前重启过一版,威尔・史密斯还借此捧红了儿子贾登・史密斯。

要说和咱中国的关系,也就 70 岁的成龙大哥能撑撑场面了,有他在,引进的几率就大一些。

《梅根 2.0》:上映日期:2025 - 06 - 27(美国)

温子仁监制,环球影业发行,前一部国内和北美同步上映。

这一部环球影业明显很重视中国市场,在微博上卖力宣传。片里梅根还打起了咏春拳,看来是想在中国市场 “吓” 出一片天。

还挺希望它能引进的,毕竟这可能是今年院线能看到的唯一一部好莱坞恐怖片了。

《招魂 4》?想都别想,加不加关税,“鬼” 都过不了海关啊!

《超人》:上映日期:2025 - 07 - 11(美国)

DC 的超人电影又双叒重启了,扎克・施耐德好不容易让超人脱下的红内裤,詹姆斯・古恩又给穿回去了。

这次滚导走的是欢乐路线,一点都不严肃。

与其说期待,不如说如果超人这个大 IP 和滚导都 “玩不转”,那 “超英” 电影估计真要被漫威给 “玩坏” 了。

《迈克尔》:上映日期:2025 - 10 - 03(美国)

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部传记电影,在另一些人眼里,这是一场 “复活”。

目前信息不多,黑人题材导演安东尼・福奎阿操刀,代表作有《解放黑奴》《伸冤人》系列,侄子贾法尔・杰克逊将扮演成年杰克逊。

是想想能在影院里,像回到高中听《thriller》时那样浑身发抖,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强烈期待引进,最好还是卡拉 ok 版,光听歌都值回票价!

悬了!这几部可能要 “打水漂”

《疾速追杀外传芭蕾杀姬》:6 月 6 日美国上映

前作《疾速追杀 4》在内地票房惨败,首日票房仅 200 万,排片占比 6.8%。

虽然是爽片天花板,但内地观众对这种纯暴力美学的接受度有限。

再加上这次是外传,主角换成了女性杀手,能不能吸引观众,还是个未知数。

《地球特派员》:6 月 20 日美国上映

皮克斯出品,画面没得说,毕竟砸了 1.8 亿 - 2 亿美元。但近几年皮克斯的作品口碑下滑,《夏日友晴天》《疯狂元素城》票房都不理想。这次还是《头脑特工队》原班人马,走的是脑洞大开的奇幻路线,可现在观众对这种 “套路化” 的皮克斯动画有点审美疲劳了,引进后能不能回本,悬!

《魔法坏女巫 2》:11 月 21 日美国上映

前作全球票房 7.44 亿美元,但在中国仅 1532.5 万元,东西方对歌舞片的审美差异太大。续集虽然阵容升级,但歌舞片在内地本就小众,再加上剧情能否突破前作的局限还是个问题,引进后大概率会 “水土不服”。

《神奇 4 侠:初露锋芒》 上映日期:2025 - 07 - 25(美国)

漫威又来 “折腾” 了,复联 4 之后漫威就一蹶不振。

这个堪称漫威 “第一家族” 的老 IP,之前拍的版本口碑极差,还被雪藏了。这次漫威宣布重启,还纳入 MCU 第六阶段,甚至可能成为核心角色。

设定倒是挺有意思,以 1960 年代为灵感的复古未来世界,石头人和机器人对话,复古又科幻。但从预告片来看,也没看出啥有效的故事。鉴于这个 IP 太老,这次能引进的可能性,估计不太大。

《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上映日期:2025 - 09 - 26(美国)

这阵容,简直是 “网盘大片” 预定

光看预告里 “孕妇扛着 AK47 扫射” 的镜头,就知道这片子绝对不简单。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可是业界大佬,早年《不羁夜》里的大尺度叙事把观众震得外焦里嫩,这次联手小李子、西恩・潘、本尼西奥・德尔・托罗三大影帝,光卡司阵容就能让影迷尖叫。

剧情融合了政治阴谋、枪战追车,还有 PTA 标志性的暴力美学,预告片里每一帧都透着 “我很贵” 的质感。

但问题也很明显:这种充满成人向暴力和复杂政治隐喻的片子,大概率触碰审查红线。

虽说粉丝盼星星盼月亮想在大银幕看到,但考虑到前作《不羁夜》都没能引进,这部怕是妥妥的 “网盘预定” 了。

《创・战神》:

赛博世界又双叒叕重启了

距《创战纪》上映已经 13 年,没想到迪士尼突然把这个 “冷到北极” 的 IP 翻出来炒冷饭。

从预告片来看,这次主打 “赛博朋克 + 现实世界” 的双重碰撞:会射光墙的摩托车把警车切成两半,空战场景炫酷得像电子游戏画面,变身特效更是闪瞎眼 —— 妥妥的直男爽片标配。

虽说没啥情怀滤镜,但这种视觉冲击力爆棚的爽片,在大银幕看确实过瘾。不过前作《创战纪》在国内票房仅 1.1 亿,口碑也两极分化,这次重启能靠特效挽尊吗?

引进可能性倒是有,但能不能让观众买账,还得看正片节奏够不够 “燃”。

《铁血战士:劣地》上映日期: 2025-11-07 (美国)

怪兽片的 “末日黄昏”?

铁血战士系列这几年存在感越来越弱,2018 年那部在内地只收了 1.59 亿票房,连怪兽片及格线都没摸到。

这次续集找来了《铁血战士:狩猎》的导演丹・特拉亨伯格回归,主演换成了艾丽・范宁,走的还是 “人类与外星猎手周旋” 的老套路。

预告片里血腥场面依旧,但怪兽片这几年在国内市场早就不香了 —— 观众看腻了 “怪物打架”,更追求剧情深度。

再加上同类型的《哥斯拉》系列都在走下坡路,这部铁血战士续集引进后大概率会 “扑街”,除非能玩出颠覆性的新设定,否则难逃 “票房扑街” 的命运。

《惊天魔盗团 3》:上映日期: 2025-11-26(美国)

魔术秀还能玩出啥新花样?

前两部靠 “舞台魔术 + 犯罪悬疑” 的混搭风格,在国内拿下超 10 亿票房,成了不少观众心中的 “爽片白月光”。

这次原班人马回归,还是熟悉的烧脑反转、酷炫魔术场面,预告里四大魔术师又双叒叕搞了个 “惊天骗局”,甚至把舞台搬到了海上。但问题在于,魔术犯罪的套路已经玩了十年,观众早就摸清了 “反转再反转” 的路数,如今还要面对《碟中谍》《007》等硬核动作片的竞争,想 “分得一杯羹” 太难了。

不过胜在系列情怀加持,只要剧本别太拉胯,引进后票房应该能稳住基本盘,但想再创辉煌,难如登天。

好莱坞凉了?未必是坏事

回想 2004 年,票房前十里 6 部好莱坞电影,《指环王 3》《蜘蛛侠 2》部部经典,国产片只能靠《功夫》《天下无贼》硬刚。

如今风水轮流转,去年票房前十里只有《哥斯拉大战金刚 2》一部好莱坞电影,还是靠怪兽特效勉强上榜。

减少好莱坞电影进口,对国产片来说是机会,能让更多优秀的本土作品有展示的空间。

对影迷来说,可能会有点遗憾。

比如经典重映的机会少了,小众电影引进的渠道窄了。

但换个角度看,这也能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多国家的电影。

像阿根廷的《荒蛮故事》、日本的《还有明天》,这些小众佳作最近就很受欢迎。

贾樟柯还专门成立了 “浪漫电影发行科”,专注引进国际影片,以后说不定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好电影。

说到底,市场规律就是这么现实。

好莱坞曾经靠质量和创意征服观众,现在却沉迷于 IP 翻炒和政治正确,失去了初心。

减少进口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 对好莱坞来说,该想想怎么拍出真正打动观众的电影了;对我们来说,也该期待更多元化的银幕体验了。

正如罗大佑歌里唱的:“青春不再,往日情怀。” 但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永远有新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

在大形势面前,咱们这些影迷的爱好显得既渺小又脆弱。

此刻,真的好想走进电影院,可那把打开电影院大门的钥匙,似乎不在我们手中啊。

0 阅读:47

胶片猴

简介:看片吐槽,吃瓜追剧,影视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