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由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22日爆发大规模袭击事件,导致数十名印度人丧生。印方随后出动大量安全部队追捕肇事枪手,同时还指责巴基斯坦军方“策划并实施这起袭击行动”。一时间,印巴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似乎一触即发。对此,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印度正在与我们进行一场低强度的战争,如果他们升级规模,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为了保护我们的土地,我们不会受到任何国际压力的影响”。

不过,印度方面随后做出的反应,让担忧印巴可能爆发新一轮冲突的人“松了一口气”。当地时间4月23日晚间,印度针对巴基斯坦宣布采取一系列外交和战略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断水、停签、驱离、撤员等 。作为回应,巴基斯坦方面则在24日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回应印度方面就印控克什米尔袭击事件针对巴方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向驻伊斯兰堡的印度高级专员公署发出传票等。 显然,一场原本在意料之中的边境冲突,似乎并没有发生。
实际上,外界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的,每当印控克什米尔发生大规模袭击事件时,印度总会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指责巴军方策划并实施这些袭击事件,并通过军事手段做出回应,结果往往会爆发边境冲突。在2019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一起自杀式袭击事件,导致40多名印度警察死亡。印度随后对巴基斯坦发动了空袭。巴基斯坦空军第二天进行了反击,印方出动飞机对抗,最终以印军一架飞机坠入巴基斯坦领土告终。

实际上,造成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袭击事件频繁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莫迪政府咎由自取的结果。要知道,处于印巴两国中间地带的克什米尔地区,本身就是英国殖民统治者给两国留下的一个“火药桶”,也是印巴两国长期冲突的主要诱因。而印度在数年前为达到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占为己有的目的,不顾巴基斯坦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单方面撤销该地区的自治权,并出动军警镇压当地民众的反抗,强行接管该地区的管辖权,从而为该地区发生更频繁袭击事件埋下伏笔。
现如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大规模袭击事件,印方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这是一种习惯性的“甩锅”手段,目的就是掩盖自身在其中需要承担的责任。按照以往印度的一贯做法,为转移国内的舆论关注焦点,至少要在印巴边境打几炮宣泄怒火。不过,从当前新德里方面采取的相关报复措施来看,印巴边境形势还是挺让外界感到放心的。

显然,莫迪政府似乎并不打算将事态闹大,因此其采取的报复措施选择在外交和其他层面上实施,并非从军事层面上做出反应,这对避免印巴边境再度爆发冲突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方面虽说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但也没有因为“被冤枉”而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可以看出巴方也在极力避免一场边境冲突的发生。由此可见,无论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事件中的表现都相对克制和理性,希望这种状态双方都能保持下去,给双方在今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