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的一番表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他表示,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的制裁,并且对于恢复与美国的对话持开放态度。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到如果美国表现出对美元结算的兴趣,俄方会考虑重新使用美元进行贸易。
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俄罗斯可能“倒回”到三年前的经济模式,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制裁,成为全球受制裁最多的国家之一。面对西方国家的金融封锁,俄罗斯迅速调整策略,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去美元化进程。
一方面,俄罗斯大幅转向东方市场,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俄罗斯建立了自己的支付系统,并大力推进本币交易,成为全球去美元化最彻底的国家之一。
然而,去美元化并非一帆风顺。
俄罗斯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常常面临货币结算的难题。例如,印度曾大量使用卢比与俄罗斯进行交易,但俄罗斯难以将卢比用于其他用途,导致资金使用受限。
此外,在投资和贷款等领域,美元仍是不可或缺的结算工具。
因此,俄罗斯对于恢复美元结算的兴趣,或许源于其经济现实的需要。
尽管俄罗斯在去美元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特别是在能源领域,石油交易长期以美元结算,俄罗斯若想重返国际能源市场,接受美元结算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此外,美国近期释放出缓和与俄罗斯关系的信号,也让俄罗斯看到了解除制裁的希望,从而更倾向于在部分领域恢复美元结算。
不过,俄罗斯也深知美元的“双刃剑”属性。
过去几年,美国多次以各种理由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甚至动用了“金融核弹”级别的手段。因此,俄罗斯在考虑恢复美元结算时,必然会权衡利弊,不会轻易全面倒向美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不太可能一夜之间回到三年前的经济模式。
毕竟,去美元化已成为全球大势所趋,俄罗斯在与中国等国的本币结算合作中也尝到了甜头。
因此,俄罗斯更可能采取一种“两手准备”的策略:既在部分领域接受美元结算以换取经济利益,同时继续强化自身的金融体系,确保未来在面对制裁时能够从容应对。
此外,美俄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将影响俄罗斯的决策。
尽管特朗普政府近期释放出缓和信号,但美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和对俄强硬派的牵制,使得美俄关系仍充满变数。
俄罗斯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和推动关系缓和之间找到平衡点。
俄罗斯对恢复美元结算的表态,反映了其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灵活策略。
无论是出于经济现实的需要,还是为了争取更多谈判筹码,俄罗斯的这一举动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毕竟,在去美元化的大潮中,任何国家的选择都可能成为影响全球金融格局的关键因素。
文:深度问题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