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为何遭全球抵制?贸易战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后果?
峰会邀请名单本身就耐人寻味。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传统石油生产国悉数在列,俄罗斯却被刻意排除。美国甚至派出一位公开否认气候变化的官员与会,这位代表的立场与全球减排共识格格不入。整个峰会俨然成了特朗普政府推销美国页岩油气的商业路演,而非真正的气候行动论坛。
事实上,将环保议题工具化已经成为特朗普外交的惯用伎俩。他在竞选期间收获石化巨头的资金支持,上台后便急不可耐地推翻了奥巴马时代的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用商业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用短期利益牺牲长远发展,这种思维模式在特朗普处理贸易问题时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贸易战的战火从商品蔓延至能源领域,特朗普政府的鲁莽行动正将国际合作推向崩溃边缘。
没有一位经济学家能解释这套算法的理论依据。这完全是特朗普式的拍脑袋决策,如同他在房地产交易中讨价还价的习惯。只不过,国际贸易比曼哈顿地产复杂得多,各国经济体系的紧密交织已经形成了一张无法轻易切割的网络。特朗普却误以为可以用简单粗暴的关税武器,迫使其他国家屈服于美国意志。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单边主义行径正在加速瓦解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世界贸易组织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区域贸易协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试图填补全球治理的真空。RCEP和CPTPP等区域协定正在重塑亚太经济格局,而美国却因特朗普的退出决定,自我边缘化于这些新兴规则之外。
铁杆盟友的罕见反叛
旧秩序的崩塌与新格局的重构
美国经济学家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正在将世界推向一场全面危机的边缘。历史经验表明,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是经济衰退的前奏。1930年代美国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就曾加剧大萧条的严重性。如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很可能重现历史悲剧,只不过这次的影响范围将更加广泛深远。
然而,危机中往往孕育着新的机遇。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正在加速催化国际秩序的重构。一方面,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持续增强,挑战美国单极主导的国际经济格局;另一方面,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正在向区域化、多中心方向演变。未来的国际经济秩序可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格局。
奇妙的是,正当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崛起之际,特朗普的政策却无意中加快了这一进程。中国被迫更加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更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转向中国寻求替代性合作,减少对西方的依赖;中国与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的合作也在深化,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国际力量格局的重组,已经超出了任何一国所能单独控制的范围。
结语
从中国缺席能源峰会到英国公开批评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正加速世界多极化进程,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松动重组。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解决挑战的正确路径。特朗普的拍脑袋决策也许能在房地产交易中获利,但在国际政治棋盘上却可能适得其反。
新兴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如何重塑世界力量平衡?全球多极化进程会如何影响世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