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12|努尔哈赤钦定御用烧锅,百年大泉源半部东北史

每日一字 2023-07-08 16:10:32

长白山人不仅好喝酒,更会酿酒。长白山地区地下是矿泉水,适合烧酒;黑土地上长出的粮食,是上好的烧酒原料,这正为酿造好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美丽富饶的长白山和奔流不息的佟佳江,孕育出通化这座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之城。

通化地区不仅酿酒的历史久远,而且还有一大批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好酒。其中通化大泉源酒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它的酿造技艺还与国酒茅台、五粮液一起被列为白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款记忆中的经典吉林省老酒吧。

吉林省大泉源酒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吉林省通化市境内,厂区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厂房面积3.2万平方米,具有生产万吨以上纯粮优质酒(65°)的生产能力。

01|历史悠久的御用烧锅

元明鼎革之际,包括大泉源乡在内的通化地区,一度是荆棘丛生,渺无人烟。明末清初,大泉源乡始有女真人聚居,是女真部落、满族人居住和屯兵的地方。这里有一闻名遐迩的关东第一泉,又称为宝泉,女真族依泉凿井。“大泉源”因此而得名。女真人盛行饮烧酒,于是以高粱为原料,取泉水酿酒,酿出来的烧酒性烈,活血,祛寒,深受女真人喜爱。

古井

大泉源乡地势呈北高南低趋势,南部平地较多,是乡内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岗山岭山脉呈南北走向贯穿全境,最高处海拔1347米,北部马圈岭海拔904.8米,南部江口村海拔288米。境内主要有两条河流,一条为头道沟河,发源于岗山岭,流向由北向南,全长30.11千米,一条为二道沟河,发源于马圈岭,流向由北向南,全长32.33千米,这里山青水秀,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各种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长年累月,形成了独特的微生物群。

其间,建州部掳来大批汉人,其中有精通酿造技艺者,奉家内主人之命,经反复尝试,终于开发出一款烧酒,清冽甘甜,登时扬名。适逢努尔哈赤军兴之际,战事频仍,捷报频传,无论誓师、犒赏,无酒不欢。烧锅销路自然不愁。

努尔哈赤定都兴京、迁离辽阳、肇基沈阳,都有大泉源烧锅美酒助兴。永陵祭奠、奉天庆典、清帝东巡,都有大泉源烧锅美酒献礼,称其为“御用烧锅”。那时御用烧锅在当地百姓中产生了十分神圣的感觉,也因此形成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神秘故事。

据传,早在努尔哈赤在明朝努尔干都司建洲卫当差,效力于辽东总兵府时,就曾多次经过大泉源进入长白山区筹集兵饷、执行公务。由于经常在此地打尖休息,次数多了便与当地人结下情谊。他看到大泉源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繁荣,能为日后成就事业所用,于是便秘密把其三弟舒尔哈齐搬迁到大泉源居住,命其广泛结交乡绅富豪,为其秘密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其中开办嘎珊烧锅的瓜尔佳氏大泉,就是他结交的要好兄弟之一。瓜尔佳氏大泉为了表示对努尔哈赤称汗的祝贺和体现兄弟般的深情厚谊,便把自己储酿多年的美酒运往赫图阿拉城,进贡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喝后,高兴地不得了,赞不绝口,随即封大泉为额真,掌管大泉源地区周边事务,并钦定大泉开办的嘎珊烧锅为御用烧锅。

因此,公元1616年被确定为大泉源酒业创办的启始年。

当地老年人讲,清帝东巡祭祖所带随从就有酿酒师数十人,先期到达哈夏烧锅(清朝中期嘎珊烧锅更名为哈夏烧锅)指导、督办酿酒,并用马车、爬犁装载酒海运往兴京府供清帝东巡和祭祀活动用。那个时期,御用烧锅所酿造的美酒全部被朝廷、军队和地方官员享用了,民间百姓根本喝不着。

清朝入关后,还被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征调御用。正所谓,天赐甘泉藏大荒,锅新灶古酿醅香。独临御宴前朝事,今日开坛任我尝。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它又是如何被誉为关东第一烧的呢?我们下期揭晓。

全媒体矩阵在这里哦

关注的人都说好~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