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诸暨女首富戚建萍将股份卖得干干净净,一家五口套现34亿后完美脱身,只留下了一个空壳公司。
戚建萍怎么发财倒是没人在意,可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收割7万名股民的财富,那些本金都是他们的血汗钱!
三易其主的仁东控股,正在“起死回生”?
从戚建萍手中卖至郝江波名下,最后又辗转至霍东手里,“*ST仁东”股份其实曾三次易主,结果却唯有戚建萍赚了个盆满钵满最后全身而退,其他两名控股人都赔了个精光。
最后一任公司控股人霍东,在其把控期间,仁东曾出现过连续14个交易日跌停的离谱情况,最后更是因为负债问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然而在3月27日,*ST仁东控股发布了最新公告,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已向深交所申请撤销之前的退市警示。
这条消息引起了数以万计股民的注意,难道说那个“股市收割机”,又要“起死回生”了吗?
从宏磊股份到民盛金科最后到仁东控股,每次更名的背后,都暗藏着资本的交替。
一万三千多户,人均亏损近200万,不到20天市值蒸发251亿,仁东的动荡曾让无数股民心情跌入谷底。
这支昔日被无数人看好的A股“牛股”,一步步变成了收割股民财富的陷阱,而这一切的开端,都要从前诸暨女首富戚建萍讲起。
出生于浙江诸暨的戚建萍,从小耳濡目染,一直都对经商很感兴趣,而且表现出了极强的天赋。
1981年时,17岁的戚建萍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经济大学,在江西财经学院进修四年后,被分配到了江西鹰潭一家食品厂当会计。
不久之后,鹰潭成功升格为地级市,经济建设需求激增,政府开始大规模对外招商引资。
学经济出身的戚建萍嗅到了一丝商机,她果断辞去会计工作,打算下海经商,创立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不得不说戚建萍非常具有商业头脑,第一次尝试就非常成功,她在鹰潭当时人气最旺的米集巷成立了丰华商场,凭借百货、副食迅速攒下第一桶金。
在食品厂上过班的戚建萍,又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开设了饮料厂,并迅速发展为业内的佼佼者。
然而,这些实体产业的成功并没有让戚建萍感到满足,她很快又将目光投向了金融行业,并在最后成了一个收割股民财富的女老板。
企业集体搬回诸暨,一家五口套现34亿
人的欲望犹如高山滚石,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去了,尽管商场和食品厂收入不菲,却依然没有满足戚建萍的贪欲。
很快,她将目光投向了利润更高、规模更大的矿产行业。考虑到江西的铜矿资源丰富,戚建萍成立了鹰潭无氧铜材厂,并在一番周折后成功拿到了江铜集团的原材料供应。
铜矿加工生意对戚建萍来说如虎添翼,很快她就一飞冲天,成了远近闻名的女企业家,这件事甚至传到了400公里外的老家浙江诸暨。
而浙江从来就不缺商人,没过多久诸暨就有人找上门谈合作,戚建萍在深思熟虑后将所有产业搬回了老家诸暨,并开始了她“宏大”的圈钱计划。
1998年,戚建萍在诸暨成立了宏磊铜业有限公司,并在当地迅速发展壮大。
在赚足了钱之后,戚建萍陆续将妹妹和弟弟,还有自己的儿子与女儿,全都安排进了公司,整个公司俨然已经成为家族企业。
然而这一大家子仍然觉得捞钱的速度太慢了,并最终上演了一出公司上市,收割股民的戏码。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铜加工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戚建萍的宏磊铜业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最多时曾欠下高达25亿的负债。
当然,究竟是经营不当,还是一家五口以公谋私,我们就不清楚了。
最后在公司负债累累的情况下,戚建萍提议上市融资,声称只有这样才会有出路。
于是在2011年时,宏磊铜业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改名为宏磊股份有限公司,代码为002647,其中戚建萍一家合计持股高达64.6%,后来又逐渐提高至86.15%。
宏磊股份成功上市后,市值迅速飙升至14亿,戚建萍本人也荣获“诸暨女首富”的称呼。
众多股民都很看好女首富的前景,纷纷买进宏磊的股票,希望能跟着戚建萍喝口肉汤,然而殊不知,正是这一步导致他们在日后坠入深渊。
在公司上市的第一年,宏磊还成功盈利1955万,结果却在随后的三年里,迅速亏损7950万、8000万,乃至2.91亿。
7万股民被死死套牢,可是他们根本想不到,这只是戚建萍套现的第一步而已。
戚建萍完美脱身,两任继承者血本无归
自从上市之后,戚建萍一直在通过股权质押来换取资金,2014年时她持有的8300多万股份都处于冻结状态,其中有7000多万股,都已被她同时进行了质押。
紧接着,证监会又曝出了戚建萍违规占款的黑料,经调查发现一家五口违占的资金高达8.33亿,证监局直接勒令宏磊股份在30天内除去她的董事长职位。
由此可见,戚建萍从一开始进行融资,就是为了套现,而如今的“下课危机”,让她意识到再不脱身就来不及了。
于是在2016年,戚建萍一家五口,分三批将所有股权卖了个一干二净,共套现约33.6亿元。公司12年上市,实控人短短四年就跑路了,当真是玩了一出上市卖公司的好把戏。
故事至此仍未结束,戚建萍没有收手,还在疯狂地收割那可怜的7万股民。
第一位接盘侠,是山西“德御系”农业实控人田文军的妻子郝江波,在她接手后公司出现了各种问题,股价一跌再跌。
戚建萍见状果断行动,以14.79亿元的价格,重新买入宏磊的实质资产,对比当初33.6亿元的转让,戚建萍简单的卖出买入就净赚了18.81亿。
戚建萍一家五口成功套现,完美脱身,只留下了千疮百孔的公司,和苦苦寻觅机会出手的郝江波夫妻。
为了不让公司倒闭,郝江波放弃原有业务转身押注金融业,并将公司改名为民盛金科,只可惜仍然没有起色。
于是在两年后,郝江波又在最高点卖掉公司股份套现,宏磊正式改名为现在的仁东,由第二任接盘侠霍东接手。
令人遗憾的是,霍东也未能成为仁东的救世主,反而让其情况更加雪上加霜。
正是在霍东控股期间,“*ST仁东”上演了连续14个交易日跌停的惨状,不到20天公司市值蒸发251亿,数以万计的股民赔了个底朝天。
尾声:
现如今,山西“德御系”农业的田文军、郝江波已经跑路英国,全部资产被没收。霍东正遭遇破产危机,仁东控股能否重组还是个未知数。
纵观仁东公司的发家史,从宏磊到民盛再到仁东,唯有戚建萍一家五口全身而退。这也不得不令人感叹,怪不得人家能套现34亿,因为足够心黑的资本才能赚钱!
只可惜,7万股民仍守着仁东的烂摊子,至今不知所措,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3月27日——*ST仁东: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