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论坛:为什么中国人不给小费?难道中国人真的那么穷吗?

霁寒雪 2025-04-23 14:19:31

前言

“小费文化”在欧美国家是比较流行的,甚至还有相关的明文规定,小费不能低于多少。

但这种给小费的现象在中国却是很少见,以至于前往欧美国家旅游忘给小费的华人大有人在。

只是没想到,一名菲律宾网民却借此在美版知乎上嘲讽中国,他表示中国人怎么那么小气,连美国服务员的小费都不给?难道是因为太穷了?

当他的问题一出,立即就引发了各国网友的热议。

各国网友的看法

看到菲律宾网民的问题后,一名在美留学的中国网友表示,有些美国餐厅的服务员要小费的时候,像极了一个乞讨者。

让人震惊的是,在美国给小费竟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给的小费还不能低于总消费的15%。

她还记得第一次在美国旧金山用餐的时候,总花费共计是40美元,她也有了解到美国是有给小费的习惯,所以也做好了给小费的准备。

但当时的她不知道美国给小费竟然还有15%的隐形规定。

所以当用餐结束后,她就给了服务员3美元。

原本以为服务员会非常的高兴,只是没想到那服务员看到只有3美元后,眼神立马就变了。

随后直接当着她的面拿起笔来进行计算,并表示40乘以15%,应该是6美元的小费。

最后这名留学生就只能是像被敲诈勒索一般,将自己钱包中唯一的一张5美元当做小费给了服务员。

紧接着一名埃及的留学生也附和道,中国留学生说的没有错。

她表示自己作为一名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预算原本就已经够紧张了,但不曾想还要支付小费,而且不给就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混蛋一样。

更让人抓狂的是,还要给往返机场的廉价共享出租车小费,这简直是让人不能理解。

要知道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服务员给了周到的服务和体验,所以给小费也还能够理解。

但没想到在一些自助的地方竟然也还要支付小费,比如自己拿珍珠奶茶或者是冷冻酸奶等。

她真的想不明白,那里根本就没有服务生提供真正的服务。

更令人无语的是,哪怕是面对一些服务态度差的网友也要给小费。

而一旦顾客没有给小费的话,那些服务员们就会将顾客怼的哑口无言。

还有就是给小费也就意味着每天都得带着一叠小额的美元四处走动,随时做好给那些服务过你的人,比如给你开门的、给你递一杯饮料等都要给小费。

如果没有给小费的话,就会让人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

随后另外一名中国网友表示,能提出这个问题的菲律宾网友,给的小费恐怕都是零点几美元吧?

她表示自己是在美国西雅图地区生活的,而那里给服务员的小费基本上都得要总消费的25%以上。

要知道西雅图价格最低的菜肴至少也的要15美元左右,而这也就意味着光是小费就得支出3.75美元。

按照每小时平均10位顾客来算的话,那每位服务员每小时至少能够得到37.5美元的小费,而这要比中国人一天的零用钱还要多。

如果说每一位服务员的态度很好的话,那么就应该找餐厅经理涨薪水,而不是向顾客索要小费。

中国人不给小费并不是中国人小气,而是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习惯。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餐馆应该进行明确的说明,比如将收费的标准贴在餐馆的门口或者是放到餐单上,这样的话就能够让人一目了然,从而让人选择需不需要。

毕竟中国人做生意向来讲究的是有理有据,凡事都要有明文规定,否则这样的索要小费,跟抢劫有什么区别呢?

变味的“小费文化”

关于“小费文化”的起源,哪怕是到如今为止,很多历史学家都还没有得出准确的结论,不过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的欧洲。

其中“小费”一词最早是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

据悉当时在英国酒店的餐桌中间都会摆放着一个上面标着“保证服务迅速”的碗,只要客人将零钱放入其中,就会得到优质、热情的服务。

渐渐的,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种方式,进而就衍生了“小费”一词。

就这样,小费就成为了国外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并成为给小费既是一种对他人劳动付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经济实力的一种表达。

但这原本只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主动的一种行为,只是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演变,小费竟然被一些餐厅和酒店强制性纳入了账单。

甚至小费的标准更是在不断的提高,通常至少都要在总消费的5%到15%左右,高的话会要到消费总金额的18%到30%左右。

不得不说,在西方国家每年光是小费的支出,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不过话说回来,在经济条件好、消费者不差钱的时候,这小费本来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但随着大环境的普遍不好,人们面临的经济压力就大了,但小费却更加的多了,而这自然也就引起了人们普遍的“不满”。

其中有59%的美国人就对小费文化抱着负面的态度,其中有的人认为企业应该多付薪水,而不是将问题转嫁给顾客;有的甚至宁愿多花钱也不愿给小费等。

这样的“小费文化”也导致了很多消费者,失去了很多消费的冲动,因为很多地方只要加上小费,预算就不够了。

而在小费这件事情上,只能说再次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

结语

“小费文化”的存在可能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是从主动渐渐变成了强制,那这样的小费文化何尝不是变了味道了呢?

而且在如今这个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有着不成文规定标准的小费只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烦恼,从而只会引起更多消费者的不满。

长期以往,小费文化面临的质疑也只会越来越多。

不过中国早就不兴小费这一套了,从而也就出现忘记给小费的情况了,但这只能说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是中国人穷或者吝啬。

那么你对“小费文化”是怎么看呢?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等待着大家!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3月16日关于“变味的小费”的报道

信息来源:人民网2019年10月11日关于“北青报:小费背后的社会博弈”的报道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2024年6月11日关于“美国《长滩新闻电报》:给不给小费,正在让美国人心烦”的报道

0 阅读:207
评论列表
  • 2025-04-23 17:32

    小费,其实是将资本家和劳动者(服务员)之间的矛盾转移成劳动者和客人之间的矛盾。然后资本家在一旁看戏。 果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 2025-04-23 22:53

    因为你是智障…你服务是为我服务的吗?你是为你老板服务的,服务这家店的正常经营。老板就应该向你支付报酬。关消费者毛事?你没有服务就不能正常经营,谁会来消费?来你这消费就是养活你给你饭吃,还要再给你小费?你脸咋这么大呢?

  • 2025-04-23 21:41

    中国没这文化,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