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不仅独断专制,葬礼却瞒住了所有人的眼睛?

张杰聊历史 2023-04-28 09:51:33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一位君主,他的统治手段大都是极具决断力的暴政。但即便如此,他的死亡同样带来了很大的动荡,这也是因为秦始皇在统治期间做出了一系列令人记忆深刻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他对于自己的葬礼的安排。那么当时,赵高是如何瞒天过海,将秦始皇遗体送回咸阳的呢?实际上,这项非常犯规的行动最初是由李斯提出的。赵高作为秦始皇重要的谋士之一,他在秦始皇的统治期间,辅佐秦始皇完成了一系列的历史性建筑工程,李斯为了能够完成秦始皇的安葬工作,便想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主意:通过瞒天过海,将秦始皇的遗体偷偷运回咸阳。

在当时的中国,葬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而秦始皇的葬礼同样是如此,因为这场葬礼的隆重程度将会成为历史记忆——若是秦始皇的葬礼过于普通,则会被历史一笔带过,也就是说秦朝的历史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力。因此,李斯提出要瞒天过海,也就是利用自然条件和其他国家的协助,将秦始皇的遗体和他的陵墓运回咸阳。首先,为了避免大规模的人员转移,李斯在秦始皇驾崩以后,便发动了一场政变,将秦始皇的六个儿子全部处以死刑,这一手段可谓是极为残忍。不过李斯便成功地掌握了宏伟安葬秦始皇的权力。但是在此之后,他同样遇到了新的问题:如何将秦始皇的遗体运回咸阳?

面对这个问题,李斯提出了一种非常诡异的运输方式:通过往船底倾斜黄土,使得船只沉底,而后黄土和其他一些杂物能够防止海水渗入船舱,从而使得船只能够浮在海面之上,稳定地载着秦始皇的遗体,此举虽然诡异,它更多的是利用了秦始皇墓志铭中所提及的“黄泉之下,莫非王侯将相”这一文化氛围,而非真正利用自然条件,从而在转移过程中让人们相信这是一种神奇的鬼神之力所发挥的结果。在运输过程中,李斯还采取了其他措施:他利用海洋的天气差异,使得墓穴能够保持湿润,防止了黄土的流失;他还派出了数百名官员,为秦始皇墓以及周围的瞭望台和广场,建立了一个严密的保卫体系,这些措施共同为“瞒天过海”行动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李斯通过自己的尽心尽力,磨练出了一种可以瞒过天地的手段,帮助秦始皇完成了他最终的愿望:在咸阳完成安葬。而这一手段的实施,让赵高得以在秦始皇驾崩之后,迅速地稳住了朝廷局势,不但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也让他在秦朝后期的政治舞台上强势崛起。赵高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为秦始皇掌握了长达二十年的统治权力,尤其是在秦始皇驾崩之后,他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备受诟病,同时也为他树立了负面形象。赵高被任命为相国,成为秦始皇手下的得力助手,为秦始皇统治的大局做出了诸多贡献。秦始皇驾崩之后,他完成了大量的安葬工作。但在这之后,他就变得非常残忍和极端暴力,指使其手下将秦始皇的所有儿子处死,为自己巩固了统治地位,同时也引来了很多人的反感和不满。

赵高的一系列行动,使其招致众叛亲离,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这让他最终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局面,最终遭到了千夫所指。如果从秦朝和中国历史的角度去看待赵高,他的行为无疑是败坏了秦朝的政治公信力和统治稳定性。同时,他的虚伪和残忍使其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历史位置,成为了鲜明的历史反面教材。

1 阅读:18
评论列表
  • 2023-05-11 09:47

    开人腰膝酸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