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比较细心的话,就能够关注到很多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城市交通系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在比较好的情况下,一些公交的公交线路已经开始减少班次。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甚至开始砍掉一些出行量比较小,甚至几乎没有人去的公交线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些公交系统的人就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即使好一点幸运的保住了自己工作的,也时刻面临着下个月的工资开不出来的危险。不只是公交车的系统有这样的风险,就连地铁方面也开始面临这样的困难。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为城市地铁系统挤水分现在有很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地铁系统,在经营过程当中也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具体来说就是这些地区都缺少运营地铁的资金。这不禁令人感到一阵悲凉。似乎经济环境疲软的大背景之下,一座座大山终于要碾压到平头老百姓的身上了。

不仅仅是交通系统的员工在这一过程当中遭到了很大的变故。对于很多平时需要依赖这些公共交通系统出行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也平添了很多的不方便。而且这些公交系统的萎缩,对于地方经济也有一定的冲击。

如果一个地方的公交系统没有办法伸向一些地区,那么这个地方的经济交通就必然会面临很大程度上的萎缩。因此很多人对于这种现象都感到非常的忧心忡忡。那到底是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才会导致一向被视为铁饭碗的公交系统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即使从表面的角度来看,也能够找出地铁系统的一系列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和地区都真的需要地铁系统的。对于很多地区来说,成熟的公交系统就完全可以承担市民的出行任务了。真正需要地铁系统的城市,全国也没有几座。

但是在前几年大基建的背景之下,很多城市都趁着东风上马的地铁项目。而这种势必无法收回成本的项目,最终的萎缩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了。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这些交通系统会在经营的过程当中,遇到困难是由于他们背后的财政体系正在面临巨大的危机。
由于城市公交系统一般都是比较便宜的。因此几乎不可能指望依靠市民的票价来收回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公交系统就必须要吃大量的财政补贴。而这些财政补贴都来自于地方政府。而一旦地方政府没有充足的财政收入,那么就必须要减少甚至停发其中的一些补贴。

那么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从哪里来的呢。主要来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三块。一块是税收,一块是土地财政的收入,还有一块是中央的转移支付。对于大多数的地方政府来说,这笔钱不仅要维持这个城市平时的各种公共开支,还需要进行投资。
问题就出在了投资上。在上一个阶段当中,有很多地方政府进行了大量的盲目投资。这些投资往往靠地方,政府的收入是不够的。因此他们还往往会借地方债来上马这些项目。而到时候归还本期的资金就来自于这些项目的收入,以及地方政府的其他财政税收。

在过去只要投资地方经济就会被拉动,地方经济被拉动,政府就能够有收入。即使不能够获得收入,也能够通过一些旧的项目再去拉新的项目过来。即使这其中有一点庞氏骗局的味道,但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之下,这种操作还能够玩得下去。

但是现在,中国经济整体疲软了下来。那些赚不到钱的旧项目,已经没有办法为新的项目造势了。同时那些旧项目又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投资回报。因此这些项目也就变成了纯粹的亏空。
而地方政府无法继续从这个循环当中获得财政收入,因此也就在事实上陷入了破产的境地。当然地方政府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避免真正的破产。但是地方发展的停滞也就不可避免了。

总的来说之所以公交系统遭遇了大量的困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之前地方财政不断扩张的套路,玩不下去了。因此现在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反噬。不仅仅是交通系统,需要依靠地方财政的其他系统也要面临类似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吸取在上一个阶段当中所犯下的教训。然后尽可能的在这个阶段当中还清上个阶段的债,并且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积累下足够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中国接下来不要受到地方财政的拖累。也只有这样人民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猫上树编辑:山海“司右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