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葬,东营“身后事”作加法——东营殡葬改革调查报道(下)

齐鲁晚报 2025-04-04 19:31:26

从576朵浪花到300棵绿植,黄河三角洲正以人文服务的“加法”,传唱着一首关于生命归途的绿色之歌……在东营这座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城市里,海葬、树葬、花坛葬等各类生态安葬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谱写了一场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谢幕礼”。这是对生命隆重的礼赞,也是对生态无私的呵护。这就是这座城市在殡葬改革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答卷。

葬于大海,碧波荡漾增思念

海浪扬起,鸟鸥共舞,可曾见这是生命灿烂的谢幕之舞。在东营,碧波中就多着这份思念。自2015年起,这片土地上的576位逝者以骨灰撒海的形式回归海洋,他们的生命轨迹化作浪花,与这片土地的河海基因达成永恒共鸣。

在东营市殡仪馆对外服务中心,负责海葬接待工作的牛伟伟介绍,在她接触海葬工作的这些年里,明显感受到参与人群的年龄层次、社会背景越发多样化,不少老年人也逐渐接受了这种方式,“去年186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是9次骨灰撒海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2024年报名海葬的市民中,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让牛伟伟印象深刻。“那位老人是为他去世的老伴儿报名。”她记得,老人说,他们年轻时投身胜利油田建设,“一辈子都在这搞建设了,离世后把骨灰撒入大海,就不去占用好不容易开发的土地了。”

每年清明前后,东营都会举行庄重而肃穆的海葬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有顾虑,毕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但现在想想,骨灰撒入大海后,以后无论我们兄弟姐妹身在何处,只要望向大海,仿佛母亲从未真正离开。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一位逝者家属感慨地说。

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等方式,东营市民政部门让更多的人了解海葬的意义和价值。为鼓励海葬的推进,东营还对逝者生前为本地户籍的家属实施免费政策,不断强化新殡葬方式的仪式感,丰富活动纪念意义,还免费为逝者家属提供乘车、鲜花、保险、海葬用品、海葬仪式等各类服务,让家属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花坛葬亲,山川异域共同天

春日暖阳,花坛中花儿迎风绽放。一朵飘落在石碑之上,家人对Vernon的思念在这清明时节愈发浓烈。

来自南非的34岁外教Vernon在两年前因病离世。家人经过商量后,便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东营永安陵园花坛葬区,与花树同眠,以回归自然的方式来承载这份思念。正如墓碑所刻“Free Spirit Watch Over Us Love You Forever”(愿自由的灵魂庇佑,永远爱你)。自由的生命终要回归自然。“他是一个阳光大男孩,来中国差不多五年了,非常喜欢东营这个漂亮的生态城市,还想着交更多朋友,去吃更多美食。”他的嫂子宋女士追忆起Vernon,不禁黯然伤神。

Vernon成为了园区第一个长眠于此的外国人。“我们积极倡导各种生态安葬方式,为海外客户提供远程祭扫、多语种服务等贴心服务。”永安陵园董事长薛明安介绍。在永安陵园,一处占地仅36平方米的花坛葬区可容纳300位逝者,相比传统殡葬方式大大节省了土地成本。除此之外,园区还提供树葬、草坪葬等多种生态安葬服务。

生态安葬不是新生事物。近年来,东营市积极推动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推广各类生态葬式葬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在东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工作负责人孙振宗看来,人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情感是共通的,如同Vernon家人在其告别词中所写:这里不仅有亲人,也有生命对自然的渴望与敬意!

生命永续,生态归处多选择

对于生命,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为更好的缅怀一个人,一块碑、一棵树、一簇花,甚至全世界的大海都可以唤起心中的思念。把故人生命的“延续”融入自然的演替,赋予生态安葬更多的人文情怀,成为东营生态安葬服务最优的“加分项”。

近年来,东营市已陆续建设树葬区、海葬纪念园、花坛葬区等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提供并推广了七大生态安葬服务。

作为政府投资的市级公益性公墓,东营公墓于2022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打造了三大节地生态墓区——卧碑葬区、树葬区、壁葬区,配套建设海葬纪念广场及遗体捐献纪念设施。墓园已建成墓穴4910个,壁葬区骨灰格位408个,购置骨灰存放格位1243个。通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及创新服务,墓园构建起集生态安葬、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现代殡葬体系。

东营公墓创新设立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开办生命教育公益讲堂,通过对“生命的意义”等话题的交流,引导广大群众加强自我生命深层次的感悟和体验,更好地学习国家绿色殡葬改革的政策,培育出富有本地特色的殡葬文化。2024年,东营公墓成功入选全省“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生态安葬试点项目。除此之外,河口区六合街道生态公墓、广饶县城市公益性生态公墓、广饶县乐安街道黍河社区公墓、利津县城区绿色公墓同时入选。

“如今,东营市选择生态葬的人越来越多,这背后是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厚养礼葬’‘生命文化教育’的深入人心,也是‘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的民生承诺的践行。”东营市民政局副局长王金娥表示。(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张婧婧 余俊)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