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也好,商海也罢,换个角度看,毛毛虫效应如何教会我们“破茧成蝶”

橙梓嘉 2021-02-25 17:32:32

换个角度看,毛毛虫效应如何教会我们“破茧成蝶”

出处:约翰-法伯是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家喻户晓的实验,大家称之为“毛毛虫实验”。他首先将许多毛毛虫都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并且使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同时他又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食物就在离花盆非常近的地方。然后,毛毛虫就开始绕着花盆的边缘一个跟着一个,一圈一圈地走,就这样,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但是这些毛毛虫依然没有改变行动轨迹,它们依然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这样一连不停地转了七天七夜以后,毛毛虫们最终因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约翰-法伯曾经设想:也许这些毛毛虫很快就会厌倦单调而乏味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其实,这是因为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才导致产生现在的悲剧。毛毛虫虽然付出了生命,但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事实上,假如在这群毛毛虫当中,有一个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那么就完全可以避免最后死亡。    后来,科学家把这种习惯称为“跟随者”的习惯,也就是指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而行走的习惯。而后又把因“跟随者”习惯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因为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很难更改与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这种因跟随原有路线而最后导致失败的现象被称为“毛毛虫效应”。

需要承认的是,使用固有本能习惯和思路解决问题会相对成熟和稳定很多,也可以恰当的缩短和简化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加方便和快速的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总是用老思路去解决新出现的情况,那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跳出“毛毛虫效应”的影响,转换一下思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毛毛虫效应”来学会改变,最终让自己“破茧成蝶”呢,下面举一个例子来告诉大家怎么转变思路。

有一年,果农们收到市场的预测,当年的苹果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于是供应商和销售商都很灰心丧气,觉得自己今年要亏损了。这个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很聪明的想出来了一个办法,他没有被“毛毛虫效应”困住,而是及时的跳脱了出来,他想:假如在苹果上增加一个“祝福”的功能,这样他的苹果就会与众不同,可以出现表示喜庆与祝福的字样,比如“喜”、“福”字,那么就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于是,他在苹果还未成熟的时候,就把提前剪好的纸样贴在了苹果朝阳的一面,如“喜”“寿”“吉”“福”等。果不其然,由于阳光照不到贴了纸的地方,苹果在树上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痕迹-----比如贴的是“福”,那苹果长大后就有了清晰地“福”字了!因为它的苹果有了这种全新的祝福功能,而这是从来没人发现过的,所以他在该年度的苹果销售中独领风骚,赚了一大笔。

转眼间,到了第二年,这时候很多人都看到这个方法了,开始都去模仿这个方法,但是他的苹果还是卖得最火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一次想到了更好的点子,不光在苹果上面贴字,而是先将苹果一袋一袋的装好,然后每个袋子里的苹果上面的几个字都能组成一句祝福词,比如“祝您生活美满”、“祝您寿比南山”、“财源滚滚”等。这样的不断去跳脱出来,给自己新的思路,这样你的思想就会越来越宽广。

在现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中,我们就是要学会不断地跟随时代成长,不要让自己被老的时代所禁锢,要学会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的去发挥创新精神,这样你的道路就会越来越平坦,越来越宽广。

0 阅读:0